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作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患者疼痛发生率高及异物感强。由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随访期较短,远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
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4):834-835.
[2]朱建军,孙文辉,喻祖胜,等.硬化剂注射治疗腹股沟斜疝引发绞
窄性肠梗阻2例[J].浙江医学,2002,24(1):54.床小儿外科杂志,2010,9(6):446.子版),2007,1(1):6-7.
[3]程卫,冯志雄.右腹股沟斜疝注射治疗后致阑尾皮肤瘘1例[J].临[4]陈杰.腹股沟区的解剖学再认识[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5]KoningGG,deSchipperHJ,OostvogelHJ,etal.TheTilburgdou⁃
术,有硬化剂注射史的患者,只要局部无感染迹象,
也应属此列。导致人工材料植入疝修补术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繁多,术中严格的无菌观念、轻柔的操作、尽量短的手术时间、避免人工材料在空气中过长时间的暴露、术中避免丝线的使用等,均是降低术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的重要因素[6]。从本组研究看,局部注射后患者的手术范围不大、手术时间也不长,发生污染的机会较小。本组均未使用抗生素,未发现有切口感染者。仅有1例Lichtenstein修补术后3d出现切口周围红肿、轻度压痛,无寒战发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不高,B超检查未发现皮下积液,经热敷治疗后好转。腹膜相对于肌肉和腱膜,其吸收功能强大,网片植入产生的炎性渗出在腹膜前修补术的患者中无1例发生。
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更适合硬化剂注射后“复发”患者,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主要目标也已由防止复发发展到防止复发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度[7]。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虽然也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与腹膜前修补手术方法相比,术中组织剥离范围广、手术操
bleblind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comparinginguinalherniare⁃technique[J].Trails,2009,25(10):89.
pairaccordingtoLichtensteinandthetransinguinalpreperitoneal[6]任明扬,黄斌,邓思寒,等.抗生素对降低聚丙烯材料植入疝修补
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价值探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3):832-834.
[7]吴强,于游,谢勤丽,等.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分析[J].中华疝和
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1):49-53.
(收稿:2013-04-20
修回:2013-09-02)(责任编辑
瞿全)
手术治疗阑尾黏液囊肿29例
段巨涛,柴友龙
总结阑尾黏液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经病理诊断证实的29例阑尾黏液囊肿患者,行目的:单纯阑尾切除术15例,阑尾切除加部分盲肠切除术5例,回盲部切除术9例。结果:29例均痊愈,无并发症,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B超检查及腹CT检查是阑尾黏液囊肿的主要诊断手段,应根据阑尾黏液囊肿的大小、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阑尾黏液囊肿诊断手术方式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48(2014)01-0067-03doi:10.3969/j.issn.1007-6948.2014.01.022
摘要
阑尾黏液囊肿临床较为少见,占阑尾切除术的0.1~0.4%[1],且无特殊症状及体征,术前诊断较困难,术中处理不慎可造成腹膜假黏液瘤。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1990年2月—2010年2月共收治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天津市南开医院肿瘤外科(天津300100)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29例,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为57岁。术前发现回盲部阑尾区肿物20例,考虑为阑尾黏液囊肿12例,考虑为回盲部肿物8例,急性阑尾炎10例伴阑尾黏液囊肿2例,慢性阑尾炎18例伴阑尾黏液囊肿10例,肠梗阻并肠套叠1例。病程7~11d,平均8.7d。右
68
下腹固定性疼痛19例,伴反跳痛4例,伴恶心、呕吐7例,无明显腹部体征10例。白细胞计数>10×109/L12例,体温大于37.4℃8例。
