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心理学错题集(1-7)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教育心理学错题集(1-7)
第一章

C 1、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B 2、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ACDE 3、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 )。 A.敬业精神 B.职业素养 C.专业知识 D.专业技能 E.教学风格

[解析]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风格。

第二章

C 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①感知运算阶段(0-2):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②前运算阶段(2-7):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③具体运算阶段(7-12):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这一阶段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A 14.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是( )。

A.4-5岁 B.5-6岁 C.6-7岁 D.7-8岁

A ()是个体对自己的心里特征、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自我评价。

A.自我认识 B.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监控

B ()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A认知过程 B问题解决 C自我意识 D行动过程

B 24.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 )。 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C 25.占人口不到1%的天才的智商(IQ)超过( )。 A.110 B.120 C.140 D.160

A 27.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 )。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D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为 D.自我监控

15.__4______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___4-5_____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分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第三章

B 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5.B[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D 10.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7.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 )。 A.探索内驱力 B.好奇内驱力 C.胜任内驱力 D.互惠内驱力 E.尊重内驱力

7.BCD[解析]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A.鼓励原则 B.动机原则 C.结构原则 D.程序原则 E.强化原则

BCDE[解析]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___有意接受学习论_____和布鲁纳的___发现学习论_____。这二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结构的重要性。

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____操作性____行为。

____桑代克____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联结的形成是尝试一错误的过程。

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第四章 学习动机

C2.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

A.产生成就感 B.观察榜样 C.相信自己 D.认识自己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D 3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A 31.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就是属于( )。

A.内部学习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C.外部的学习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 32.成败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C 22.( )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A.学习 B.认知 C.自我提高 D.附属

(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A 21.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C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是(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第五章 学习迁移

A1.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1.【精析】A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将迁移分为水平、垂直迁移。

C2.(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贝尔 B.桑代克 C.贾德

D.格式塔心理学

2.【精析】C贾德提出了经验类化理论。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3.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些感知规律包括( )。 A.强度律 B.活动律 C.层次律 D.差异律 E.组合律

3.ABDE[解析]这些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变式 D.比较

2.C[解析]由变式定义可知。

D10.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D17.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 )策略。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块

17.D[解析]由组块编码的定义可知。

36.A 36.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运用了记忆的( )。 A.精细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C.过度学习 p.人为增加线索

34.A 34.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 )。 A.无法适当提取线索 B.信息相互干扰 C.痕迹消退 D.压抑

C 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的感知和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 强度律 B 差异律 C 活动律 D 组合律

22.A 22.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21.D 21.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 )。

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干扰学 D.动机说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B动作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A联接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熟练阶段

A10.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

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 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 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 D.改变动作方向

B11.在安德森提出的心智技能三阶段中,( )阶段的任务是把某一领域的描

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A.认知 B,联结 C.自动化 D.内化

B在操作技能形成的那个阶段的,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

8.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有( )。 A.动作品质 B.动作结构 C.动作控制 D.动作效能

8.ABCD[解析]以上选项均属于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6.原型内化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即( )。 A.动作的定向阶段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E.内部言语阶段

6.CDE[解析]见大纲119页。

B 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 A 认识 B 自觉需要 C 兴趣 D 自我认识

C 20.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 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A.知识B.能力C.练习D.活动( )

B 17.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

A.听觉控制 B.视觉控制 C.触觉控制 D.动觉控制( )

D13.加涅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_________的范畴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

A 14.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_________为基础。 A.认知B.知识C.智力 D.练习( )

A 15.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

28.C 28.以下不属于原型定向教学要求的是( )。 A.了解活动的结构 B.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C.要变更活动的对象 D.教师示范要正确

29.C 29.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中,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水平较低的阶

段是

A.操作定向 B.操作熟练 C.操作模仿 D.操作整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