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2、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二、 人类的进化过程:
1、进化的原因: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形态结构的改变;
2、直接依据:化石;
3、进化过程: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直立行走→使用工具→使用火→产生语言→现代人类。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场所。
二、生殖过程:
1、受精: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2、胚胎发育:受精卵→胚胞---胚胎→胎儿→婴儿;
3、胚胎营养:#、早期:来自卵细胞卵黄;
#、后期: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分娩:从受精到胎儿成熟一般是38周时。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地过程叫分娩。
第三节:青春期
一、青春期身体变化:
1、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2、功能特点:肺、大脑、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
3、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性发育,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卫生:
1、正确对待自身的身心变化,保持心理平衡;
2、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
3、开展正常交往,自尊自爱。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供能物质:
1、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2、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3、脂肪: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二、非供能物质:
1、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2、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3、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
-----以下几点不背只了解。#、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食物的通道)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二、食物的消化:
1、定义: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小微粒→甘油+脂肪酸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①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一、合理营养、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二、食品安全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呼吸道的组成:
1、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2、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 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重点内容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和呼气两个全过程:
.1、呼气:#、肋骨间的肌肉和隔江肌舒展→胸廊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出肺。
2、吸气:#、肋骨间的肌肉和隔江肌收缩→胸廊扩大---肺扩展---肺内气压降低---气体入肺。
.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体内气体的交换)人体的气体
1、肺泡的结构: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当空气进入肺泡后,由于肺泡中氧的含量高于血液中氧的含量,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所以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中的氧的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这种含氧丰富的血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处。这样,组织细胞所需要的样就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产生的二氧化碳则被及时运走。---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组成:
(1)血浆:#、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
★、红细胞:
#结构:两面凹陷的圆板状。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结构,鸟类动物的红细胞,有核。
#、功能:运送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及外来的东西
★、血小板:
#、形状不规则,个体小,无细胞核。
#、作用:止血、凝血。
二、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1、种类、特点、 功能
(1)动脉:#、特点: 管壁厚,弹性大速度快,;作用: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
(2)静脉:#、特点: 管壁薄,弹性小 速度慢;作用: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
(3)毛细血管: 特点:管壁非常薄, 内径十分细小.;
作用: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
2、四个腔
(1)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2)右心房: 连通上、下腔静脉,
(3)左心室:连通主动脉;
(4)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3、瓣膜:(1)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2)动脉瓣:心室与动脉间。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二、血液循环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补充出血的初步护理:了解即可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一、血量:成人的血量相当本人体重的78%.
二、血型:A型、B型、AB型、O型.
三、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