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于(B )正式实施。
A、2002年5月1日B、2005年6月2日 C、2006年3月1日
2、国家对放射诊疗工作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C)类
A.二 B.三 C.四 D.五
3、医疗机构设置放射诊疗项目,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工作的,向(A)申请办理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和设置放射诊疗项目申请。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4、个人剂量监测用个人剂量计换发最长周期是(C)。 A. 180天 B. 120天 C. 90天 D. 30天 5、以下辐射种类中,不属于射线装置的是(B)。 A.CT B.MR C.CR D.DR
6、GB18871规定了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放射工作人员连续5年中任何一年不应超过(D)。
A.5mSv B.10mSv C.20mSv D.50mSv 7、放射人员健康监护档案保存时间为(D)。 A.10年B.20年C.30年D.长期保存
8、放射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由( B )承担。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健康检查机构或政府
D.诊断为职业病者则用人单位承担,否则由劳动者承担
9、张某是某医院的放疗科职工,他在医院因更换钴-60治疗机的放射源而受到照射,这种照射称为( B )。
A.公众照射 B.职业照射 C.医疗照射 D.潜在照射 10、放射工作单位违反规定,未给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 B )以下的罚款。
A.3000元 B.1万元 C.3万元 D.5万元
11、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岗前放射培训,培训时间应不少于(B)天?
A.2天 B.4天 C.6天 D.8天
12、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的放射职业体检,两次检查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B)。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3、个人剂量计一般情况下,佩戴在 (A)。 A.左胸前 B. 右胸前 C. 左侧腰部 D. 右侧腰部
14、限定X射线机房最小面积,限制在机房内放置其它杂物,其主要考虑因素是(A )。
A. 降低散射线辐射量 B. 降低臭氧浓度 C. 整洁、美观 D. 便于诊断操作
15、放射工作单位未按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D)元以下罚款。
A.3000元 B.1万元 C.2万元 D.3万元
16、(A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有关部门
17、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设备和检测仪表,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A)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A、1年 B、2年 C、3年
18、医疗机构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C);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A、警告 B、责令限期改正 C、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
19、X线机房门口指示灯亮起时提示(B )
A. 可以进入机房 B. 机器正在工作,禁止进入机房 C.无提示作用,供照明使用 D. 无提示作用,为了美观
20、医疗机构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应当具有(A )
A.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 B. 专业的内科医师C. 专业的外科医师D. 专业的检验医师
二、多选题
1、以下辐射种类中,属于电离辐射的有( AC )。 A.X射线 B.微波 C.电子射线 D.紫外线 2.放射防护剂量限制体系规定的防护基本原则有( CDE )。
A.许可 B.登记 C.辐射实践的正当性 D.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E.个人剂量限值 3.适用于屏蔽χ、γ射线的防护材料是( AB )。 A.铅 B.混凝土 C.石蜡 D.塑料 4.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 ACD )。 A.缩短受照时间 B.强化工作场所通风 C.设置防护屏障 D.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
5.根据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规定,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实施监督管理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包括( ACD )。
A.环境保护部门 B.质量技术监督检验部门 C.卫生部门 D.公安部门
6.核医学科室必须配备的辐射剂量仪表是( AB )。 A.活度计 B.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C.放疗剂量仪 D.X、γ射线巡测仪
7.对医疗机构违反《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行为,可处以不超过1万元罚款的情节有(BCD )。
A.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B.购置、使用不合格的放射诊疗设备的
C.未按照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的 D.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进行检测的
8.不合格或国象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ABCD)
A.购置 B.使用 C.转让 D.出租
9.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兼)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其主要职责是( ABCDE ) A.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B.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 C.组织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 D.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E.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10.下列哪些情况可以由原批准部门注销放射诊疗许可,并登记存档,予以公告 (ABCE) A.医疗机构申请注销的; B.逾期不申请校验;
C.擅自变更放射诊疗科目的; D.停止诊疗科目连续半年以上的;
E.被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
11.对于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设备和检测仪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 确的(ABCDE)
A.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应对其进行验收检测, B.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 C.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D.用于放射防护的检测仪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者校准; E.放射诊疗设备的技术指标应当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12、放射卫生监督员对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检查内容应包括(ABCDE)
A.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等情况: B.放射诊疗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C.健康监护制度和防护措施落实的情况; D.放射事件调查处理和报告情况;
E. 放射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制度的落实情况。
13、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ABCDE) A.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B.未办理诊疗科目登记的; C.未按照规定进行校验的;
D.未经批准擅自变更放射诊疗项目的; E.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14.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的类别分别向哪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ACD)
A.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B. 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向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C.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向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D.开展普通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15.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有(BCDE) A.年满16周岁;
B.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C.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D.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E.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三、判断题
1、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年满16周岁。(×)
2、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放射工作单位负责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为其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3、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 4、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年。(×)
5、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具有放射影像医师。(√)
6、用人单位必须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7、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应当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
8、放射工作人员任何一年的年有效剂量不得超过20mSv。(× ) 9、不同种类放射诊疗项目的许可审批分别由省、市、县三级卫生行政部门办理。( ∨ )
10、放射工作人员进入强辐射工作场所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当携带报警式剂量计。 ( ∨ )
11、放射工作人员一般职业体检可分为(岗前)体检和(在岗)体
检。(× )
12、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或未进行诊疗科目登记的,不得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 )
13、放射诊疗设备及场所检测周期为2年。(× )
14、医疗机构在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5、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年,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 )
16、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工作岗位时,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对其进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17、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当经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
18、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体检工作结束之日起3个月内,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送达放射工作单位。(× )
19、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应当通知放射工作单位,不必告知放射工作人员本人。(× ) 20、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承担。(√) 21、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2~4周。(√)
22、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放射工作单位负责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为其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23、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4天。(√) 24、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 )
25、《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 26、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27、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28、放射诊疗许可证校验周期为2年。(× )
29、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应当由具备资质的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30、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四、填空题
1、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2、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3、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4、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
5、医疗机构设置放射诊疗项目,应当按照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的类别,分别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和设置放射诊疗项目申请
6、医疗机构在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7、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或未进行诊疗科目登记的,不得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8、《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 9、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和出租
10、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11、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12、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13、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应当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14、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5、 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
检查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简答题
1、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工作需要什么条件?
答:(一)年满18周岁; (二)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三)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四)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五)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2、辐射防护实践的三原则是什么?
答: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与安全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 3、外照射放射防护的三种方法是什么?
答:外照射放射防护三种方法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4、放射防护的目的是什么?
答: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降低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5、放射诊疗工作分几类?各是什么?
答:分4类。分别是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X射线诊断。
六、主观题
1、某区卫生监督员2013年4月15日对某医院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单位已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透视机1台,放射工作人员1名。设备检测日期为2012年2月10日。放射工作人员1名,已接受过放射培训,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其中1次的监测周期为180天,体检日期为2012年6月5日。根
据以上情况,该单位都有哪些违法事实? 答:
1、 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检查的
2、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2、某区卫生监督员在检查牙科诊所时,在楼梯边的一间房子内发现一台X线牙片机。房间有3平米,房间四周是24厘米的砖墙,没有窗户,无受检者防护用品,门口有放射警示标志。检查记录本,核实该机器已经使用了二个月。操作人员是一名牙科医师,已接受过放射培训,进行了上岗前放射工作体检。该牙片机房已经进行了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但没有卫生行政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审查批件,没有《放射诊疗许可证》。根据以上情况,该单位都有哪些违法事实? 答: 1、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 2、未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未给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4、职业病防护设施未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擅自投入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