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东晋的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汉族,是江苏无锡人。
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如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谓之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出身名门世家的顾恺之,少年时代就在诗赋上崭露了头角,还是十几岁的时候,他家的宴席上有人弹筝,他当即写了一篇《筝赋》。
顾恺之画迹甚多,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但都只有摹本存世。(其中,《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被英国抢去,宋代摹本藏于故宫博物院。)顾恺之曾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毫,顿觉神采焕发。他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
顾恺之吃甘蔗一反常态。别人从最甜的地方吃起,不甜了就扔掉,而顾恺之吃甘蔗从末梢吃起,越吃越甜,渐入佳境。
顾恺之曾投奔大司马桓玄门下。桓玄曾拿一片柳叶告诉顾恺之,这是蝉用作蔽身的叶子,人用它就可以隐身。顾恺之听信桓玄之言,高兴地用这片柳叶隐身,桓玄乘机在他头上撒尿,他不以为怪,相信是自己隐身了,桓玄没有看见。桓玄窃取顾恺之的一箱珍贵画作,但顾恺之非但不生气,还用“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如人之登仙者”来解嘲。其实,顾恺之心里十分清楚,无赖桓玄在玩耍他。但他却不能以卵击石,因为桓玄阴险歹毒,又权倾内外,连其父桓温都惧他三分。顾恺之只好忍气吞声,装痴卖傻,保全身家性命。后来桓玄政治失败,他却能全身而退。
顾恺之“痴黠各半”是一种自然、自由的人生智慧,是不计较的从容,是超得失的自在。顾恺之得此智慧,其画神逸,其人通达。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一直忍气吞声,要敢于反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