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级阅读教案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三年级阅读教案


三年级阅读教案

指导目的 :

1三年级阅读教案。

2三年级阅读教案。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名人读书的心得和方法。

指导过程:

1、 介绍名人;激发兴趣 ,出示《李平心五勤读书法》

李平心的读书方法有五勤;即勤阅读、勤摘录、勤记心得、勤分类和勤编写。在他的居室;无论是从书房到卧室;还是从书房至床头;甚至沙发、茶几、厨房、厕所等处;凡要可到达之地;都有存放着纸片的小盒子。是他平时投放读书的笔记、摘录的“聚宝盒”;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归类、整理研究;写成了《甲骨文、金文扎记》

(1)交流读文体会: 阅读要有恒心、要勤奋、要坚持不懈。

2、 介绍方法

(1).教师介绍鲁迅读书的秘决:

1 / 14

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名人的读书方法。

(3)教师补充一些阅读秘诀如:“五勤”读书法; “十目一行”读书法

阅读四法:一.扩大阅读面 二.勤于思考 三.勤于记录 四.善于运用

3、组织交流汇报

(1).学生交流名人读书方法。

(2).讨论理解名人学习方法。熟记一到两种读书方法

4、 尝试练习

(1).教师教给方法。

(2)学生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

(3).交流阅读资料;发问题进行捡测。

5、 布置作业

巩固方法 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并作卡片摘录。 落实“五勤读书法”开展读

2 / 14

书活动。

第二课 快速阅读法的指导与训练

指导目标:

1、让学生了解快速阅读法的重要作用。

2、通过指导使学生对快速阅读法的技巧能够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

3、课堂学习材料准备: 《格林童话》之《青蛙王子》、《穷人与富人》

4、指导过程:

一、方法导读:

1、出示快速阅读法的技巧:

·不要反复浏览。凡是科技读物;一般只须顺着读一遍即可。如有必要;也要等整篇读完之后;再回过头重复某项内容。避免眼睛不断地来回转动。

·要默读;不要朗读。发声的阅读是快速法的大敌。

·阅读时;视线应与读物成垂直线;并充分发挥视线的“余光”作用;多看到一些内容。

3 / 14

·要聚精会神地阅读。快速阅读必须有“强化”的注意力。

·提倡有理解地阅读。阅读时;抓住实质性的关键词。读物的内容实质;正是阅读时应弄通的重点。理解;就是探索出读物的思想意义。

·在阅读中;运用要领记忆的基本方法;有目的地去记。不必去记无关紧要的词句;却要记住作者意图及内容实质。

·经常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便能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

·每天阅读的定额标准——两份报纸;一本杂志;按自己的喜好;从中吸取相当于普通图书五十至一百页左右的信息

2、学生看后教师讲解;学生识记

二、学生演练:

1、学生自己试练:找篇课文试试这个技巧。

2、发放材料《青蛙王子》

(1)说明要求:运用快速阅读法;比比谁用最短的时间把文章阅读完。阅读完后要求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

(2)学生进行阅读

4 / 14

(3)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比比谁的阅读更有效。

A、小公主最爱的游戏是什么?

B、小公主为了捞回金球;答应了青蛙什么条件?

C、国王是教育他的小公主做人应该怎样?

3、进行阅读交流。

4、再次进行竞赛;发放材料《穷人和富人》

问题:

A、上帝遇到的两个人的不同态度是怎样的?

B、穷人和富人许下的三个愿望各是什么?

C、这则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学生反思:

1、经过两次训练;自己有什么收获?请你讲出来让大家听听。

2、把这次学习的收获写下来。

5 / 14

四、课外实践:

给自己制定每天一定的阅读量;按照快速阅读的方法进行训练。

第三课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6 / 14

指导过程:

一、 推荐文章 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我们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

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7 / 14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第四课《夏夜》《冬娃》

指导目的:

1.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2. 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之中。

指导重点:

1. 学习打比方、拟人的写作手法。

2. 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为下一次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指导过程:

8 / 14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同学们;这几天校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夏天怎样?秋天又是怎样?现在呢?)冬天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指名)

2. 看来同学们对季节的感悟还是比较丰富的;你还记得我们学的第四单元——韵味吗?韵味是什么;是啊;我们可以在语言文字之中细细体会。你能背诵一下你喜欢的句段吗?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韵味。(指名背诵)

3. 老师就给你推荐《课外阅读》上的一篇文章;请你来用心读读;用心感悟。

二、 指导阅读

1.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夏夜》;利用工具书自己学会生字生词;看看文章是如何来写夏天的夜晚。

①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书中有一些词语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②看来大家能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真不错!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夏天的夜晚;你发现了吗?(指名回答:写作手法——打比方、拟人„„)

③这么美的文章;除了了解它的写作手法;还要积累其中的优美句段、词语;你准备积累哪些词语呢?在书上标注出来。谁来说说你画的词语或是句段?

