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 施海闽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每道2分) 答案请作在答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列关于细菌的形态遗传和紫茉莉的枝色遗传的特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的遗传物质均为DNA,遵循孟德尔定律
B.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紫茉莉的遗传物质是RNA,遵循孟德尔定律 C.二者的遗传物质均为DNA,都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D.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紫茉莉的遗传物质是DNA,都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2、 在某一时刻,将两株植物移入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下图表示的是其体内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c代表C3植物,b、d代表C4植物 B. a、d代表C3植物,b、c代表C4植物 C. b、c代表C3植物,a、d代表C4植物 D. b、d代表C3植物,a、c代表C4植物 3、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内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4.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将不会出现的生理现象是 A、肝糖元分解加强 C、蛋白质分解加强
B、细胞糖氧化加强
D、脂肪分解加强
5.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是: A.血糖浓度和神经系统 C.只受神经系统的影响
B.只受血糖浓度的影响 D.只受植物性神经影响
6.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 D.两者都未增多 7.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
9
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D.用同种限制酶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8、取自田间生长正常、发育期相同的两种作物Ⅰ和Ⅱ各若干株,洗净根部土壤,分别移到缺氮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定时泵入空气并更新上述培养液,培养条件及试验结果如下表,据此分析该实验中农作物Ⅰ和Ⅱ的氮素来源分别与何种微生物有关 注:①表中各实验组加入的“某种细菌”系同一种细菌②原产量指田间栽培的产量③表中“+”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 A、自生固氮菌 硝化细菌 B、共生固氮菌 硝化细菌 C、硝化细菌 共生固氮菌 D、硝化细菌 自生固氮菌
9、下列有关C3植物和C4植物代谢和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C3植物多为阴生植物,C4植物多为阳生植物
B.在进行光合作用时,C3植物和C4植物分别将C02中的C分别首先转移到C3和C4中 C.C3植物的叶肉细胞具有正常叶绿体,C4植物的叶肉细胞具有无基粒的叶绿体 D.C4植物的维管束鞘外有“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10.下列真核生物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编码序列的部分和变异后会导致该基因关闭的部分分别是 ( )
作物Ⅱ 作物Ⅰ 培养条件 通入氨 加入某种细菌 + + — + + — + — — + — — 实验产量占原产量比 98% 88% 83% 82% 48% 20%
A.df c
B.ceg a
C.ceg b
D.abdfh a
11. 关于氮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N2经生物固氮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B. 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C. 在缺氧时,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可将硝酸盐最终转化为氮气
9
D. 硝化细菌能把NH3氧化为植物生命活动需要的部分能量
12.科学工作者分离得到了某生物的基因A,将其解离成两条单链,用其中一条与基因A的信使RNA杂交配对,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基因A来自真核生物 B.1~7代表了基因A的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1和7位于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区 D.2、4、6属非编码区 13.对于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的不正确解释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
B.有利于释放O2,降低有机物消耗
D.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C.有利于吸收较多的CO2,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14.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一毛细血管壁、2一红细胞、3一血浆、4一细胞内液、5一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是有区别的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 15.给家兔注入20%葡萄糖溶液10mL,引起尿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而减少水的重吸收 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醛固酮分泌增加
16.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
A.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 B.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C.记忆B细胞迅速分化 D.最终被效应T细胞清除
17.以下可在人体感染了细菌外毒素后的免疫“反应阶段”发生的是 A.造血干细胞→B细胞 B.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 C.T细胞→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 18.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
A.过敏原首次侵入人体与吸附在某些血管壁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B.某些血管壁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C.过敏原与某些血管壁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结合 D.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并出现组织水肿 19.如图表示病毒HIV造成艾滋病的病程,显示人体内产生免疫力与HIV出现的情况。此外在临床上,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
9
试问在潜伏期时要如何采样与检测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 A.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B.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抗体的存在 C.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D.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抗体的存在
20.利用细菌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的胰岛素基因进行切割与黏合
B.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菌 C.通常通过检测目的基因产物来检测重组DNA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菌 D.重组DNA必须能在受体细菌内进行复制与转录,并合成人的胰岛素 21.下列有关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非编码区是DNA上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核基因和质基因都可以发挥遗传效应
