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ineering工程
hinaCPlant
常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研究
高茂
(中煤集团有限公司平朔露天设备维修中心安太堡工程机械车间,山西 朔州 036000)
摘要: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是保证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条件。其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是维护工业生产效率的必要途径。由此,本文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方法入手,对设备的维护措施展开分析,通过系统设定、环境管理、材料控制、操作优化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完成使用条件的改良。
关键词:液压系统;故障诊断;运行维护
中图分类号:TH137;TU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9)04(上)-0061-02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工业生产,必须对其中的技术手段进行升级。作为机械化生产中的重要条件,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必须要保证自身应用中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对此,相关岗位的技术人员,应从基础故障检测入手,通过科学的诊断方法,确定系统中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在分析中采取针对性措施。
1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案1.1 常规检测方法
常规诊断方法下,需按照标准技术管理的顺序完成控制内容。首先,技术人员应凭借自身的技术经验,或是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截取与故障的相关知识内容。然后,由分类化的方法,形成系统性管理框架,通过对现场情况的分析,使用不同层次的技术内容,分析元件产生故障的程度与范围。例如,在系统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中,处理系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完成常规检测方法下的系统故障处理。1.2 对换式诊断法
当设备维修直接在现场进行,并存在诊断设备与仪器使用不便的问题,就可尝试采用对换式诊断法进行故障分析。在该技术条件中,首先要拆除待诊断元件,然后使用型号相同的元件进行替换,如果设备恢复使用,则说明被替换的元件存在故障。应用对换法进行诊断,虽在元件的拆卸上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是由于大多数设备元件的体积都相对较小且便于拆装。所以,换式诊断具有较为突出的现场应用价值。注意,使用对换式诊断法,需保证技术人员拥有大量经验与扎实的知识,以此防止盲目拆卸对设备元件的耗损。1.3 智能铁谱分析
智能铁谱是针对油液完成的计算内容,通过对润滑油液内,金属磨粒中铁谱、光谱、气相色谱等技术参数的分析。由此确定机械运行中的磨损状态,并分析产生故障的位置与原因。尤其在分离机械摩擦磨粒后,可以根据其尺寸参数、形成定量等数据,完成机械磨损情况的参数统计。1.4 仪表测量诊断
仪表测量法中,对整体系统中的各个仪表设备进行检查。将诸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多个测量点的故障检测,可以简单的分析出设备中存在的故障内容。通常情况下,如液压系统存在问题,就会直接在压力表中显现出来。但如果使用流量检测,就很难精确的定位产生故障的控制点。所以,液压检测也是仪表诊断中的常见应用措施。
1.5 模糊逻辑分析
模糊逻辑分析的方法下,将小波分析作为技术核心,通过变换下的小波参数,确定检测信号中存在的奇异点,以此完成故障的诊断。此种方法,常应用在突发性事件的诊断过程中。在技术优化上,可以通过噪声与尺度的反比例关系,实现随机去噪的效果,并将ANN信息进行输入,可强化诊断效果,提高方法合理性。2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策略2.1 应用技术优势,设置专家系统
液压系统的维护,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技术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分析出诱发故障的异常点位,并将技术条件作为指导内容,对系统进行针对性的维护与管理。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这种方法不仅依赖设备运维人员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需要专家的技术指导。所以在维护中,建立专家管理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
信息化的技术环境下,为建立专家系统构建了基础的技术条件。通过数字系统的设立,可以准确的为机械液压系统设定专业化技术指导,并利用数字化数据库模块,形成完整的技术空间,以便运维操作人员及时提取技术指导,完成系统优化。操作上,运维人员可以通过终端输入系统,向系统上报设备的实际生产条件,并通过数据库的计算与归类,完成技术指导,设计后续的故障排查方法。注意,为了保证此类专家系统的完整性,必须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实时的更新,维持其与设备条件的同步性,提高对于设备管理指导价值。
专家系统下的维护指导,可以准确的发挥数据计算的合理性,并在运算中,减少工作人员个人主观判断中的误差条件。此种技术条件下,在提高设备维护效率的同时,节省了维修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内容的消耗,使技术人员可以合理的选用技术方法,并完成维修目标。2.2 降低环境干扰,预防混入异物
