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发明专利]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发明专利]

来源:爱站旅游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68421 A(43)申请公布日 2014.05.07

(21)申请号 201210408970.6(22)申请日 2012.10.24

(71)申请人彭卫斌

地址437500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天城镇前

进路64号(72)发明人彭卫斌(51)Int.Cl.

A61K 36/899(2006.01)A61P 11/10(2006.01)A61P 11/14(2006.01)A61K 33/0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领域,具体地涉及到用中药治疗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等病症。中医认为此类病症多因肾虚导致阳气不足,使得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致使寒气侵入体内而不得化解,终致体内感冒病毒及其毒素不能有效清除,造成呼吸系统不畅而引起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病症。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效果明显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等病症的中药制剂,其制剂组份及重量比为:灸麻黄8-15g,杏仁6-10g,桃仁6-10g,川贝8-10g,浙贝8-10g,瓜蒌25-45g,黄芩10-15g,半夏10-15g,银花20-40g,连翘8-10g,厚朴8-10g,丹参10-15g,当归10-15g,葶苈子10-15g,生石膏20-40g,芦根20-40g,桔梗10-15g,甘草6-8g。诸药配伍,共奏扶正祛邪,提高机体抗病机能,以有效地达到止咳平喘的功效。CN 103768421 ACN 103768421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草药组分制成制剂:灸麻黄8-15g,杏仁6-10g,桃仁6-10g,川贝8-10g,浙贝8-10g,瓜蒌25-45g,黄芩10-15g,半夏10-15g,银花20-40g,连翘8-10g,厚朴8-10g,丹参10-15g,当归10-15g,葶苈子10-15g,生石膏20-40g,芦根20-40g,桔梗10-15g,甘草6-8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优选配比为:灸麻黄9g,杏仁9g,桃仁各9g,川贝9g,浙贝各9g,瓜蒌30g,黄芩12g,半夏12g,银花30g,连翘9g,厚朴9g,丹参12g,当归12g,葶苈子12g,生石膏30g,芦根30g,桔梗12g,甘草6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包括用现有的常规中药制药工艺及辅料制成的水煎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或口服液。

2

CN 103768421 A

说 明 书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

1/3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领域,具体地涉及到用中药治疗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等

病症。背景技术

常见的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咽炎和哮喘等疾病都会引起咳嗽、咳痰、气喘、咽喉

肿痛等不良症候,临床上西医主要采用消炎药来进行消炎,病情加重时则采用抗生素来治疗,但采用西医治疗并没有有效激发人体抗病的潜能,使得小病大治,久治不愈,动辄花费数千元而疗效不显,徒增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多是治标不治本。[0003] 中医医学源远流长,现代中医采用传统的中草药来治疗此类病症,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中医认为此类病症多因肾虚导致阳气不足,使得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致使寒气侵入体内而不得化解,终致体内感冒病毒及其毒素不能有效清除,造成呼吸系统不畅而引起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病症。

[0004] 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网上检索,有不少涉及到治疗化痰止咳的中药组合物或制剂,以下仅选取两例,作为对比的现有技术:

对比文件1:“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其授权公告号:CN10039623C,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能够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的中药制荆及其生产方法。该制剂是由麻黄、石膏、苦杏仁、百部、款冬花、浙贝母、桑白皮、鱼腥草、功劳木、陈皮、甘草制成,它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赋予一些清热解毒、宣肺降气、活血化瘀、健脾补气的药物,使其具有解表清热,止咳化痰和表里双解的,减轻呼吸道疾病的作用。经过药效学试验以及临床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主要缺点为:此方只适宜于治疗肺热之症,但对寒症却不适宜,有时还可能会引起反作用。[0005] 对比文件2:“一种治疗气促、咳喘、咯痰的药物”,其授权公告号:CN1301120C,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促、咳喘、咯痰的药物,它是以炙麻黄、地龙、北杏、鱼腥草、桔梗、苍耳子、蛤粉、甘草、辛夷花、款冬花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按比例配制而成。本发明药物用于临床治疗气促、咳喘、咯痰,具有顺气平喘、止咳排痰、抗炎抗过敏和解毒之功效。”,其主要缺点是:虽然该方对治疗气促、咳喘之症作用较强,但其化痰之力稍欠不足。

[00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效果明显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等病症的中药制剂。