1.2治疗方法29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呈大小不等囊性团块,囊肿位于阑尾尖端,即阑尾远端共15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阑尾黏液囊肿接近阑尾根部,致阑尾根部增粗,未侵及盲肠共5例,均行部分盲肠加阑尾切除术;整条阑尾呈一囊肿且侵及盲肠6例,囊肿位于阑尾根部2例,阑尾黏液囊肿致套叠伴梗阻1例,均行回盲部切除术。所有病例术中均未致阑尾黏液囊肿破裂,无腹腔种植。1.3随访上述病人均行随访,平均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及转移,无明显并发症出现。2结果
术前考虑为阑尾黏液囊肿共为12例,所有病例均行B超检查,考虑为阑尾黏液囊肿8例,表现为与盲肠相连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囊性肿块,误诊率为72.4%,其中6例行下消化道造影检查,阑尾均未显影,行CT检查20例,考虑阑尾黏液囊肿10例,表现为右下腹边缘光滑、壁均匀的囊性肿块。29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术中阑尾囊肿无破裂,术后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8例,术后病理切片提示均为阑尾良性黏液囊肿,全部痊愈出院。3讨论
阑尾黏液囊肿因阑尾腔末端慢性炎症致管腔狭窄阻塞,其黏膜分泌黏液在阑尾腔内淤积形成。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阑尾腔部分阻塞、阻塞部远端黏膜仍能分泌黏液、阻塞腔内无细菌存在。最常见的原因为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其他原因也可见于其他病变致阑尾管腔狭窄如阑尾扭转、肿瘤压迫等。阑尾腔梗阻初期,阑尾壁往往增厚,之后其肌壁逐渐消失,以单纯的纤维组织或者呈玻璃样变代替。囊肿壁的变化依囊肿的大小及扩张程度的不同而异,一般囊肿、壁有的黏液分泌较快,囊腔扩张较迅速,囊壁因受压而萎缩,黏膜上皮化生呈扁平状,囊壁变薄或呈纤维化,到一定程度黏液分泌减少或停止,囊肿也不再增大或有所吸收缩小;也有的囊壁由于得到较丰富的血液供应,黏膜上皮异常发展和形成巨大的囊肿。阑尾黏液囊肿的内容物为黏膜的一种变性分泌物,也可能在分泌以后在细胞外逐渐转变而成,黏液也可变得很稠,呈胶冻状。
阑尾黏液囊肿患者多数都有慢性阑尾炎及反复发作史,并伴有腹痛病史,但腹痛对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意义不大,偶尔囊肿较大、体型偏瘦者可在右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年2月第20卷第1期腹触及一肿块,可行相关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如
阑尾黏液囊肿较小而又无并发症,一般无腹部症状,多数为其他情况手术中偶然发现。腹部超声常作为阑尾黏液囊肿的首选检查手段,同时阑尾黏液囊肿的超声检查中也具有特异性,表现为右下腹囊性为主的包块,边界多较清晰,囊壁薄,并可显示与盲肠相连[2],但在临床操作中超声表现具有多样性,加之阑尾黏液囊肿临床少见,故超声往往对阑尾黏液囊肿不能确切诊断,本组所有病例均行超声检查,由于经验不足大部分病例未能考虑为阑尾黏液囊肿。阑尾黏液囊肿行下消化道造影检查时于盲肠内下方常见半圆形压迹、较大囊肿可压迫盲肠使其变形或阑尾未显影等[3],本组病例有6例行钡灌肠检查,阑尾均未显影。腹部CT检查对阑尾黏液囊肿的特异性较明显,一般阑尾黏液囊肿在CT表现为右髂窝处发现圆形或椭圆形连接盲肠的囊性病灶,囊壁光滑、完整、可伴有钙化,边界清晰,内容物为均匀水样密度,多平面重建后可见长条形囊状物[4],病灶近端可见阑尾粪石影或阑尾管壁增厚,腹部CT检查对阑尾黏液囊肿术前能做出明确诊断,同时能了解囊肿与周围组织关系,有利于术前手术方案的拟定[5]。分析所有病例检查结果,在以B超初步筛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行腹部CT检查对明确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十分必要,同时对慢性阑尾炎病史时间较长患者可直接行腹部CT检查,另外下消化道造影检查可作为辅助参考检查。
阑尾黏液囊肿一旦形成,有时可引起其他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肠扭转,肠坏死,囊肿自发破裂,压迫膀胱,女性患者可合并卵巢囊肿。最重要的是囊肿破裂,致内容物溢出至腹腔,溢出物含有分泌机制细胞,此种细胞一旦黏附在腹膜表面仍能不断分泌,遂形成腹膜假黏液瘤。腹膜假黏液瘤会显著降低病人的存活率。本组病例中以急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多见,仅1例并发肠套叠、肠梗阻。
阑尾黏液囊肿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术中最重要的是将囊肿完整切除且尽量不使囊肿破损、囊液与腹腔其他脏器接触,手术过程中应始终用纱布垫将囊肿与周围组织分开;严禁行囊肿穿刺及囊壁切除行活检避免囊液外漏,如囊肿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不应强行剥离,应扩大切除范围;一旦囊肿破裂,应立即吸尽囊内容物,反复用5-Fu冲洗受到污染的部位。术中单凭外观不能区别阑尾黏液样囊肿与阑尾黏液性肿瘤时,宜常规行术中冰冻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年2月第20卷第1期
69
内,伴肠梗阻,行回盲部切除术,术后吻合口附近放置引流管,防止肠瘘发生,患者愈合良好。
阑尾黏液囊肿术前诊断率低,从而增加了术中囊肿破裂的危险性。B超可以作为临床上阑尾黏液囊肿的首要筛选,同时CT在临床应用中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师应高度怀疑有阑尾黏液囊肿时,应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术式治疗。
参考文献:
[1]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余颖萌,陈金金,包凌云,等.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超生表现及误诊
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7):1117-1118.2003,16(4):239-240.2012,5(33):108-109.
