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新闻教育对新闻实践的指导意义 ■郭光华何洪亮 一、问题的提出 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不正常现象。新 分辨出媒体运作中规范与否的问题, 闻学专业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干不了 还能对媒体产生监督与批判作用。 本专业的基本活,无论怎样辩解都是 没有说服力的。有人认为,这是新闻 位在某一知名晚报当新闻部 主任的主任记者曾对我们说,刚毕业 一“传媒在我们的社会中具有重大的影 响力,但是自身缺少监督、毛病很多, 来报社工作,按学校老师说的那一套 学术界对“新闻有术无学”之说的矫 特别是在职业规范方面问题非常大、 去做,感到很不适应,通过这么些年 枉过正。然而,这种实践脱离理论的 这方面的问题和我们的现行体制有 来的实践,现在算是比较自如了。总 教育是难以指导实践的。 点关系。比如我们现在一个最大的问 结一条。就是将在学校学到的那些东 重动手能力培养,轻理论素养教 题就是我们传媒的编辑部和经营部 西慢慢忘记掉。学校学的那一套,与 育。这是另一极端的表现。新闻学实 门混岗,混岗以后造成了很多传媒工 实践差异太大了。 践性很强的特点 使得不少人误认为 作规范的缺失。比如记者拉广告,还 我们都是多年的新闻教育工作 新闻教育的特点只是一个动手能力 有很多传媒的栏目拉广告。有时候我 者,在我们眼里,这位记者所毕业的 培养的问题。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们都认为是很正常的,其实这种做法 新闻学院是我国新闻学教育的重镇, 龚文庠教授说过,他几年前参观香港 是违背国际新闻传播业公认的自律 其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而 一所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香港的同 的。这种情况确实需要我们公众对媒 这位记者本身在工作岗位又的确干 行就说,这里的学生常对课程设置提 体进行监督,但是我们现在这种监督 得不错。“忘掉才能干好”,这样的“经 意见,不喜欢那些被他们称之为“没 不太多。”@ 验之谈”无疑令我们震惊!这究竟是 用”的课。学生要求老师多教“有用” 举一个实例,我们一个学生去电 新闻教育出了问题。还是新闻实践出 的东西,那样能够赚钱。“我们现在也 视台实习,其频道总监交代:“关注民 了问题?新闻教育难道已经到了阻碍 面临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对人文通 生,奇闻趣事,突发事故,最好是车祸、 新闻实践的地步了吗? 选课和理论性课程不感兴趣,希望多 闹市打架、跳楼,、跳桥、火灾等等 ”学 二、新闻教育应当紧密联系 学‘能上手’的课。” 中国人民大学 生感慨,“别人会不会觉得我们的实习 新闻实践 郑保卫教授也指出过:“在新闻教育 好危险,我们的思想很坏呢?我今天才 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这样一 体验到记者惟恐天下不乱这句话原来 新闻实践的日新月异,新闻技术 些情况:有些人仅仅将新闻学停留在 是真理。不知大家会不会骂我们没良 的不断更新。决定了新闻教育必须与 对媒体组织、媒体机构、传播技术、传 心。”学生虽然感到有点不对头,但却 时俱进才能适应新闻实践的要求。 播手段、传播形式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分辨不清这种理念的是非。其实,这是 毋须讳言,当前我国新闻教育的 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对新闻学基本理 新闻异化的表现。按照拉斯韦尔的说 确问题不少,我们认为原因主要由对 念和基本观点的传授,忽略了对新闻 法,媒介第一大功能就是监测社会环 新闻学的学科特点认识上的偏差所 传播中的人文精神的关照,从而使得 境,让人们了解他周边发生了什么事 致。过去有一种说法,“新闻有术无 一些人只是把新闻传播当成是一种 情。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趋利避害,以便 学”。长期以来。为了显示新闻的 功利的东西,单纯地追求新闻的技术 安全地生活着。而现在某些媒体记者 “学”。学界作了许多努力。其实,新闻 性、工具性和实用性。” 一听到突发灾难,第一反应竟然是欣 学是一门有“学”有“术”、“学~术”并 由此可见,不管你是重理论,还 喜若狂。新闻的这一基本功能开始走 重的学科,偏某一方面都是错误的。 是重实践,如果是只重某一个方面而 向异化:新闻逐渐由满足受众需要,变 而我国新闻教育界的问题,恰恰在两 轻另一方面,我们的新闻教育就会出 成了满足媒体、记者的需要。没有新 个方面存在认识误区:或重理论轻实 现偏差。新闻教育必须关注新闻实 闻。媒体就没有生存下去的理由;采访 践。或重动手能力轻理论素养。 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由其学科特 不到新闻,记者就要失业;没有 轰动” 重理论轻实践。新闻学作为一门 点所决定的。 的新闻。就吸引不了眼球,而没有足够 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学科特点受重 视不够。2005年12月8日,新华社 三、加强新闻教育对新闻实 的眼球就不会有广告,不会有效益。