[0007] 本发明所公开和保护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草药组分制成制剂:灸麻黄8-15g,杏仁6-10g,桃仁6-10g,川贝8-10g,浙贝8-10g,瓜蒌25-45g,黄芩10-15g,半夏10-15g,银花20-40g,连翘8-10g,厚朴8-10g,丹参10-15g,当归10-15g,葶苈子10-15g,生石膏20-40g,芦根20-40g,桔梗10-15g,甘草6-8g。

[0006] [0008]

优选配比为:灸麻黄9g,杏仁9g,桃仁各9g,川贝9g,浙贝各9g,瓜蒌30g,黄芩

3

CN 103768421 A

说 明 书

2/3页

12g,半夏12g,银花30g,连翘9g,厚朴9g,丹参12g,当归12g,葶苈子12g,生石膏30g,芦根30g,桔梗12g,甘草6g。

[0009] 所述的制剂包括用现有的常规中药制药工艺及辅料制成的水煎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片剂或口服液。 本方为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银翘散加桃仁、丹参、当归活血化瘀;葶苈子泻肺平喘;川浙贝,止咳化痰;厚朴下气平喘的大方,药味众多,对痰热壅肺,风热外感的本症,三方合用,清热、宣肺、化痰、平喘,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慢阻肺病急性发作期本方是最好的方剂,且还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症的支气管哮喘。诸药配伍,共奏扶正祛邪,提高机体抗病机能,以有效地达到止咳平喘的功效。[0010]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临床药效验证:

一、本发明的试验药剂“止咳糖浆”的制备:按灸麻黄9g,杏仁9g,桃仁各9g,川贝9g,浙贝各9g,瓜蒌30g,黄芩12g,半夏12g,银花30g,连翘9g,厚朴9g,丹参12g,当归12g,葶苈子12g,生石膏30g,芦根30g,桔梗12g,甘草6g的重量份比例备好中药材,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80-120目细筛后备用用水煎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将两次提取液合并并浓缩成相对浓度为1.10-1.15(50- 70℃)的清膏,备用。另外用蔗糖和蒸馏水适量炼制成单糖浆;将单糖浆和备用清膏混合均匀,依照常规加入适量的防腐剂苯甲酸,再加入蒸馏水至足量,然后分装即得。[0011] 二、服用方法:

每日3次,每次25ml,温开水送服。[0012] 三、治疗时间:

连续不间断地服用一疗程1 0天。[0013] 四、验证对象和治疗结果:

近几年来“止咳糖浆”应用于某中医院的临床治疗达近千例患者,通过对临床资料的观察分析,证明本发明对于治疗因感冒引起的咳嗽和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有较为满意的疗效。[0014] 对2008-2011年临床住院病例568次进行统计,其中治愈达482人次,好转为63人次,无效为23人次,治愈率可达84.9%,有效率可达96%。[0015] 五、不良反应:全部病例未见不良反应,可证明其安全性。[0016] 六、结论:

根据中医药理和临床治疗的实践可以得出“:止咳糖浆”确实具有良好的治疗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等症的功效和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使用。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提取物的制备

灸麻黄9g,杏仁9g,桃仁各9g,川贝9g,浙贝各9g,瓜蒌30g,黄芩12g,半夏12g,银花30g,连翘9g,厚朴9g,丹参12g,当归12g,葶苈子12g,生石膏30g,芦根30g,桔梗12g,甘草6g的重量份比例备好中药材,加8倍量的水煎煮提取两次,每次煎煮2小时左右,按常规合并过滤,静置,滤过,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0(50-70℃)的清膏,该清膏即为活性成分提取物。

[0018] 实施例2、口服剂的制备

将实施例1所提取的活性成分提取物配以相应的药用辅料(糊精、硬脂酸镁等)可采用

4

CN 103768421 A

说 明 书

3/3页

常规的制药工艺即可制颗粒剂和胶囊剂等剂型。[0019] 实施例3、散剂的制备

按照灸灸麻黄9g,杏仁9g,桃仁各9g,川贝9g,浙贝各9g,瓜蒌30g,黄芩12g,半夏12g,银花30g,连翘9g,厚朴9g,丹参12g,当归12g,葶苈子12g,生石膏30g,芦根30g,桔梗12g,甘草6g的重量份比例备好中药原材,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80-120目细筛,再取细粉干热灭菌后可得细粉,直接装袋后即为散剂(可用开水冲服)。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