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来源:爱站旅游


2006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①总不会忘了江南那架在水上的圆拱桥。②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奇巧的身姿就是精灵飞舞的轻灵的翅膀,在阳光下A,在细雨中B。③大块的青石砌就出妩媚的弯眉,荡漾的水波yǎn yìng( )着含情的美目。④真的觉得江南的圆拱桥就像美人的眉,青色的弯弯的一瞥,C。⑤淡淡的,斜插入鬓的,有着风情万种却又任性娇憨的眉。⑥那么随心所浴轻轻舒展便成了一道风景,跨过liàn yàn( )的水纹,掩入整副水墨中。 1、把文中的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下列括号中。 yǎn yìng( ) liàn yàn( )

2、文段的第⑥句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在下面。 ______改正为_______ ______改正为________ 3、“妩媚”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将下列三个短语填入文中划线的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 a、轻巧而温婉 b、透明而朴直 c、清雅而迷离

2.按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中的句子。

①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②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③读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我们很容易想起王维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

④陈要搞“”,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如《<孟子>二章》中所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 ⑤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3. 永州的绿水青山曾哺育了许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古有德行天下的舜、“古文中坚”柳宗元、书成一体的怀素和尚、诗成一派的杨万里、理学宗师周敦颐……近有无产阶级先驱李达、陶铸、蒋先云……结合永州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市倡导“建设文化永州,和谐永州”。为响应市号召,育英中学初二(3)班小芳等几位同学筹备创办一个“文化永州沙龙”,向全校同学推介永州文化,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地方文化发展。 1.假如你是小芳,想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于是找到教语文的王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化永州沙龙”组织首次报告会,重点向全校师生介绍“文化名人与永州”,但几位同学为到底介绍哪一位名人而争执不下,小芳想听听你的意见,你对小芳说“我建议推介

__________(填人名),因为_________________

4.筹备小组为征集宣传语,草拟了一份征稿启事,但不完善,请你帮忙修改。 征稿启事

①“文化永州沙龙”是推介永州文化的自由论坛。②在这里,你可以领会到永州厚重的文化积淀,也可以畅谈建设文化永州的见解。③为宣传“沙龙”,现面向全校同学征集宣传语,要求体现“沙龙”特点,简单易记,不超过15个字。④欢迎全体同学踊跃投稿。⑤截稿日期:2006年9月15日。

“文化永州沙龙”筹备小组办公室

2006年6月3日 (1)第②句有一个词语运用不当,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征稿启事缺少一项内容,应在第_______句与第______句之间补写: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吓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闲情记趣》)

1、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细察其纹理(细小) 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C、方出神(正) D、徐喷以烟(慢慢地)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蹲其身,使与台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 自刘基《郁离子 捕鼠》 [注释] 盍去诸:何不把它赶走呢? 垣墉:墙壁。

1、找出文中写老鼠祸害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写出它的意思。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答题:

①当我们把原谅的目光投向自己,以原谅的态度对待严肃的人生时,结果又会怎样呢? ②原谅自己,是人生黯淡的阴云,是封闭进取之心的锁链。原谅自己,是在完全可以办到的事情面前自我退却。人生从来就是一场搏击,只有不懈地攀登,才能领略到光明之巅的绮丽风光。

③原谅自己,是麻痹意志的温床,是导致退步的隐患。人在自我原谅中,常常会放松奋斗之弦,使原有的活力、志气、勇气荡然无存。人生的长河中,意志犹如双桨,没有意志,事业之舟怎能扬帆万里?

④原谅自己,是修身、达志的腐蚀剂,是心理成熟的大敌。一个人要成为有道德的人,修身养性是必须的。当年,鲁迅曾在课桌上刻有一个“早”字,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迟到。而孔子则告诫弟子要“一日三省吾身”,可见修养之重要。原谅自己,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是无法完善自身的。因此,钟爱、迁就自己的弱点,而原谅的意识使这种迁就乘机抬头。可见,原谅自己与否,恰是被不良心理驱使的产物。

1、文章第④段中划线部分是一个病句,请改正。 病句:原谅自己与否,恰是被不良心理驱使的产物。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论证不充分,缺乏事例论证,请补充一个相关的事例。可以是概括性的,也可以是具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结构有些混乱,请调整。调整后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缺少对全文内容总括的文字,请补写一段文字,总结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藏羚羊跪拜