C.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碱基的改变都属于基因突变 D.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属于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22.下面是关于叶片中N元素的供应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23.干细胞的研究还将可以用于解决器官移植的问题,可以取患者的干细胞进行培养,但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控制细胞的分化方向,使之发育成可供移植的器官。那么在该过程中需要影响的是细胞的
A基因的编码序列 B基因的非编码序列 C.mRNA D质基因 24.代表圆褐固氮菌参与的氮循环全过程是 A.N2→NH3→NO3-→生物体有机氮→NH3→NO3-→N2 B.N2→NH3→生物体有机氮→NH3→NO3→N2 C.N2→NH3→生物体有机氮→NO3→N2 D.N2→NH3→NO3-→生物体有机氮→NH3→N2
--
9
平潭城关中学0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选1-3章)
班级 姓名 座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答案请作在答卷上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3 2 14 3 15 4 16 5 17 6 18 7 19 8 20 9 21 10 22 11 23 12 24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5. (6分)若下图C是细胞,D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A、B是液体的来路和去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肾上腺细胞,则引起C分泌增加的刺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以上刺激因素)
(2)若C是人体的一个肾小管管壁细胞,D液体环境分别指的是_______和______
(3)若C是感知渗透压的细胞,它则位于___________。
当人大量出汗时,D处的渗透压变化是______,这时C细胞所在器官作出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26.(8分)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D C B
(1)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有
9
和 ,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 (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病毒,请在乙图中画出其体内抗体变化曲线。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过程
是 。(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3)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说明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
是 ;得到SARS的人还会得到SARS可能原因是 (至少答两点) (4)将病毒灭活后,除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外,还可在细胞工程中用于 。
27.(6分)下图为人体内生理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C液
(1)A物质为 。
(2)人在进食一段时间后,4处A的浓度比3处A的浓度 ,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是 。 (3)低血糖患者易发生昏蹶现象,说明 细胞对血液中A浓度依赖最大。 (4)B液为原尿,正常人的B液中有A物质吗? 。若某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则此人C液的成分和量与正常人相比有何不同? 。 28.(8分)如图为正常人在快速地饮入1升清水或等渗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渗透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分析回答:
尿
流 15 口服 a 量 · 血
浆 渗 透
303 · 浓
度
300 · 294 · 291 ·
ml/min
10 · b c 5 · /L 297 ·mosm
d · · · · · 30 60 90 120 150 时间
9
⑴表示饮清水后,尿流量曲线的是
理由 ⑵等渗盐水的浓度约为 %,饮入后尿流量曲线是 。如果改饮高渗盐水,首先通过 ,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 形成渴觉,还会通过 调节使机体产尿量 。 29、(5分)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T—E—N—F—B途径主要表示 调节过程。B过程主要是通过 _____ ____ _作用实现
(2)在寒冷环境,人体血液中__
_______ ___激素的含量会明显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都表示热量,则 A+ B____ ____C(选填“>”、“<”或“=”)。
(4)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所在器官还具有调节___________ _______ __ 等功能。 30、(6分)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1)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2)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9
(3)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为什么?
31.(8分)下图为光合作用图解,请分析回答:
(1)光合作用中,a所在的结构名称是 ,是 反应的场所。 (2)物质F是 ,它富含 化学能,还是很强的 剂。 (3)请写出a内发生的主要的物质变化反应式: ; ; ____ 。
32、(5分)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温度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6分)及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由乙图知,40℃时,植物体______(填“能/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甲图中______(填“A/B/C”)点表示。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时应控制光强为______(填“A/B/C”)、温度为______℃(填一个具体数值)最佳。
(3)丙图所示的植物中CO2的固定发生在 处的细胞。
9
城关中学0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5 CCDBA 6~10 AABBB 11~15 DABDA 16~20 BBDDC 21~25 ABBA
25.(6分)(1)寒冷刺激,情绪紧张,饥饿(血糖降低时),摄盐不足(血钠过低) (1分)(2)组织液、原尿(肾小球滤过液)(2分)(3)下丘脑、降低、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3分)
26.(8分)(1)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 (2)如图
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 (3)RNA RNA结构不稳定,发生变异;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消失 (4)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27.(7分)(1)葡萄糖 (2)低 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分泌减少 (3)脑 (4)有 C液中有葡萄糖,尿量增多(2分) 28.⑴a 饮入清水使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1+2分);尿量增多。⑵0.9% b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激素 减少
29、 (1)神经 有氧呼吸 (2)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3) > (4)下丘脑 调节水的平衡,无机盐平衡,血糖平衡,内分泌其他活动(答对两项给全分)
—G↓GATC C— —C CTAG↑G— 30、(6分)(1)(2) —GATC —„„—GATC — — CTAG↑—„„— CTAG↑— ↓用酶Ⅰ切割 —G GATCC— —CCTAG G—
目的基因 ↓用酶Ⅱ切割 — GATC—„„— GATC— —CTAG —„„—CTAG — 目的基因
(3)可以连接。因为由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
31.(1)囊状结构薄膜 光 (2)NADPH 活跃的 还原
+光 酶 (3) 2H2O O2+4H+4e ADP+Pi+能量 ATP 酶 NADP++2e+H- NADPH 叶绿体
32、(5分)(1)不能、B (2)C、25 (3)①②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