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31题) 二、多项选择(11题)
一、单选题(31题)
1、被( C )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 A甲肝 B乙肝 C朊毒体 D梅毒 E艾滋病
2、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 B ) A高水平消毒 B灭菌
C中水平消毒 D低水平消毒 E清洁
3、清洁适用于( A ) A物体表面 B诊疗器械 C器具 D物品 E弯盘
4、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可采用( B ) A压力蒸汽灭菌 B干热灭菌
C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 D低温加权灭菌 E环氧乙烷灭菌
5、被朊毒体污染的器械使用后应先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消毒处理,其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为( D ),然后按WS310.2中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 A5mol/L,30min B3mol/L,50min C2mol/L,60min D1mol/L,60min E0.5mol/L,90min
6、被朊毒体污染的器械,先消毒后按WS310.2中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压力蒸汽灭菌应采用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 C )。 A132℃,30min
B132~134℃,15min C134~138℃,18min
D121℃,30min E132~138℃,10min
7、擦拭布巾清洗干净后,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其有效氯浓度及浸泡时间分别为:( D )
A300mg/L,10min B200mg/L,20min C250mg/L,20min D250mg/L,30min E200mg/L,30min 8、( B )是指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A灭菌
B高水平消毒 C中水平消毒 D低水平消毒 E无菌水平
9、以下物品不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是( E )。 A穿刺针 B腹腔镜 C手术器械 D活检钳
E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
10、以下物品不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是( B )。 A胃肠道内镜 B腹腔镜 C气管镜
D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 E麻醉机管道
11、以下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是( D )。 A活检钳 B痰盂 C便器 D肛表 E植入物 12、在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集落,称为( B ),以其表达活菌的数量。 A细菌菌落数 B菌落形成单位 C细菌菌落单位 D菌群数量 E菌落数量
13、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在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 B ),避免或减少利器伤的发生。 A保护
B有效防护措施 C保护垫 D保护套 E保护器械
14、热力消毒、灭菌时操作人员接触高温物品和设备时应使用( E )、着长袖工装进行防护,防止皮肤的灼伤。 A两层手套 B 乳胶手套 C防烫伤手套 D专用手套 E防烫的棉手套
15、复用医疗器械再处理流程正确的是( B )
A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与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使用 B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C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与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使用 D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发放、使用 E回收、清点、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与包装、灭菌、发放、使用 16、器械清洗效果监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采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清洗后的器械表面是否干净、关节齿牙中有无锈渍、垢渍等。 B借助带光源的放大镜进行检查 C使用ATP的方法进行清洁度检查
D每个月随机抽查2~3个待灭菌包的器械,挑选有代表性进行监测 E定期测定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蛋白残留或其清洗与清洁的效果 17、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以消除试验微生物与消毒剂的混悬液中和微生物表面上残留的消毒剂,使其失去对微生物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试剂为( C )。 A灭菌剂 B消毒剂 C中和剂 D生物指示剂 E清洗剂
18、感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为( C )。 A中水平消毒 B高水平消毒 C终末消毒 D灭菌 E清洁
19、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管理要求中不包含( C )。
A医疗机构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操作的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并具体落实。
B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
C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D医疗机构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E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从事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0、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不恰当的为( C )。
A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 再进行消毒灭菌。
B被阮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T367第 11 章的规定。
C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也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D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E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21、以下描述不符合医疗机构职业防护的为( C )
