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XZ0106313课程名称:旅游景区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Tourist Attraction Management学时/学分:34学时/2学分
开课系(部):工商管理系旅游教研室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学面向对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课程目标:《旅游景区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同时也是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应该掌握如下基本理论知识:
1.掌握旅游景区及旅游景区管理的定义、特点及基本原理;2.在掌握旅游景区资源分类与评价的基础上,了解旅游景区规划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发展趋势;
3.认识旅游景区战略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并掌握旅游景区的竞争战略和战略联盟;
4.掌握旅游景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容及方法;
5.掌握旅游景区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进行旅游景区市场的调查、细分、定位、形象设计、创新开发等;
6.认识旅游景区质量管理的概念与体系,并能独立进行景区质量调查与分析,提出景区服务质量管理对策;
7. 掌握旅游景区环境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并了解绿色旅游景区创建及旅游景区环境质量认证等相关内容;
8. 掌握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内容与设计方法9. 了解旅游景区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包括资源开发、行政管理、营销服务、安全管理等各方面。
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在掌握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旅游景区管理结构体系及重要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并实际操作旅游景区开发、经营与管理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问题等等;能够通过探讨旅游景区的发展历程及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摸清旅游景区的大致发展趋势;能够初步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旅
游景区资源的开发和规划设计,并掌握旅游景区的相关法律法规。由此为学生在今后从事旅游景区管理工作及其他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一) 旅游景区管理总论(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旅游景区的定义;旅游景区管理的定义、特性及理论基础;旅游景区管理的原理、方法与职能;旅游景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旅游景区管理的方法与职能;旅游景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原理
(二)旅游景区规划管理(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我国旅游景区规划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旅游景区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景区规划的编制;旅游景区规划编制管理;旅游景区规划编制实施管理
教学重点:我国旅游景区规划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旅游景区规划的编制;旅游景区规划编制管理
教学难点:旅游景区规划的编制
(三)旅游景区战略管理(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旅游景区战略管理的定义与任务;旅游景区战略管理的内容和过程;旅游景区战略管理形成的因素和环境分析;旅游景区的竞争战略;旅游景区战略联盟;旅游景区战略选择与评价;旅游景区战略与组织关系;旅游景区组织结构重组
教学重点:旅游景区战略管理形成的因素和环境分析;旅游景区的竞争战略;旅游景区战略联盟;旅游景区战略选择与评价
教学难点:旅游景区战略联盟;旅游景区战略选择与评价
(四)旅游景区财务管理(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旅游景区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原则、方法和环境;旅游景区投资决策;旅游景区筹资决策;旅游景区营运资金管理;旅游景区收益管理;旅游景区成本费用管理
教学重点:旅游景区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原则、方法和环境;旅游景区营运资金管理
教学难点:旅游景区投资决策;旅游景区筹资决策
(五)旅游景区营销管理(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的定义、过程和任务;旅游景区市场调查;旅游景区市场调查工具及问卷设计;旅游景区市场分析;旅游景区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旅游市场预测;旅游景区产品;旅游景区形象
教学重点:旅游景区市场分析;旅游景区产品;旅游景区形象教学难点:旅游景区市场调查工具及问卷设计
(六)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及系统分析;旅游景区人力资源规划;旅游景区职务分析与设计;旅游景区员工招聘与选拔;旅游景区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教学重点: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及系统分析;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教学难点:旅游景区职务分析与设计
(七)旅游景区质量管理(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旅游景区质量概念与构成;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景区质量管理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旅游景区质量管理体系;旅游景区质量检验与调查;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旅游景区质量改进;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测评与管理方法;旅游景区成本管理
教学重点:旅游景区质量管理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旅游景区质量检验与调查;旅游景区质量改进;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测评与管理方法
教学难点: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
(八)旅游景区环境管理(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标准;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旅游景区环境质量认证;绿色旅游景区
教学重点: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绿色旅游景区
教学难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认证
(九)旅游景区安全管理(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旅游安全;旅游景区安全和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定义;我国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的系统分析;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系列法规;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系统构建;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对策;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处理原则与方法
教学重点:国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的系统分析;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对策;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处理原则与方法
教学难点: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系统构建
(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管理(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旅游解说的概念、目的、意义、原则与类型;旅游解说的基本方法;旅游解说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展示方式;旅游信息的传播过程与媒介;旅游解说系统规划设计
教学重点:旅游解说的基本方法;旅游解说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展示方式
教学难点:旅游解说系统规划设计
(十一)旅游景区管理法律制度(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旅游景区管理法律体系与渊源;旅游法律关系;旅游景区规划、开发与资源保护法律规定;旅游经营者管理法律规定;旅游景区行政管理、营销服务、安全管理等各方面法律规定
教学重点:旅游经营者管理法律规定;旅游景区行政管理、营销服务、安全管理等各方面法律规定
教学难点:旅游法律关系
四、实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课的内容主要有:在景区企业内进行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和认识、具体的旅游资源调查及规划方法的实际操作、通过观察、问卷、访谈等形式,认识并了解某一旅游景区的相关管理问题,包括营销、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问题等等。并以此为题完成小论文。
学时分配:2-4学时
五、教学方式
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学,以教师讲述、举例、提问、解释为主,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为辅,同时配合观看资料片以增加学生直观感受等手段和方法进行。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本课程成绩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成绩由以下二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第二部分:作业成绩及平时检测占总成绩的30%。
推荐使用教材
1. 赵黎明.《旅游景区管理学》(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
学出版社,2009.
2. 张凌云.《旅游景区景点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
社,2003
3. 高峻.《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7
4. 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
5. 华大学出版社,2008
郭亚军.《旅游景区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执笔人:
审核人:
时 间: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