[3]丁耘峰,顾凤元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腹部外科,[4]秦广莲.CT检查在回盲部肿块诊断中的作用[J].医药论坛杂志,[5]殷薇薇,丛振杰,何秋香,等,阑尾黏液囊肿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
值[J].放射学实践,2005,30(3):235-236.
(收稿:2013-05-10
(责任编辑
修回:2013-11-18)石承先
屈振亮)
427-428.
切片病理检查。对诊断恶性阑尾黏液囊肿者,应作
进一步的手术处理。同时也相关有报道称,本病种女性所占比例较高,可能会合并卵巢囊肿,故对于女性病人术中应注意检查卵巢。阑尾黏液囊肿切除的具体术式应以阑尾黏液囊肿的大小及部位决定,如囊肿较小,位于阑尾末端,距阑尾根部有一定距离可行单纯阑尾切除,本组共15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如术中见到阑尾黏液囊肿接近阑尾根部,并使阑尾根部增粗、增大、僵硬,单纯阑尾切除术不能解决问题,且根部增粗、僵硬无法行荷包缝合,且不能明确盲肠是否受侵及,可行阑尾加部分盲肠切除术,在距阑尾根部约0.5~1.0cm处切除部分盲肠壁,检查回盲瓣,确定为正常组织后行手术治疗,且确认缝合后不会引起回盲部梗阻后,缝合盲肠壁,本组病例共5例,术后病理回报切除盲肠组织为正常组织。囊肿为整条阑尾侵及盲肠或囊肿位于阑尾根部,粘连轻者,可行回盲部切除术,本组9例,其中有1例阑尾黏液囊肿位于阑尾根部,阑尾根部套叠入盲肠
经阴道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48例
周
摘要
亮1,洪流东1,陈
富1,郭耀辉2
探讨经阴道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效果。方法:对48例Ⅱ、Ⅲ度直肠前突的患者采用经阴道修补术治目的:疗,依据LongoODS便秘问卷调查,观察术前、术后2周及6个月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周总有效率为96%,术后2周及6个月主要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阴道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纠正了直肠阴道隔薄弱区,加强了直肠的支撑作用,针对性强,效果可靠。
经阴道修补术;直肠阴道隔;直肠前突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R6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48(2014)01-0069-02doi:10.3969/j.issn.1007-6948.2014.01.023
直肠前突(rectocele,RC)是造成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obstructedconstipation,OOC)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后盆腔解剖学的深入研究,许多学者强调造成RC最主要的因素是直肠阴道隔(rectovagi-nalseptum,RVS)损伤,认为RVS是支持和悬吊直肠、阴道的关键性结构[1]。2010年11月—2012年4
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外二科(杭州31120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科(黑龙江150040)
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采用经
阴道修补术治疗RC48例,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48例,均诊断为Ⅱ、Ⅲ度RC。年龄29~71岁,平均(38.79±7.58)岁。病程1~20年,平均(5.36±0.69)年。经半年以上严格非手术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2]。1.2手术方法骶管麻醉,截石位。用7号线将阴道两侧壁固定于坐骨结节处,于阴道后壁处女膜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