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一、名词解释
1、 资本充足率
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又称资本风险(加权)资产率。 2、 银行贷款
银行根据国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资金需要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 3、 基础头寸
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在基础头寸中,库存现金和超额准备金可以相互转化;但在经营管理中库存现金和超额准备金的运动状态又有所不同。 4、 现金资产
商业银行随时可以用来应付现金需要的资产,是银行资产业务中最富流动性的部分。 5、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
二、简答题
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主要分为两类: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类。 2、 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划分银行贷款可分为哪几种?
班级: 金融班 学号:20112291 姓名:闫雪娇
答:按银行贷款的保障条件来分类,银行贷款可以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3、 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坚持安全性原则?
答:1、银行自有资金少,负债率高;2、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特殊3、 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高风险性
4、 现金资产由哪些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现金资产一般包括银行库存现金、在途托收现金、代理行存款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四部分。主要目的在于满足银行经营过程中的流动性需要。
5、 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主要因素应该就是利率。这里的利率比较广义,包括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其实就是受央行制定的基准利率的影响。利率上升,存款就会增加,利率下降,人们就会寻找收益更高的投资方式,存款就会下降。 三、论述题
1、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障碍因素。 答: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方向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中间业务以其“高收益、低风险”的特征,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出现了信用卡、代理收付、票据承兑等业务。中间业务规模有所扩大,开办面有所拓宽,收入占比也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商业银
班级: 金融班 学号:20112291 姓名:闫雪娇
行中间业务起步晚,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影响,发展比较滞后,与外资银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障碍因素:1、对中间业务发展的认识偏差制约了该项业务的发展。2、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开展与创新。3、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大规模创新中间业务的内在动力与外在激励。4、人员素质难以适应中间业务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2、试分析近二年来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商业银行经营的的影响。
答:近两年来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央行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多次调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利率,贷款利率上调。这些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有:1、一直商业银行货币信贷增速过快。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2、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现在主要收入还是存贷款的利率差,货币紧缩政策会使贷款金额减少,存贷款利率差减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