这是好些年前听来的一个故事。至今,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侯,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者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叉子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蓬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叉子。他举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拜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的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象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光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还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叉子……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藏羚羊跪拜》王宗仁)

1、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请简要概括体现老猎人的“慈善”的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题“藏羚羊跪拜”将藏羚羊人格化,突出了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写作技巧方面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宣传这一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C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6C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C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南极的气候确实令人谈虎色变。然而气象学家们却是喜出望外。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实验室,并且希望能从这里找出一把解开全球性气候变化之谜的钥匙。

(选自位梦华《气候的威力》) 1、从选段看,南极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选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

四、作文

1.震撼心灵的__________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情感真挚。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600字。

2006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①总不会忘了江南那架在水上的圆拱桥。②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奇巧的身姿就是精灵飞舞的轻灵的翅膀,在阳光下A,在细雨中B。③大块的青石砌就出妩媚的弯眉,荡漾的水波yǎn yìng( )着含情的美目。④真的觉得江南的圆拱桥就像美人的眉,青色的弯弯的一瞥,C。⑤淡淡的,斜插入鬓的,有着风情万种却又任性娇憨的眉。⑥那么随心所浴轻轻舒展便成了一道风景,跨过liàn yàn( )的水纹,掩入整副水墨中。 1、把文中的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下列括号中。 yǎn yìng( ) liàn yàn( )

2、文段的第⑥句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在下面。 ______改正为_______ ______改正为________ 3、“妩媚”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将下列三个短语填入文中划线的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 a、轻巧而温婉 b、透明而朴直 c、清雅而迷离 试题答案:1.掩映 潋滟 2.浴改为欲 副改为幅 3.形容桥的形态优美。 4.b c a 试题解析:

2.按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中的句子。

①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②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③读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我们很容易想起王维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

④陈要搞“”,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如《<孟子>二章》中所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 ⑤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试题答案: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试题解析:

3. 永州的绿水青山曾哺育了许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古有德行天下的舜、“古文中坚”柳宗元、书成一体的怀素和尚、诗成一派的杨万里、理学宗师周敦颐……近有无产阶级先

驱李达、陶铸、蒋先云……结合永州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市倡导“建设文化永州,和谐永州”。为响应市号召,育英中学初二(3)班小芳等几位同学筹备创办一个“文化永州沙龙”,向全校同学推介永州文化,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地方文化发展。 1.假如你是小芳,想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于是找到教语文的王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化永州沙龙”组织首次报告会,重点向全校师生介绍“文化名人与永州”,但几位同学为到底介绍哪一位名人而争执不下,小芳想听听你的意见,你对小芳说“我建议推介__________(填人名),因为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1.示例:王老师,为了响应市“建设文化永州,和谐永州”的号召,我们准备组建“文化永州沙龙”,目的是让全体同学了解永州文化名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恳请老师支持、指导。

2.示例:柳宗元。因为他是“古文运动”的中坚,他的“永州八记”让世人了解了永州美丽的自然风光。 试题解析:

4.筹备小组为征集宣传语,草拟了一份征稿启事,但不完善,请你帮忙修改。 征稿启事

①“文化永州沙龙”是推介永州文化的自由论坛。②在这里,你可以领会到永州厚重的文化积淀,也可以畅谈建设文化永州的见解。③为宣传“沙龙”,现面向全校同学征集宣传语,要求体现“沙龙”特点,简单易记,不超过15个字。④欢迎全体同学踊跃投稿。⑤截稿日期:2006年9月15日。

“文化永州沙龙”筹备小组办公室

2006年6月3日 (1)第②句有一个词语运用不当,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征稿启事缺少一项内容,应在第_______句与第______句之间补写:__________

试题答案:(1)“领会”改为“感受”

(2)在第④句与第⑤句之间。补写出投稿处

示例:来稿请交初二(3)班小芳同学。或来稿请交“文化永州沙龙”筹备小组办公室。 试题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

1.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吓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闲情记趣》)

