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二年级获奖教案朱德的扁担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部编版二年级获奖教案朱德的扁担
XXX小学 语文 科第 三 册教案设计

(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

课题:16、朱德的扁担 教学 内容 简析 学生 学情 分析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具学具及课型: 新授课 任课 教师 XXX 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历史上的人物了解较少。而本课通过几件事来写人的,这些人物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在教学的时候,要多补充一些关于这些人物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 1.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组成的词语。 2.难点: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同苦的高贵品质。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多媒体应用 第一课时 1.认识15个会认字,会写“扁、担、志、伍、师、军、战、士”8个生字,初步理解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了朱德坚决要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 教学 目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吗?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位革命领袖呀? 生:毛主席。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1

教师活动 师:对,《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入。 2.课件出示朱德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朱德,并提间关于朱德,你们搜集了哪些资料? 请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学生全班交流朱德的资料,教师适当补充资料。 3.导入: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总司令,却和扁担之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朱德的扁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检查课前四项预习。 (1)集体回顾读五遍、标序号、圈生字、标 音序。 (2)同桌检查。 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读之前,教师带大家分一分课文每个自然段各有几句话。 (1)第1自然段:2句话;(2)第2自然段:4句话;(3)第3自然段:5句话;(4)第4自然段:1句话。 3.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评价正音。 三、学习字词,夯实基础 1.课件出示生字词: 朱德、扁担、同志、队伍、敌人、抽出、打仗、心疼、不料、敬爱、红军、战士怎样、难走、山高、路陡 2.学生自由读生词,小组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提醒学 生需要注意的地方:“朱、志、仗、战、士”是翘舌音,“仗、疼、敬”是后鼻韵母,“难”是鼻音,“料”是边音。 3.学生开火车读,再利用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4.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如“担、伍、抽、陡”等字可通过熟字加偏旁 学生活动 学生全班交流朱德的资料 集体回顾读五遍、标序号、圈生字、标 音序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生词,小组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2

教师活动 识记,“料”可通过熟字加熟字来识记,“士”可通过与“土”比较识记。 四、再读课文,查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认真倾听,评价录音里老师读得怎么样? 2.轻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讲了什么。 编绕口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扁担长、扁担长,冒着危险去挑粮。 扁担长、扁担长,朱德的扁担不用藏。 扁担长、扁担长,司令以身做榜样。 五、知道书写,规范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教师指名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占位情况,并说说书写要点。 4.课件演示每个字的书写笔画顺序后,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书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后进行书写。 教师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士”注意与“土”的区别,上面一横长,下面一横短。 5.学生练习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进行点评。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以身作则的伟大领袖朱德同志,他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16 朱德的扁担 士----上横长下横短 土----上横短下横长 学生活动 轻声读一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的结构 学生练习描红、临写生字 学生互动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3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3.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引入课题 1.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编的“扁担歌”吗?一起背背吧!(扁担长、扁担长,冒着危险去挑粮。扁担长、扁担长,朱德的扁担不用藏。扁担长、扁担长,司令以身做榜样。) 2.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朱德总司令与扁担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齐读课题:朱德的扁担。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介绍“井冈山”。井冈山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 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合了。 2.理解“会师”: (课件出示会师图)看,两支部队会合在一起了,战士们是多么高兴啊,他们跳啊、叫啊······多么兴奋!这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哪个词可体会出来?(“会师”) 是哪两支队伍会师呢?让学生在文中画出“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让学生读一读这句话。 3.介绍背景: 会师后不久,毛主席就把这两支队伍整编成立了红军,朱德任红军最高指挥官——军长。毛主席和朱军长带领战士们住在井冈山, 山下到处都是敌人,红军战士们过着艰苦的日子。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教学第2自然段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齐读课题:朱德的扁担 师生互动 学生在文中画出指定句子 齐读第1自然段 第 二课 时 教 学 过程

