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试题与答案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试题与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15分)

1.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 A 建在海岸 B 建在大城市郊区

C 建在小城镇 D 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2.高层建筑各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防震缝时,下列所述哪条是正确的?()

A 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 B 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

C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连接构造应可靠 D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应按铰接支座构造

3.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框架结构,另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 A 必定相等 B 后者的抗震等级高

C 前者的抗震等级高、也可能相等 D 不能确定

4.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5.\"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所谓中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 A 6度或7度的地震

B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 C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 6.在抗震设防中,小震对应的是:()

A 小型地震 B 多遇地震 C 偶遇地震 D 罕遇地震

7.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 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 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 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 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

8.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 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 C 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

D 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9.进行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角柱,下列哪项要求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的规定?()

A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B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0

C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三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D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载面承载力计算,一、二、三级框架角柱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10.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 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B 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C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D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11.为体现“强梁弱柱”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

A 1.05倍 B 1.10倍 C 1.15倍 D 1.20倍

12.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 A 0.25% B 0.3% C 0.35% D 0.4%

13.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采用D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D值法与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 D值法与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比值分配楼层剪力

B D值法中,柱的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梁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假定楼层梁刚度为无穷大,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

C D值法和反弯点法柱的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梁约束的影响,反弯点法取柱高中点为反弯点位置,而D值法由计算确定

D D值法中,柱的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梁约束作用的影响,反弯点法中,柱的抗剪刚度不考虑楼层梁的影响

14.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 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呈现为弯曲型

B 框架结构的弯曲型变形是由梁、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 C 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小上大

D 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而与梁的线刚度无关 15.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A 框架结构 B 板柱结构 C 剪力墙结构D 框支剪力墙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 框架—支撑结构 2.(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现象 3. 框架的剪切刚度

4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

三.. 简述房屋建筑平面不规则与竖向不规则的类型,在设计中应如何避免上述不规则结构? (10分)

四. 剪力墙抗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要设置剪力墙的加强部位?试说明剪力墙加强

部位的范围。 (10分)

五.什么是抗震设计的二阶段设计方法?为什么要采用二阶段设计方法? (10分)

六.简述什么是概念设计? (10分)

七. 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特点(10分)

八.简述高层建筑结构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1分)

答案:

一.(每题一分,共15分) 1 A 2A 3C 4B 5B 6B 7A 8B 9D 10A 11D 12D 13B 14B 15D

二(每小题4分,共24分). 1 框架—支撑结构

在框架中设置支撑斜杆,即为支撑框架,一般用于钢结构,由框架和支撑框架共同承担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框架—支撑结构。 2.(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现象

翼缘框架中各柱轴力分布并不均匀,角柱的轴力大于平均值,中部柱的轴力小于平均值,腹板框架各柱的轴力也不是线性分布,这种现象称为剪力滞后现象

3. 框架的剪切刚度框架产生单位层间剪切变形所要施加的层间剪力。

4.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它反映出总框架抗推刚度与总剪力墙抗弯刚度的相对大小,对框剪结构受力及变形性能影响很大。

三.. 简述房屋建筑平面不规则与竖向不规则的类型,在设计中应如何避免上述不规则结构?(10分)

标准答案:

平面不规则包括扭转不规则、楼板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

竖向不规则包括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和楼层承载力突变。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限制建筑物的长宽比,立面的外挑和内收以及限制沿向刚度的变化来避免不规则结构。

四. 剪力墙抗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要设置剪力墙的加强部位?试说明剪力墙加强部位的范围。(10分) 标准答案: 强墙弱梁、强剪弱弯、限制墙肢轴压比和墙肢设置边缘构件、加强重点部位、连梁特殊措施。 因为剪力墙加强部位的弯矩和剪力均很大;

总高1/8和底部2层高度中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五.什么是抗震设计的二阶段设计方法?为什么要采用二阶段设计方法? (10分) 标准答案:

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保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在震不倒的目标实现。

六.简述什么是概念设计? (10分) 标准答案:

结构概念设计是指根据理论与试验研究结果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七. 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特点 (10分)

标准答案: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组成的结构体系,具有两种结构的优点,既能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较好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 八.简述高层建筑结构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1分)

标准答案:注重概念设计,注重结构选型与平、立面布置的规则性,择优选用抗震和抗风好且经济的体系,加强构造措施,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能,使整个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结构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2)避免因局部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破坏;3)对可能的薄弱部位采取加强措施;4)避免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形成的薄弱部位;5)宜具有多道抗震防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