1、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细察其纹理(细小) 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C、方出神(正) D、徐喷以烟(慢慢地)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蹲其身,使与台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1、A 2、(1)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2)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3、示例: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理由:正当“我”看得格外入神时,癞虾蟆破坏了“我”的兴致。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这充分地写出了“我”儿时的天真活泼和独特的生活情趣。 试题解析:

2.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 自刘基《郁离子 捕鼠》 [注释] 盍去诸:何不把它赶走呢? 垣墉:墙壁。

1、找出文中写老鼠祸害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写出它的意思。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1、句子是: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

意思是:偷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打穿我的墙壁,破坏我的器皿和用物。 2、赵人要养猫驱鼠,赵人之子则因猫捕鸡要赶走猫。(反对养猫)

3、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有利亦有弊。做事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不能患得患失,因小失大。 试题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答题:

①当我们把原谅的目光投向自己,以原谅的态度对待严肃的人生时,结果又会怎样呢? ②原谅自己,是人生黯淡的阴云,是封闭进取之心的锁链。原谅自己,是在完全可以办到的事情面前自我退却。人生从来就是一场搏击,只有不懈地攀登,才能领略到光明之巅的绮丽风光。

③原谅自己,是麻痹意志的温床,是导致退步的隐患。人在自我原谅中,常常会放松奋斗之弦,使原有的活力、志气、勇气荡然无存。人生的长河中,意志犹如双桨,没有意志,事业之舟怎能扬帆万里?

④原谅自己,是修身、达志的腐蚀剂,是心理成熟的大敌。一个人要成为有道德的人,修身养性是必须的。当年,鲁迅曾在课桌上刻有一个“早”字,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迟到。而孔子则告诫弟子要“一日三省吾身”,可见修养之重要。原谅自己,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是无法完善自身的。因此,钟爱、迁就自己的弱点,而原谅的意识使这种迁就乘机抬头。可见,原谅自己与否,恰是被不良心理驱使的产物。

1、文章第④段中划线部分是一个病句,请改正。 病句:原谅自己与否,恰是被不良心理驱使的产物。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论证不充分,缺乏事例论证,请补充一个相关的事例。可以是概括性的,也可以是具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结构有些混乱,请调整。调整后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缺少对全文内容总括的文字,请补写一段文字,总结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1、去掉“与否”。

2、示例:从古到今,有多少风靡一时的人物,在原谅自己的松懈中,不再出成果,成为昙花一现的匆匆过客。 3、 ①→②→④→③

4、示例:原谅自己的观念应当从人生搏击的字典中驱逐出去,从事业追求的奋斗中剔除出去,从人格健康的队伍中开除出去。只要一息尚存,理当搏击不止、奋斗不息、开拓不停。 试题解析: 2.

藏羚羊跪拜

这是好些年前听来的一个故事。至今,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侯,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者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

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叉子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蓬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叉子。他举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拜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的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象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光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还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叉子……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藏羚羊跪拜》王宗仁)

1、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请简要概括体现老猎人的“慈善”的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题“藏羚羊跪拜”将藏羚羊人格化,突出了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写作技巧方面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宣传这一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1、万物都渴望生命,万物都有情爱,人要善待万物。

2、 ①他猎杀所得的钱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并含泪祝愿他们平安无事。 ②见到

藏羚羊下跪并流下两行长泪,他“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③射杀的当日,他没有象往日那样当即开宰、扒皮;夜里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④腹膛打开后,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光当一声掉在地上。 ⑤安葬藏羚羊同时埋掉叉子,从此不再打猎。 3、对生命的呼唤,对人性的呼唤,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 4、略

5、示例:关爱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试题解析:

3.(一)、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C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6C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C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南极的气候确实令人谈虎色变。然而气象学家们却是喜出望外。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实验室,并且希望能从这里找出一把解开全球性气候变化之谜的钥匙。

(选自位梦华《气候的威力》) 1、从选段看,南极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选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1、狂风和严寒,变幻莫测。 2、举例子,列数字。 3、气象学家研究南极气候的特点,希望能从中找出一把解开全球性气候变化之谜的钥匙。 试题解析:

四、作文

1.震撼心灵的__________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情感真挚。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600字。

试题答案:略 试题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