4

教师活动 1.课件出示:“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想一想,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到井冈山山高地少,所以产粮少。 2.红军去挑粮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学生交流。 (1)出示句子: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指名读、齐读) (2)抓住“五六十里外”“山高路陡(可以画图)”“非常难走”理解。“五六十里”会有多远?(把操场与六十里相比,大约等于300个操场的长) (3)出示想象练习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们 ;下雨天,红军战士们走在山路上,有时 ;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荆棘遍布,一不小心,红军战士们 .....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5)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 (引读:“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师: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士怎样的品质生:红军战士团结、不怕吃苦。 师:你是从哪个字上看出来的? 生:从“大家都争看去”中的“争”可以看出。 3.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条件的艰苦、战士们的热情。 (三)教学第3自然段 1.出示朱德挑粮的图片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走在最前面的是准?你瞧,朱德军长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说 说你看到的朱德。(学生交流) 指导填空: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齐读句子) 师: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是的,朱德没有因为自己是军 长就穿得好一点,也是穿草鞋、戴斗笠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军长就摆官架子,他也挑着粮食同样的,他也没有比别人少走一点路,他和战士们一起翻山越岭(可以画画)。你能根据课文内容用。一样······一样······一样······。 学生活动 学生感受课文 学生交流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师生互动 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条件的艰苦、战士们的热情 师生互动 第 二课 时 教 学 过 程

5

教师活动 把朱德同志挑粮的场面描述出来吗? 完成句式练习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样(穿着草鞋、戴着斗笠),一样(挑起粮食),一样(爬山)。 师总结:朱德同志虽然是军长,但他和战士们没有什么区别。他平易近人,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一起吃苦,我们可用词语“同甘共苦”来概括(板书:同甘共苦)。 2.那么战士们看到敬爱的军长这样辛苦又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请学生读读第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再说一说。 3.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学生交流。(联系挑粮的累) 4.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学生交流,师生明确:从“藏”字,我们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从“藏”字,我们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军长。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5.战士们的想法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不料)“不料”可以换成什么词?(没想到)指导读出后面“不料”的语气。 6.朱德同志为什么又找来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呢? 学生自由讨论,师生明确: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7.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课件出示)(齐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8.学到这里,你能说说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二、总结拓展,感悟深情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朱德总司令与扁担之间的故事。 2.看(课件出示图片),1958年,72岁的朱德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学生交流 学生自由讨论 师生互动 第 二课 时 教 学 过 程

6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互动 学生齐读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朱德同志说些什么? 3.是啊,千言万语就在胸口,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齐读)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6 朱德的扁担 挑粮上山 以身作则 一块挑粮 同甘共苦 藏扁担 关心爱护 教 学 反 思 《朱德的扁担》是一篇纪念抗战时期,赞扬人物品质的文章。为了让学生能产生情感共鸣,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十分重要,我首先进行了情景创设,然后层层推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小组学习。在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时,我以读为基础,充分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进行人文性熏陶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孩子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理解重点词句,积累好的词句、进行说写训练,初步感受作者组织语言、运用词语的方法,促进由读到写的迁移,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 7

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 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朱德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转战晋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做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随后又和毛泽东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朱德同志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

8

员;1959年4月起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biǎn dàn tóng zhì duì wu zhàn shì zěn yàng

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处 挑 难

( ) ( ) ( ) 三、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红军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 ) .. 2.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 ) .. 3.山上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 ( ) .. 四、 照样子写句子。

例:天上飘着白云。 (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1.黄叶落下来。 ( )的黄叶( )落下来。 2.小鱼游着。 ( )的小鱼( )游着。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朱德同志用扁担来干什么?

2.为什么战士们会藏起他的扁担?

3.为什么朱德同志在他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这五个字?

六、重点段落品析。

9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 草鞋, 斗笠, 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 ),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 ),...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选词填空。(把词语写到文中横线处) 带着 挑起 穿着

3.从短文内容我们了解到,朱德同志是位能与战士们 的人。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猜字谜。

平反之后泪双流 答案 一、扁担 同志 队伍 战士 怎样

二、chǔ (处理 ) tiāo(挑起) nán(难题) 处 挑 难

chù (到处 ) tiǎo(挑拨 ) nàn(灾难) 三、 1.储藏 2.尊敬 3.经常

四、 1.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2.成群的小鱼快乐地游着。 五、1.下山挑粮食。

2.心疼朱德同志,担心他太累。 3.怕战士们再藏起他的扁担。 六、1.zhàng tèng liào 2.穿着 带着 挑起 3.同甘共苦 七、猜字谜。 士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