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验结果

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验结果

来源:爱站旅游
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验结果

发表时间:2012-08-09T16:28:24.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0期供稿 作者: 冯恩航 冯丽君[导读] 血浆葡萄糖含量在不同种族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冯恩航 冯丽君(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1 葡萄糖 1.1 参考范围

葡萄糖氧化酶法(氧速率法)

静脉血浆葡萄糖3.61~6.11mmol/L 1.2 临床评价

1.2.1 血浆葡萄糖含量在不同种族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在不同年龄间存在一定差别。5岁以下的儿童正常血糖低于成人的10%~15%,新生儿血糖在1.11%~4.44mmol/L。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接近血浆葡萄糖含量的40%~80%。

1.2.2 在糖尿病、低血糖、胰岛细胞瘤、慢性肝病和有关影响糖代谢的疾病时,常可见到血糖水平异常,是糖尿病、低血糖症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治疗糖尿病过程中观测疗效的指标之一。

1.2.3 对血糖测定值的影响因素很多,如禁食时间过短、各种应激因素等。因此,测定空腹血糖时应过夜、并禁食至少10小时。一般于测定前一天晚上8时以后不再进餐,次晨7~8时收取血标本。由于全血样品中的葡萄糖在室温下能以每小时5%的速率进行酵解,如测定不及时,测定值往往低于实际值。因此,在血液标本采取后,应尽快离心,分离出血浆进行测定。 2 酮体

2.1 参考范围

定性 阴性(血或尿液) 定量5~30mg/L(血)

其中:β羟丁酸0.02~0.27mmol/L 2.2 临床评价:

2.2.1 脂肪酸在肝脏不完全氧化,可生成酮体。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只存在少量酮体。其中,78%是β羟丁酸,20%为乙酰乙酸,丙酮占2%。

2.2.2 饥饿,频繁呕吐,糖原累积病(von Gierke's disease),糖尿病或急性酒精中毒等情况下,脂肪动员增加,肝脏生成酮体的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出现体内酮体堆积,造成酮血症和酮尿症。酮症酸中毒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酸中毒。

2.2.3 由于尿酮体测定较为方便,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应激或急性发病时,若血糖高于13.32mmol/L或怀孕或出现酮症酸中毒,均应常规进行尿酮体测定。 3 乳酸

3.1 参考范围:

全血(肝素抗凝)静脉血0.5~1.7mmol/L 动脉血0.36~1.25mmol/L

血浆(氟化钠抗凝)静脉血0.5~1.3mmol/L 动脉血0.5~1.6mmol/L 尿5.5~22mmol/24h 脑脊液<2.8mmol/L 3.2 临床评价:

3.2.1 乳酸是糖代谢的一个中间产物,主要从骨骼肌,脑和红细胞中产生。血中乳酸的浓度主要取决于肝脏和肾脏的合成及其代谢速度。

3.2.2 运动可使血乳酸迅速增高。 3.3 病理性血乳酸增加见于:

(1)低氧血症,组织氧利用减少。如休克,血容量减少,左心衰竭等。 (2)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脏疾病等。

(3)药物中毒。常见于甲醇、乙醇或水杨酸中毒。 (4)维生素B1缺乏症时也可有增高。 4 丙酮酸

4.1 pyruvic acid参考范围 血静脉血0.02~0.10mmol/L 动脉血0.02~0.08mmol/L 脑脊液0.06~0.19mmol/L 尿<1mmol/24h 4.2 临床评价

4.2.1 血中丙酮酸主要来自红细胞和骨骼肌,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4.2.2 运动可使血丙酮酸增高。维生素B1缺乏时,体内丙酮酸氧化发生障碍,血中丙酮酸增加。

4.2.3 建议同时测定血乳酸,以得到乳酸/丙酮酸的比值。这有助于了解循环衰竭的严重程度。比值越高,组织缺氧越严重。该比值在对乙醇引起的酮症酸中毒程度的检测方面也有用处。

4.2.4 样品需空腹并完全休息2h后采集。样品应防止溶血。丙酮酸在血中极不稳定,血样采集后1min即可出现降低。采用全血测定应在采集血样后立即进行去蛋白处理。 5 D-木糖吸收试验 5.1 参考范围

血液:mg/Lmmol/L

儿童:1h(剂量0.5g/kg)>300>2.00 成人:2h(剂量5g) >200>1.33 2h(剂量25g) >250>1.67 尿液(收集5小时)

儿童:摄取量的16%~33%摄取量的16%~33% 成人:g/5hmmol/L 剂量5g >1.2>8.00 剂量25g >4.0>26.64 >65岁 >3.5>23.31 5.2 临床评价

5.2.1 在正常情况下,D-木糖在血中几乎不存在。口服木糖后,约60%在近端小肠(十二指-空肠)被被动吸收,因肾小管对木糖无主动重吸收作用,大部分随即被肾脏排出。因而,在口服一定剂量(5g或25g)的木糖后间隔特定的时间测量尿中或血中的木糖含量可用于评价肠粘膜的吸收能力。

5.2.2 木糖的低吸收常见于近端小肠吸收能力的下降。但是,热带型口炎性腹泻,克隆病、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艾滋病肠病、糙皮病、蛔虫病、盲襻综合征、放射性肠病及肠管手术切除术后、呕吐后、脱水、胃排空延迟、大量腹水、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及甲状腺疾病(粘液性水肿)等也能使测量值下降。尿液收集不全或不准也可导致低测量值。显然,肾脏排出木糖的功能也极大地影响尿中测量值,但血浓度可正常。须注意,肾脏排出木糖的能力随年龄增大而减小。

5.2.3 在患胰腺功能不全所致的吸收不良疾患时,若此时肠道动力无显著增高,木糖的吸收基本在正常范围;另一方面,因空肠问题而致的吸收不良的患者有80%呈现测量值的低下。故这个试验对于鉴别这两种吸收不良及评价对相应治疗的反应有一定帮助。

5.2.4 为避免错误解释因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试验结果,故同时测量血液与尿液标本的木糖含量。另外还须排除上述的其他疾病的可能影响。据认为,若排除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肾功能不全,25g木糖法(第1小时末血标本和5小时总尿量)的敏感性达91%,特异性达98%。参 考 文 献

[1]夏方诠.单细胞分析的新方法和肾上腺素细胞传感器[D].山东大学;2005.

[2]王国强.首诊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理防御机制及脑脊液、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