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接收流程
1
变电站接收制度
1.1 变电站接收工作一般由基地站长或由基地站长预先指定的接站负责人负责。
1.2 接站前由接站负责人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勘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 变电站位置,并绘制地理接线草图(参考模板编号2.3)。
1.2.2 主站、分站之间的联络关系,并绘制联络草图(参考模板编号2.4)。
1.2.3 站内接线方式、运行方式,并绘制电气主接线草图(参考模板编号2.5)。
1.2.4 站内电气设备的双重编号。
1.2.5 站内运维记录。
1.2.6 站内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监控系统、直流系统、五防装置运行情况(参考模板编号2.1)。
1.2.7 站内设备厂家、型号,投入运行日期,交接试验日期及上次预防性试验日期。
1.2.8 站内明显缺陷,并填写缺陷记录(参考模板编号3.11)。
1.2.9 站内安全工器具配置及上次试验日期(参考模板编号5.8)、下次试验日期。
1.2.10 站内现有办公、生活物资及各类工器具情况。
1.3 人员需求。
参加公司组织的市场交底会,并在会上说明现场情况,提出接站条件及物资、
1.4 合同条款审核
1.4.1 接站负责人必须共同参与审查代维合同中运维相关条款。
1.4.2 对于无法满足的条款,应以邮件或书面形式及时反馈。
1.5 合同签订或项目确定达成意向后,应尽快开展以下工作:
1.5.1 向用户提出所需的技术资料清单,详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 组织运维人员熟悉设备,查找站内缺陷,并填写缺陷记录(参考模板编号3.11)。
1.5.3 向公司尽快提出站内所缺物资及工器具的采购申请(参考模板编号5.11、5.12、5.13)。
1.5.4 对无双重编号、编号混乱、编号重复的设备应联系调控中心进行重新进行调度编号命名,然后向公司提出号牌采购申请。正式号牌应与现场核对无误后正确张贴在设备上,临时标牌可自行打印张贴(参考模板编号6.1)。
1.5.5 书面与用户明确出线开关所带负荷及其重要程度(参考模板编号2.8)。
1.5.6 书面与用户明确联系制度(参考模板编号5.2.3),建立常用联系电话(参考模板编号2.9)。
1.5.7 有人值守站应建立本站值班作息时间(参考模板编号2.10),并经用户签字认可。
1.5.8 建立安全工器具及物资台账(参考模板编号5.7~5.8)。
1.5.9 组织建立各站地理位置图(参考模板编号2.3)、各站之间的联络图(标出站间巡视路线,参考模板编号2.4)、电气主接线图(参考模板编号2.5)、平面布置图(标出站内巡视路线,参考模板编号2.6)、运行定额(参考模板编号2.7)、运维记录(3.1~3.18)、设备台账(参考模板编号2.11)、典型操作票、巡视指导卡等基础资料。
1.5.10 以上工作一般一周内完成,分站较多的可适当延长。
1.5.11 如有需要,联系参加调度考试。
1.6 物资采购与交接
1.6.1 接站负责人及时根据站内勘查情况和合同约定,以邮件或书面提出物资采购申请,对收货时间有特殊要求的应在物资采购申请备注中注明,物资采购相关规定详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6.2 采购申请经公司审批后采购。
1.6.3 在物资到货后,由运维人员验收,并填写物资交接记录(参考模板编号5.4)。
1.6.4 用户提供的物资,由运维人员与用户交接,并填写物资交接记录(参考模板编号5.4)。
1.6.5 建立设备台账(参考模板编号2.11)。
1.7 变电站交接
1.7.1 变电站交接时间必须依据合同或与用户约定时间进行,交接工作应记录在运行日志中(参考模板编号3.3)。
1.7.2 将站内缺陷记录(参考模板编号3.11)提交用户进行签字确认。
1.7.3 对于用户未提供的资料,作为缺陷一并提交用户进行签字确认。
1.7.4 组织卫生大扫除工作,如卫生工作量较大无法完成的,可向公司提出,由公司派遣人员协助卫生工作。
1.7.5 变电站交接后,转入正式运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