④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老师也想积累几句。 谁想读读?(指名读)你能说说你的感

9 / 14

受吗?

2. 其实《冬娃》也同样运用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

①请你自己读读;看看《冬娃》哪些地方用到了拟人的写作方法;做出标记。

②指名回答

③请你自己读读这几句;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 ④你能带着这种恬静、欢乐再来读读这两句吗? ⑤这篇文章你想积累哪些词语?

⑥你愿不愿意把我们积累的词语和写作手法用到你的文字之中? 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3、老师给你准备了美丽的景物;请你用心体悟;然后选择一个景物;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4. 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

5. 交流: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大作。

三、 总结

同学们;我还记得张晓风说过:“我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

10 / 14

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人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 热爱读书吧!

四、 拓展推荐

老舍 《济南的冬天》 朱自清 《春》

第五课《窗边的小豆豆》导读

指导目标:

1、通过导读;让孩子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享受读书的快乐。

2、激发学生对新书《窗边的小豆豆》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指导过程:

一、谈话入题;激发阅读兴趣

导入:孩子们;你想象过这样一所学校吗;两棵小树长成的活的门;几辆电车就是自己的教室;更奇特的是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下午还可以去公园散步;运动会上的项目都是学生们自己设定的;暑假里老师还会带学生去海边洗温泉!是啊;看着同学们瞪大的眼睛;一定非常惊讶和羡慕吧!下面就让我们到这所特别的学校“巴学园”里去和那个叫小豆豆的女孩儿做个朋友吧!(出示书的封面)!

二、出示书名;了解作者

11 / 14

1、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分享的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书名。

2、读了书名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在日本;窗边族;指的是那些被人们冷落了的孩子。他们不是有生理缺陷;就是有心理上的或者性格上的缺陷。

3、想读一读这本书吗?(师拿着书)在看一本书以前我们先要仔细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出示书的封面)这本书的封面除了告诉我们书名之外;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作者: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再无第二个人。 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因而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

三、看封面;认识主人公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本书的主人公吧;这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豆豆(出示封面主人公的图)

2、有同学看过这本书吗?那么请你说说小豆豆在你心中是个怎么样的女孩子呢?或者:看图片;你觉得小豆豆是个怎么样的小姑娘?(指名回答)

12 / 14

3、教师补充介绍:就是这么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刚上小学一年级就被开除了。因为她总是忘了自己是在学校是在教室上课;总是做一些让老师头疼的事;让老师无法上课;也影响同学学习。你知道小豆豆是谁吗? 4、她就是作者黑柳彻子。(对照图)了解了这些有什么想法?

5、这首先要归功于她的校长老师——小林宗作先生。所以在这本书的扉页后面专门有一页写着这么一句话:谨将本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 6、读了这句话有话要说吗?

四、分享经典情节;激发读书热情

1、小林老师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17页《校长先生》这个故事。

2、《校长先生》这个故事讲的是豆豆和小林老师初次见面的情景;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小林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呢?

3、那么小豆豆的心里对这位校长又是怎样的感觉呢?

4、师:天真无邪的豆豆曾经因为自己的举动而遭受到其他老师和小朋友的另眼相待;可是在小林校长这里;她感到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真为小豆豆遇到这样一位老师感到高兴。

五、看目录;了解大概内容。

1、刚才我们看了这本书的封面和扉页;(拿书)知道了一些知识;孩子们;你们以后如果有了一本新书;也要好好看看封面哦;这样你积累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了!下面我们再来看

13 / 14

看这本书的目录。(一起翻阅书的回目录):

2、一看目录;我们就知道;这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好好读一读你最想读哪个;为什么?

3、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总结:目录给我们提示了好多信息;比如:故事的大概内容啊;故事还涉及到哪些人物啊等等;所以我们以后读书不要忽略了目录哦。

4、好;下面就满足大家的好奇心;翻到你最想看的那个故事;好好的过把瘾。

5、学生读书;出示提示:我看了《__________》这个故事;觉得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大屏幕上的提示;先和同桌小声交流一下;再汇报给大家听。

五、设置悬念;激起读书兴趣

1、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交流到这里了。

2、有看过这本书的孩子还想再看一遍的吗?能不能说说理由?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