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几点思考

来源:爱站旅游
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几点思考

作者:田秀蓉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9期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田秀蓉

【摘 要】高校辅导员大多承担繁重的综合性的任务,不仅负责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要开展专业学习、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各种辅导,工作任务相当繁重。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工作者,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虽然辅导员的队伍建设逐步得到高校有关部门的重视,然而高校辅导员的现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现就存在的问题及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进行浅析。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现状;思考

据调查统计,在我国高校中,辅导员要服从学校众多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如:学生处、校团委、招生处、就业处、教务处、财务处、保卫处、档案馆等等。这些部门都可以给辅导员安排工作,使得辅导员工作起来上窜下跳,无处适从。高校辅导员大多承担繁重的综合性的任务,不仅负责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要开展专业学习、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各种辅导,工作任务相当繁重。虽然辅导员的队伍建设逐步得到高校有关部门的重视,然而高校辅导员的现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要加强宣传,引导方向,加强对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党政领导和师生的认识。从高校发展和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辅导员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奉献多、学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提高他们的地位,在业务上培养他们。

1.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分析

1.1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

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是我国高校辅导员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数与学生数的比例关系是l:120-150,但很多高校的比例远远超过这一比例,一般都是1:180-260,有的甚至达到1:500。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基层辅导员的工作越发繁杂,只要有与学生有关的事情,而不管事情是否属于辅导员的职责范围,都让辅导员来完成。高校辅导员大多承担繁重的综合性的任务,不仅负责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要开展专业学习、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各种辅导,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据调查统计,在我国高校中,辅导员要服从学校众多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如:学生处、校团委、招生处、就业处、教务处、财务处、保卫处、档案馆等等。这些部门都可以给辅导员安排工作,使得辅导员工作起来上窜下跳,无处适从。

1.2地位不高,对自己身份缺乏认同感

在高校教师群体中,辅导员的境地十分尴尬:他们没有教学人员的中心地位,不像其他专职教师那样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搞学术研究,职称评定也比较困难,导致辅导员的收入普遍较专职教师低。辅导员对自身的身份缺乏认同感。不仅如此,很多学生也对辅导员的工作认可度不高,他们认为辅导员的工作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几乎没有任何技术成分,含金量很低,也因此看不起辅导员。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辅导员只是个高学历的保姆及保安。这也导致辅导员产生很强的自卑感。同时,辅导员也没有行政人员那样的政治前途,提干等都沾不上边。由此导致辅导员职业发展前景暗淡,得不到半点重视,以至于辅导员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而备受歧视。

1.3辅导员职称评定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将辅导员的发展方向一般确定为两个方面:党政管理干部和业务教师。也就是说,辅导员的出路有两条:要么放弃所学专业,专心于学校党务或行政事务管理;要么离开所辅导的学生,潜心于专业教学与研究。这种制度本身默许地将辅导员的定位为一种过度性的角色。但是,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大多是专职辅导员,很少有向专业教师转行的机会,由于科研成果不多,在职称晋升上很不利。从行政管理发展方面看,由于现在很多领导岗位都要求高职称人员,加上很多原来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又来竞争,广大辅导员要想竞争领导岗位的机会也很渺茫。以上两条出路已不能满足广大辅导员的发展需要,只能解决少数特别优秀的辅导员的问题,而大多数辅导员还得继续担任现在的职务。加之目前在我国,高校长期以来自身对辅导员这一群体不够重视,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辅导员队伍,在编制、职别、级别等方面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辅导员队伍的职称评审体系的文件,明确了辅导员属教师编制,但并未得到有效落实方。所以,即便辅导员干得很出色,也无法晋升更高级的学术职称,这便给辅导员的职称评聘问题带来了许多困难。职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影响着职务上的评定和晋升。辅导员职称、职务的问题较专业教师难以评聘,造成辅导员工作不能像专业教师一样成为一种能够长期从事的职业。

2.结合辅导员队伍存在的上述问题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改善

2.1要创造条件为辅导员“减压”

要不断创造条件给辅导员减压,不能只要跟学生沾边的事情都压倒辅导员身上,要将事情根据所属职能部门分流处理。要给辅导员减压,还需要简化工作流程,提供工作效率。尽快明确事务性工作的时间、程序、要求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让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高校上层组织要在观念上要明确:学生工作“重心”下移,不是“责任”下移; 学生工作要“落实”在基层,而不是“推诿”给基层;辅导员是在“基层”,但不是在“底层”。

2.2积极提高辅导员地位

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要加强宣传,引导方向,加强对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党政领导和师生的认识。从高校发展和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辅导员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奉献多、学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提高他们的地位,在业务上培养他们。

2.3对辅导员职称评审有所倾斜

绝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一般都忙于事务性和管理性的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专研自己的专业方向,也就导致学术科研成果数量少,晋升职称的难度较其他类别大。针对这种情况高校除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外,还需制定相应,对于辅导员晋升职称给予相应倾斜。真正理解尊重辅导员的工作,使辅导员能够看清自己的发展方向,使辅导员能像专职教师一样成为一种能够长期从事的职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