A在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等过程中应预防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B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利器伤的发生 C操作人员接触高温物品和设备时也可不使用防烫的棉手套、着长袖工装 D排除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泄露故障时应进行防护,防止皮肤的灼伤
E环氧乙烷、甲醛气体灭菌和臭氧消毒的工作场所,应定期检测空气中的浓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22、手术敷料灭菌前应存放于温度、相对湿度分别为( A )的环境。 A温度 18℃~22℃相对湿度 35﹪~70﹪ B温度 20℃~22℃相对湿度 40﹪~70﹪ C温度 18℃~22℃相对湿度 50﹪~70﹪ D温度 18℃~24℃相对湿度 38﹪~70﹪ E温度 18℃~26℃相对湿度 45﹪~70﹪
23、在进行生物指示物抗力鉴定时,受试指示物样本经杀菌因子作用不同时间,全部样本培养均无菌生长的最短作用时间 (min)为( E )。 A D 值 B存活时间 C无菌保证水平 D暴露时间 E杀灭时间
24、气性坏疽患者手术结束、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可采用( C )或过氧乙酸熏蒸。 A500mg/L含氯消毒剂 B2%过氧化氢 C3%过氧化氢 D75%酒精 E碘酊
25、关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B开放式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
C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 D非吸收缝线一包一次使用剩余后可再重新灭菌使用。 E棉布类敷料和棉纱类敷料尖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26、使用戊二醛灭菌内镜时,应将洗净、干燥的内镜放入2%的碱性戊二醛中完全浸没,容器加盖,温度20-25℃,灭菌作用( D )。 A 2h B 30min C 60min D 10h E 20h
27、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适用于下列哪项( D ) A电子仪器 B纸质制品 C塑料制品 D油脂类 E金属制品
28、下列不属于化学灭菌的是( D ) A环氧乙烷 B戊二醛 C过氧化氢 D干热灭菌 29、( A )适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清洗后不锈钢和其他非金属材质器械、器具和物品、物体表面、内镜等的消毒。 A酸性氧化电位水 B醇类消毒剂 C碘酊
D含氯消毒剂 E领苯二甲醛
30、D值是在设定的条件下,灭活( D )的试验菌所需的时间(min)。 A 60% B 70% C 80% D 90% E 100%
31、环氧乙烷灭菌物品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内总容积的( D )。 A 50% B 60% C 70% D 80% E 90%
二、多选题(11题)
1、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及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 ABCDE )。 A消毒、灭菌工作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B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C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 D消毒与灭菌的知识
E消毒与灭菌工作中的职业防护
2、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包括( ABCDE )。 A骨髓移植病房 B重症监护病房 C器官移植病房
D新生儿室 E烧伤病房
2
3、以下哪些部门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细菌菌落总数≤10CFU/ cm( ABCDE )。 A儿科病房 B人流室 C消毒供应室 D急诊室 E妇产科检查室
4、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防护正确的是( ACDE )
ACSSD操作灭菌器的人员应使用防烫的棉手套、着长袖工装
BCSSD检查包装区卸载清洁物品的人员应使用防烫的棉手套、着长袖工装
C诊疗室以及病区如使用紫外线消毒,应在无人情况下进行,如果有人进入,需要穿防护衣进入
D使用化学消毒剂应防止过敏及皮肤、黏膜的损伤 E使用气体化学消毒、灭菌时,应注意职业防护风险
5、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E ) A对于耐湿耐热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B对于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C对于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等应采用低温灭菌 D使用物体表面消毒时只能用擦拭的方法进行 E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 6、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 A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B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C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D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E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 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7、关于患者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的正确措施为( ABCE )
A医疗机构应对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等)的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 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
B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
C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 D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两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
E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 8、医疗机构采购植入物时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植入物的( ABC )等资料。 A材质
B清洗、包装、灭菌方法 C灭菌循环参数
D生物监测结果 E以上都要
9、适用于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方法是( BCD ) A压力蒸汽灭菌器 B环氧乙烷灭菌
C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 D低温甲醛灭菌 E干热灭菌
10、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的效果监测可采用( BD )等检测清洗与清洁效果的方法及其灵敏度的要求。 A杰力试纸 B蛋白残留测定 C微生物法
DATP生物荧光测定 E便隐血试剂
11、以下应定期监测空气中的浓度,并防止过敏及对皮肤、粘膜的损伤的工作场所有( BCD )。 A压力蒸汽灭菌 B环氧乙烷 C甲醛气体灭菌 D臭氧消毒 E紫外线消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