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种偏方调治高尿酸血症
偏方一、玉米须饮
配方:鲜玉米须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鲜玉米须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滤出药汁,小火浓缩至100毫升,停火待冷,加白糖搅拌吸尽药汁,冷却后晒干压粉装瓶。
功效:防止肾结石,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每日3次,每日10克,用开水冲服。
偏方二、薏仁粥
配方:赤小豆50克,薏苡仁50克、
制法:将赤小豆、薏苡仁一同洗净,沥干,然后加适量水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有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尿酸的排除,也可以降低尿酸在体内的含量。
用法:作早餐食用,每天1次。
偏方三、木瓜粥
配方:木瓜1各,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加少许清水煮粥;将木瓜去皮、切碎,待米粒煮开花时,加入其中,用慢火煮至粥成,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胃,熟络筋骨。
用法:热服,每日3次。
偏方四、虎刺煎
配方:虎刺鲜根或花(干根)
制法:煎汁用酒冲服。
功效:有清热通络之效。
偏方五、红花白芷防风饮
配方:红花、白芷、防风各15克,威灵仙10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上述四味加黄酒一起煎汤取汁。
功效:有活血祛风之功,可用于缓解痛风四肢疼痛症状。
用法:口服,每日1剂。
偏方六、钩藤煎
配方:钩藤根30克,烧酒适量
制法:将钩藤根洗净、沥干水分,用烧酒浸泡1天后滤渣取汁。
功效:有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用法:将所得汁液3天服完。
偏方七、竹叶茅根饮
配方:鲜竹叶、白茅根各10克。
制法:鲜竹叶和白茅根洗净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30分钟。
功效:利尿,防止痛风并发症。
用法:代茶饮
偏方八、芹菜粥
配方:芹菜100克(连根须),大米30克,盐、味精各少许。
制法:将芹菜洗净后切碎,与大米同煮至粥熟,入少量盐、味精。
功效:痛风急性发作时尤宜。
用法:可常食。
偏方九、薏苓枸杞葛根茶
配方:葛根、枸杞子各10克,茯苓、薏苡仁各6克。
制法:将上述四味洗净,加适量清水煮约半小时。
功效:加速尿酸排出。
用法:每日1剂,代茶饮。
偏方十、麻油拌茄子
配方:茄子250克,酱油、麻油、盐、味精
制法:将茄子洗净后蒸熟,切成条,稍加酱油、麻油、盐、味精拌匀即可。
功效:适用于痛风发作者。
用法:佐餐食,隔日1次。
偏方十一、葡萄粥
配方:葡萄40克,粳米8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葡萄、粳米一起洗净,加清水用慢火熬煮至粥成,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肝肾、益血气。
用法:早晚各服1次。
偏方十二、随帝茶
配方:含富硒茶、车前子、冬虫夏草、车前子。葛根各适量。
制法:开水冲泡3~5分钟,冲至色淡为止。
功效:适合长期降酸痛风症状。
用法:代茶饮。
偏方十三、川乌麝香丸
配方:大川乌2各(去皮烘燥研末),黑豆21粒(炒),全蝎21枚(水洗),地龙15克(焙干去泥),麝香0.75克。
制法:共为细末。粉糊丸如绿豆大。
功效:镇痛解热,用于慢性痛风。
用法:每次10丸,温酒服下。阳气虚损、脾胃虚弱、肾虚喘促、血虚不能濡养筋脉
者不宜使用。
偏方十四、牡丹藤酒
配方:牡丹藤1500克,牛藤30克,钻地风60克,五加皮250克,红糖250克,大枣250克,烧酒5000克。
制法:上述材料浸泡入烧酒中,密封1个月。
功效:对关节痛风有特效。
用法: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偏方十五、毛瓜普洱汤
配方:毛瓜(冬瓜)适量,普洱茶。
制法:煲汤
功效:消肿解毒,缓解痛风
用法:每天煮开水。
偏方十六、威灵仙煎
配方:威灵仙60克。
制法:将威灵仙加适量水,共煎2次,每次煎取200毫升药汁,将2次所得药汁混匀。
功效:能促尿酸排泄,有小预防痛风。
用法:分2次饮服。
偏方十七、萆薢汤
配方:萆薢60克。
制法:将萆薢加适量水,共煎2次,每次煎取200毫升药汁,将2次所得药汁混匀。
功效: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用法:分2次饮服。
偏方十八、土茯苓汤
配方:土茯苓30克。
制法:将土茯苓加适量水,共煎2次,每次煎取200毫升药汁,将2次所得药汁混匀。
功效: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用法:分2次饮服。
偏方十九、金钱草汤
配方:金钱草120克
制法:将金钱草加适量水,共煎2次,每次煎取200毫升药汁,将2次所得药汁混匀。
功效: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有效防治痛风。
用法:分2次饮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