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赤壁赋》导学案二

《赤壁赋》导学案二

来源:爱站旅游
周口三高新课改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组

标题:赤壁赋

班级 小组 姓名 编号

学材版本 人教版 文本题目 学案编号 2 单元主题 赤壁赋 年级备课组 高一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学时总数 9 研读学时 3 编制教师 赵云杰 审核教师 1、识记三、四、五段中实词、虚词,学会辨析其中文言句式,梳理与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目标 2、熟读课文,在诵读中品味精炼优美、富有哲理的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学习和积累三、四、五段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梳理并掌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温故知新 学法指导 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答疑解惑;注重诵读,强化语感。 阅读课文第三、四、五段并背诵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并填空 1、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 .拓展:成语“危言危行”中的“危”解释为 ,这个成语是褒义词,意思是 ;而在“危楼高百尺”中“危”解释为 2、山川相缪 缪: 在“未雨绸缪”中“缪”读 ,在.“纰缪”一词中读 ,作为姓氏时读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方: 破: 下: 文本阅读 4、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 临: 赋: 固: 5、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骤: 文言文中常常用来表达这个义项的词语还有 、 、 等 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斯: 拓展:“逝者如斯”,语出《__________》,全句是 该句的语意为 第1页(共4页)

名言警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

周口三高新课改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组

往: 盈虚: 彼: 卒: 消长: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盖: 自: 曾: 一瞬: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且夫: 苟: 虽: 取: 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是: 藏: 适: 10、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相与: 藉: 既: 拓展:“相与”在文言文中还有其它两个义项,“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相与”解释为 ,人与人的交往遵循着“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的规律;在陶渊明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相与”解释为 二、解释下列虚词的意义 1、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 2、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糜鹿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耳得之而为声 . 3、之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固一世之雄也 .凌万顷之茫然 .

名言警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

第2页(共4页)

周口三高新课改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组

4、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知不可乎骤得 .5、然 其声呜呜然 . 何为其然也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4)侣鱼虾而友糜鹿 (5)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6)不知东方之既白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 客有吹洞箫者\凌万顷之茫然 (3) 渺渺兮予怀 (4)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 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6) 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五、熟读课文,翻译下列句子 借助课下注释,同组讨论,坚决杜绝抄袭资料书上的译文。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名言警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

第3页(共4页)

周口三高新课改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短文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文正。 1、解释下列词语 文本探究众争取啖之 啖: 展示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危坐: 自若: 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独: 帝欲相之,以疾辞 相: 辞: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3、“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是个省略句,补充完整后 成语积累 1)余音袅袅: 知识小结 2)不绝如缕: 3)正襟危坐: 4)沧海一粟: 客观 自试题 测主观 最好是典型试题,并有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总结,既是对上面“过程与方法”提试题 ( 例举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的具体化。 升 自主 等级评价 学习 合作 等级评价 探究 问题 等级评价 解决 A( )、B( )、C( )、D( )、Z( ) A( )、B( )、C( )、D( )、Z( ) A( )、B( )、C( )、D( )、Z( ) 自我评价 学案批阅 教师评价 年 月 日

名言警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

第4页(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