因 《新华每日电讯》以“新闻观察”的形 践的指导能力 此,为吸引读者,有的人不惜以种种手 法制造出“新闻”来。这样,人们所创造 式发表了《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 新闻教育必须紧密联系新闻实 的新闻业反过来奴役人本身。让人们 合适吗?》一文,文章提到,华中科技 践,更重要的是要还加强对新闻实践的 得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赵振 指导能力。为此,我们认为在新闻教育 忽视新闻教育对新闻实践的指 宇教授不久前质疑:“新闻学博士连 中有两个方面的素养是必须加强的。 导作用。以至于今天有相当多的媒体 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 一是加强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 行为脱离了新闻规律的轨道。完全按 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 养。媒介素养既包括了一般公众对于 商业逻辑运作。调查表明,新闻从业 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 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也包 人员很少接触新闻理论、业务期刊和 据赵教授透露。该校部分新闻学硕士 括了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 新闻业界网站。表现出对本专业理论 生和博士生毕业前。没有在校内外刊 和一种职业精神。新闻院校的教学。 知识和业务知识的轻视。 这从反面 物上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应当说, 主要是解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 证明了加强传媒素养教育的必要。 赵教授的意见反映出了我国新闻教 学生们提高了媒介素养以后,不仅能 (紧转134页) 新一界 2006.4 四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置了一些特色栏目:该校黄希庭教授 是中国基础心理学特别是人格心理 学的重量级人物,并以其为中心形成 了一个学术群体,该学报因此设立特 色栏目“基础心理学・人格研究”;该 校韩云波教授独树一帜,长期从事中 后再对照自己的优势所在,考虑设立 生产力,将信息产业化,所以栏目设 该栏的可行程度有多大,该栏目编辑 的学术水平如何,该栏目的作者、读 者有哪些,该栏目的学术前景如何。 因此,特色栏目不宜仓促上马,可以 先尝试上几个栏目,在编辑流程中检 置要与时代同步。我们可以将古文 化、古传统、古民风融于现实的土壤 中,使它一方面丰富了文化蕴涵,另 方面又增加了其经济效益。例如, 可以将对当地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旅 一■■界 嬲・4 圜 国侠文化方面的研究并在学术界产 验一下,根据反馈情况,适当调整栏 游业联系起来设立栏目。栏目的这种 生了较大影响,该校学报以此为基 目,哪些保留,哪些淘汰自然明了。 现实性,一方面激活了当地相关产业 础。设置了特色栏目“2l世纪中国侠 2.特色栏目选题范围不宜过窄 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将一种地方文 文化”。 栏目选题不能囿于某一点上,而 化传播出去,走出地域之界,甚至走 三、设置特色栏目应注意的 应有一定的涵盖面,应考虑栏目题目 出了国门。 几个问题 的伸缩性,把它置于学科的最高点, 特色栏目的设置是编辑主体思 又使它不孤独存在,形成以主要选题 想意识的外化。走特色道路,办特色 特色栏目的出台是在大量词查 拉动次要选题 以次要选题拉动边缘 栏目,张扬学报自身的个性,凸现学 论证的基础上展开的,如果调查不 选题的研究阵营,形成“金字塔形 报自身的优势,应该是高校学报在竞 周,论证不科学,设置不当,特色栏目 状”,如《台州师专学报》开辟的地方 争中摆脱生存危机的必然途径之 也会失去生命力。因此,在前期调查 研究栏目一天台山文化研究,其重点 一0 论证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是对天台山文化的研究,而以此为核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 的问题。 心,它还涵盖了本地区的史志典籍、 辑部l 1.特色栏目不宜仓促上马 宗教民俗、历史人物及政治、经济、教 在推出特色栏目之前,除了调查 育等的研究,这样就给作者提供了一 注释: 论证学报自身的实际情况及相关环 个相对宽松的研究领域。 ①于佩琴.论师专学报的地域特色Ⅱl, 境外,还应该横向对比、横向参考、综 3.特色栏目设置要有现实性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1) 合分析诸多学报设置栏目的概况,拟 随着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 ②韩卫.特色栏目是高校学报生存发 定“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方案,然 迫切希望将现成的科技成果转化为 展的希望Ⅱ】.