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备课组
一、存在的问题
仔细分析七市联考试卷,我们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很多漏洞,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阐释能力还有很多欠缺,学生对主观题的书面表达能力还很不规范。 二、计划与措施
1.四十天复习计划安排 4月27日——5月7日:
继续完成二轮复习。复习中要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专题复习的广度和深度,重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同时至少做四套各地模拟试题组合卷,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5月7日——5月31日:
回归教材、消化试卷。要求学生根据读书提纲,逐个消灭知识记忆上的漏洞,回翻已经做过的统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组合卷,领悟解题要领。同时各做两次选择题和主观题专项训练。 6月1日——6月5日:
进行考前辅导。综合来自各地的考试信息,精选100道选择题、20题主观题,作好答案,印发给学生读、记,教师根据这120道题目变换命题角度、延伸主干知识、指导答题技巧。 2.备课组具体分工
在最后的四十天复习中,要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意识,发挥教研组集体作用,集体研讨、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坚持四定四有: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要求;有计划、有落实、有记录、有检查。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一上午。由备课组二位教师轮流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准备好相关材料,其他教师做补充发言,展开探讨。 具体分工:
康斌整合各地模拟试卷,组合四套组合卷;
康斌根据考试说明、教学要求和两个版本教材整理学生回归教材的读书提纲,要求进一步浓缩教材知识,突出主干知识;
汪力负责整理三套选择题专项训练(每套36题); 汪力负责整理三套主观题专项训练,每套3题;
康斌负责搜集整合考试信息,准备考前辅导(100道选择、20道主观题) 4.重抓边缘学生。
从历次考试情况来看,我校处在三类线上下的边缘学生很多,比如这次考试,历史分数在三类线以下3分的学生就多达30余人,这部分学生既是我们每次考试时心中的痛,但也是我们提高达本科率的增长点,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备课组要盯死,要重点批改、抽背、默写,争取把这批人托上来。 3.抓好最后阶段复习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是抓好复习课的课堂效益。采用问题解决式的复习课模式,以提出问题开始,解决问题结束,先练后讲,讲练结合;学生能讲的要让学生讲,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点拨,在学生出现障碍时指导,出现错误时纠正;坚持复习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练习化,练习情景化;要给学生一个“悟”的时间与空间,做到“讲—练—悟”有机结合。
第二抓好读书与默写,以默促读。最后阶段的默写要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以教材主干知识为主、以教材基本结论为主、以知识点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为主。默写后要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特别是对边缘学生,要多面批、多督促、多鼓励。
第三抓好组合卷和专项卷的训练。精选习题,既要有基础性,又要有代表性,题目越基础、越经典,效果就越好,就越能真正实现浅入深出;对所选题目要调节难度、重组改编、一题多变,举一反三、设计题组训练。
第四抓好批改环节。任—个班课的必须全批全改,任两个班的每次批改不能少于70%;必须有批改记录,有正误情况统计;培优补差对象有面批面改。
第五抓好讲评环节。讲评课的一定要有规律的总结,知识的迁移,方法的指导,题目的变形。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归类讲评。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讲评,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2)重点讲评。从大的方面来说,讲重点、讲热点、讲双基应用的薄弱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题时,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3)注重过程评析。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想?);针对学生思维缺陷,切实讲清错因,(4)变式讲评。注重变式(一题多变、多题归一)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讲评不仅就题论题,更重要借题发挥,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