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8) 3、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水准点。 4、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 5、施工图纸。 二、准备工作 1、施工准备:
(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2)施工测量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建筑物与室外工程的关系,现场现有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
(3)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平面图、剖面图,及时校对平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位置尺寸、标高。
2、技术准备:
了解本工程定位点坐标及标高;熟悉图纸,掌握结构设计特点,制定有效的措施。
3、设备准备:
激光全站仪1台,激光铅垂仪1台,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经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50米钢尺3把,经校验合格;5米
钢尺10~15把,与50米钢尺对比校正合格。2㎏线锤2只等各种配套工器具。
三、测量放线实施
1、编绘放线图:根据有关图纸,综合编绘详细的各层点位标定图,使点位之间的关系与高程一目了然。该图要经过认真核对作为现场放线依据。
2、确定基准线:依靠各面的柱轴线在平面找出各面中点,确定水平宽度,依中点引垂线至土建施工层,即当前的面基准线,依此检查宽度和土建的出入尺寸。引垂线的方法可将经纬仪置于轴线之间离楼面适当距离,并垂直于楼面的位置,依红外线激光发射点或从双弯管目镜中测得。为消除可能残存的仪器误差,可用盘左、盘右各观测一次取中后定点。同时在各个位置均标出基准点。由于施工进行中,为下次找点方便,不留误差,应保留此次仪器架设点位。
3、引轴线、垂线到位:按照确定基准线的方法,用经纬仪把轴线和多条垂线引至施工层,并在各层楼沿设点,作为确定转角位置的立面的尺寸。
四、轴线控制
我公司依据设计说明,总平面图、道路坐标网、构筑物轴线定位图用全站仪等先进行定位放线,根据定位基准线布置轴线控制网,轴线控制网经自检合格并出据测控报告,提请业主、监理、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再依据控制网放出各轴线位置。
五、高程控制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为了便于施测及校核,沿基坑的每边布设四个高程控制点(±0.000),标注于拟建建筑物四周的围墙上。待建筑物一层墙、柱拆模后,各转角设置标高控制点,标明水准控制点的编号,用红油漆标注,并注明“±0.000”字样。根据本工程各施工阶段特点,为了保证标高精度一致,每隔一定的时间,或发现有变动可能时,应及时进行复核联测。
2、高程控制:
(1)建筑轴线竖向传递控制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时,根据施工控制网,在各建筑物基坑边上埋设主轴线的控制桩位,用钢尺配合水准仪的方法向坑底传递标高。
(2)结构施工出地面后,根据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将+0.50m水平线投测到底层墙、柱面上,用红漆标明,以此作为向上各层楼传递高程的基准点。高程传递用钢尺垂直向上量取,然后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上,校测由下量取的各点,误差控制在±5㎜以内。
(3)高程测量使用的钢尺必须经过鉴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以确保各层标高的准确性。
(4)为了保证观测精度、客观真实地反映建筑物沉降量,除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外,在观测时还应采取“三固定措施”,即仪器固定、主要观测人员固定、观测的线路固定。竣工后,并认真分析汇总沉降观测结果做好记录,交工时并入竣工资料交建设单位存档。
六、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与埋设:为了准确反映该工程的实际沉降量及测量工作的整体性,依据施工图布设观测点。主体施工时,项目部设置专人对其进行保护。观测点埋置与主体施工同步,结构施工时即预埋钢板或内藏式预埋件,避免在混凝土墙上开凿留洞。
2、观测工作的要求:
(1)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工,观测仪器采用DS1精密水准仪,配合水准尺。施工期间,完成一层观测一次。同时将测量成果与建设单位委托的专业测量队的成果进行比较,观测成果及时准确提供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发现沉降异常,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积极采取措施。
(2)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3)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 (4)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5)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6)记录观测数据,作为重要技术资料加以保存。 七、施工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公司《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进行。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5、由业主提供的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测合格,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6、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
7、测量工作质量管理职责测量工作由专业责任工程师负责,由其贯彻执行《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和细则文件。测量作业人员做到100%自检要求。
8、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的测量放线工作,保证质量。
9、提供所完成测量工作的最终成果及检查成果资料。 10、对存在问题、困难、及测量不合格品及时以书面形式反应到项目经理部。
11、测量器具必须经校检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作好使用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