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阅读了美国的一位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当我从网络上看到对这本书的评价时,就深深地被吸引了:‚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你们的孩子也一样可以非常优秀!‛‚雷夫〃艾斯奎斯曾被授予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M〃B〃E勋章、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读完这本书,我深以为它无愧于这些赞誉。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虽然是国外的教育,但许多内容是与国内的教育相通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很浅显易懂,适合老师们看。
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呀?能分享全美最佳教师的爱心和智慧。是涵盖了多少知识呢?会得到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和欧普拉同时感动推荐。它有什么神奇之处?读着这本书,我发现雷夫老师是一个敢讲真话、有智慧、充满爱心的老师。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我想这几个字其实是概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教育追求。‚让孩
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帮助孩子的教育事业中,是一种源自‚真我‛而奋斗的目标而乐此不疲。正如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曾说过的:‚人类刻苦勤勉的重点就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法律规定,以及人类的变革。‛雷夫把听从心灵的召唤,把‚师‛字写到了最大。看到在自己的辛苦努力下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他感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即使在我无法思考的时候,这些学生所做的事情,依然能让我每天精神抖擞地提早到校。‛读罢全书,我对雷夫老师的教育模式有了新层次的认识: 一、基于信任,激发孩子的自我要求意识
信任:书的第一部分是‚家最温暖‛。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雷夫将此内容做开篇,可见消除恐惧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但这恰恰也是几乎所有老师都存在的问题。开学第一天,雷夫就与孩子们玩游戏,让孩子们从游戏中知道: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雷夫老师允许学生有原因的犯错误,但是不能破坏老师对他的信任。当然他也愿意给学生赢回信任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雷夫老师更加注重身教,像他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
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雷夫老师告诉学生:‚只要尽力,考试不是那么重要,就算考坏,明天太阳照样升起,地球也不会毁灭。考不好只代表一件事:你还没有弄懂这个题目,老师再为你讲解一次‛。雷夫老师以热情的教育态度,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
‚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作为教师,面对的是各色各样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总想着让学生整齐无痕地统一步骤,规范好自己的言行,让孩子们能乖乖地听话。既然如此,前提条件是学生能主动地听老师的,那大多数情况,老师都会很严厉,让学生对老师有种敬畏感,从而不敢亲近老师,做出不规矩的行为来,那么,老师的目的也达到了。对比雷夫老师,他却‚以信任取代恐惧‛,让孩子能真心实意地相信他。也正因为孩子对雷夫老师的‚死心踏地‛,也让雷夫老师更好地开展‚寻找第六阶段‛的有效活动,激发了孩子的自我要求意识的提高。
二、用资源,促进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
雷夫老师很懂得教授方法,让孩子懂得学习,他特别重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学习。在他看来,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一个高段语文老师,可能更多的也是在思考怎样的阅读方式是适合学生的最佳方法,而雷夫老师他做得更为细致:他从为孩子选择读本,帮助不会阅读的孩子,让孩子对阅读作出评估,以及把阅读和世界联结起来,从小细节方面使热爱阅读的孩子能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成功无捷径‛是56号教室的座右铭,‚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号教室的口号。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行动口号吗?它应该有,应该成为每个孩子行动的目标,方向。一群平凡的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在‚成功无捷径‛信念的支持下,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
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做老师,应该向雷夫老师一样,时刻不能忘记爱学生是我们的根本。‚教育,从儿童立场出发‛。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爱孩子,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将信任与爱融入教育,也是我读罢此书后,需更加坚定的信念。
长沙市蓉园学校:彭苏玲
2010年8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