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乘法 课时 1 执教者 袁继跃 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教学 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目标 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难点 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认识乘法 板课前准备 PPT 书设计 教学环节 一、认识“几个几 二、在问题解决中认识乘法 4 × 2 = 8 (读作“4乘2”) 或 2 × 4 = 8 (读作“2乘4”) ┇ ┇ ┇ ┇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师生活动 1、ppt出示主题图,提问:兔有几个2只?兔有多少只? 2、鸡有几个3只?鸡有多少只?谁会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3、摆圆片感受“几个几”。 (1)听要求摆圆片 要求1:每堆摆2个,摆4堆。 要求2:每堆摆4个,摆2堆。 每堆摆5个,摆2堆。 每堆摆6个,摆3堆。 1、出示ppt,接下来再想想这幅图是几个几,你 能数数填填吗?请把加法算式写下来。学生独立完成。 2、添加电脑图片为6个2,你能再把加法算式写下来吗?继续添加电脑图片为10个2,现在呢? 3、读写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你知道6个2相加,用乘法怎样写呢?10个2呢?42个2呢? 这样加太麻烦了,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 怎样把加法算式用乘法来表示。看算式中的数都是几,再数数有几个,就用这两个数相乘。 认识乘法 4 × 2 = 8 (读作“4乘2”) 2 × 4 = 8(读作“2┇ ┇ ┇ ┇ 乘4”) 媒体使用策略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创 设了草地等情境,符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也让孩子觉得数学知识 就在生活中,激发学习的主动 性,为教学过程创造出轻松愉快 的情景。 三、在运用中理解乘法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总结 提升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4乘2 写作 4 × 2 2乘4 写作 2 × 4 4、练一练 ①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4题。 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②完成课本“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 10个2 用乘法算式怎样写。 42个2 用乘法算式怎样写。 2.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按要求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教师巡视。 3.小结:今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到了新的知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出示补充练习玩具汽车图:一辆车有几个轮子?3辆呢?说出算式。 5辆呢?80辆呢? 教学 反思 《认识乘法》是乘法认识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乘法,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能正确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本节课还要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几个几”的理解。由于是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不易掌握,尤其是后进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本节课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1.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没有很好的面向全体学生,从后续的作业情况看,少数学生不能正确改写,说明他们对加法和乘法的联系,没有多大的体会,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加法中。2.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几个精彩的回答只局限在那几个优秀学生中,所以,为了教学的节奏,忽视了对班级多数学生的训练,如何把握好这两者的度,是后面的教学中要注意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