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 (1) (紧接121页)二是重视学生运用新 天的新闻教育来说,意义尤其重要。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论与思 传媒技术能力的培养。前面说过,新 我们知道,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媒介 维的能力,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这 闻学是一门“学 、“术”并重的学科。 手段日新月异,高校在传播技术上所 样才能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 新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 作的教育,滞后的情况往往来得太快 新闻实践界对新闻教育的不满 样是十分重要的。在传媒技术更新频 太明显。所以,新闻教育一定要培养 与忽视,既有新闻教育自身的问题, 率加速的今天,尤其要努力去培养学 学生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人们常说 也与新闻实践中不规范有关。我们知 生掌握新的传媒技术。这方面的教 新闻专业是文科中的理科,理科知识 道,脱离新闻实践的教育是不成功 育,我们认为主要应在两个方面下功 更新换代要比一般的文科频率高一 的,同样,不能指导新闻实践的教育 夫:一是重视当今尖端传媒技术的介 些,也就是说,新闻专业的学生比起 也是不成功的。因此,加强新闻教育 绍,一是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 文科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应具备 对新闻实践的指导能力,这是新闻教 力。 知识快速更新的能力。 育界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 对新技术产品,如果我们对其完 知识更新能力的培养,重要的一 (本文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全一无所知的话,首先就产生神秘感 点就是要注意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理 度教改课曩成果l 而畏手畏脚。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 论功底。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 “技术恐惧症”。学生进入媒体,如果 立50周年纪念会上,毕业于该院的 与传播学院l 他所接触的摄像机、照相机、编辑机 校友、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先生 等是陌生的,就会一下失去自信,怀 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感谢母校的教 注释: 疑四年大学“没学到东西”。甚至记得 育培养。当年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学 ①龚文庠:《关于新闻与传播教育的 20世纪9o年代初期,一些报社开始 校很重视新闻理论的教育,这方面理 四个问题)。《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4期。 ②郑保卫:《新闻传播媒体——对 使用数码相机,而当时不少学校的新 论功底打得好。尽管当时学的是《报 (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的思考与回 闻实验室里还是教的胶片相机那一 纸新闻学》,他毕业后到中央人民广 应),《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 套技术。学生马上就觉得他在学校所 播电台,一下就转好行了,在中央人 ③陈力丹:《媒介素养与新闻教育), 学的东西滞后了,以至于不自觉地产 民广播电台工作了20几年以后,又 人民网/传媒/传媒互动/专家在线,2006/ 生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当然,高校 到了中央电视台,又改一次行。为什 4/23,Ⅵ n^r.people.corn.cn。 囿于资金等条件,不可能给每个学生 么都做得比较好呢?“原因是我们在 ④陆哗、龠卫东:《传媒人的媒介接 都配备最尖端的技术实验条件,但也 学校学习的时候,理论根底打的比较 触和使用行为),《新闻记者)2003年第6 应当努力向学生展示之,或者是从原 好。广播电视是不同媒体的,但是基 期。 理上作一些前瞻性的阐说。 本的东西是一样的,有了这样的根 ⑤《中国人民大学建院50周年庆典 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底,其他的就好说了。”‘ 以,大学教 (2)》,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5/11/19, W%VW.cddc.net 这是高等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对于今 育不能只是形而下地培养动手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