异物对于液压系统的影响是最为常见的故障条件。在进行运维管理中,不仅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清理,在固态、液态、气体等异物的控制上,也必须形成良好的管理系统。
首先,在固态异物的处理中,必须保证清洁工作的有效性。由于液压系统中有着较多的精密设备零件,并在结构中带有诸如阻尼小孔等结构的细小缝隙。一旦发生固体杂质的入侵,就会造成设备的拉伤与阻塞,并在油道阻塞后诱发设备故障,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系统运行安全。
中国设备工程 2019.04 (上)
61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研究与探索·维护与修理
M型压缩机的安装和维修及部件改造探究
底浩
(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南 东方 572600)
摘要:压缩机的合理安装与维修可以保障其稳定运行,压缩机的部件改造可以提升其性能。本文将M型压缩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安装、维修及部件改造进行研究,在M型压缩机的安装及维修中,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机身、机身承轴、电动机及电动机承轴的安装与精度检测工作,并对M型压缩机的运动部件及静止部件进行改造,提升其性能,保障M型压缩机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M型压缩机;部件改造;刮油器
中图分类号:TH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9)04(上)-0062-03
和H型压缩机相比,M型压缩机具有更长的机身,应用的地脚螺栓数量更多,机身中的螺栓预紧力较大,很容易使M型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较大的位移量,导致M型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M型压缩机的应用之前,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M型压缩机的安装,并定期检测M型压缩机各部件的精度,必要时可以
对其部件进行改造,保障其安全可靠运行。1M型压缩机的安装及维修
对于M型压缩机而言,其安装及维修工作的要点在于机身、电动机、电动机轴以及机身承轴这四部分。从整体角度而言,技术人员需要按照转子、扩压器、隔板、油箱的顺序进行M型压缩机的安装,再进行相应结构参数的调整,如机
管理上,必须严格控制可能发生固体异物入侵的渠道,保证液压油、加油工具清洁的同时,对加油、维修、保养等操作进行精细化管理,防止出现异物混入与元件脱屑的问题。以加油为例,在加注之前,必须对液压油记进行过滤,并保证工具的清洁性。操作时,人员必须按管理规定,穿戴整洁的工作服与手套等装备,防止固体、纤维等杂质混入油中。其次,防止液态水混入液压系统,可以降低元件的腐蚀概率。如果发生水入侵问题,会导致油液产生乳化变质,削弱润滑油膜强度加剧设备的磨损。所以,必须在相关操作中,对方法进行控制,避免水入侵问题。尤其是含水量较大的液压油,在注入前,必须使用滤纸进行多次过滤,并在铁板检验中,确定没有蒸汽后再进行操作。最后,空气的管理,是控制气蚀与噪声的必要条件。液压油中,空气占比5.8~8.3%,如果压力条件下降,就会将空气从液压油中抽离出来,并降低运行的稳定性,加速油质的氧化变质问题。对此,维修中需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展开排气操作,在保证油泵动轴密封性的同时,防止吸油管露出油面。2.3 管理应用材料,调整液压油温
将温度控制在32~83℃,是液压系统工作的最佳状态。如果温度过高会使油质的粘度下降,并诱发后续的泄露问题,同时也会加快自身的氧化,造成腐蚀,并使相关设备产生淤渣,出现设备磨损。所以,在运维管理中,应避免液压油的长时间过载问题。预防散热器与散射片装置出现油污污染的情况,在防尘覆盖的条件下提高散热效果。尤其在夏季温度较高的环境条件下,必须避免中午或是下午的高温作业,防止设备产生温度急剧上升的问题。反之,如果油温过低,就会增加其粘着力,并降低流动性水平,产生超出设备运行的阻力参数。为了防止此类影响,可在设备生产前进行空载运
行,持续2~6min后,提高发动机的转速条件,直到液压油产生升温,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操作。2.4 优化操作方案,保证作业平顺
机械作业中,对操作方法的控制,也是维持设备运行稳定的基础条件。如果粗暴的执行机械作业,势必会产生系统之外的冲击负荷,并造成机械故障,缩短其使用寿命。同时,如果冲击负荷超出额定阈值,还会对设备构件造成影响,并产生诸如磨损、破碎、断裂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漏油与爆管等问题。
方法上,为保证作业平顺程度,必须按操作过程进行技术控制,使液压阀的开、关保持在平稳的条件下。尤其在设备元件的处理中,应在日常性的操作中,严禁将其条件到阈值极限,以免发生猛烈的撞击。注意,对于没有设置冲击功能的液压设备,研究使用大型作业设备进行处理。而站在技术人员的角度,还需对操作手进行控制,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维护作业操作的平顺。3结语
机械液压系统维护,必须在确定故障点后,才能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所以,无论是故障诊断中的常规、对换、铁谱、仪表还是模糊逻辑,这些诊断方法,都是服务于系统维护策略。只有在配合相应维护策略时,才能更好的发挥技术优势。而专家系统、异物排查、油温控制、平顺作业等维护策略,也需将诊断技术作为基础,才能在技术协作中,达到系统管理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建伟.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现场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10):54-56.
62
中国设备工程 2019.04 (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