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礼貌原则的文化因素探析 廖伶俐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经贸系 重庆401120)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拟对有关礼貌原则的研究进行初步的解析,提 出礼貌原则并非通用的,而是要受到各国文化的影响,是各国文化 影响的一个产物。礼貌原则具有文化决定性,因此人们在交际过程 中使用礼貌原则时要考虑到文化的因素。 关键词礼貌原则 文化因素价值观思维模式 礼貌作为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之一,是实现人与人之间 和谐关系的润滑剂及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 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虽然礼貌被认为是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 象。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言也被 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不同,语言形式也就存在差异,作 为规范语言形式的礼貌原则也就随之不同。 1礼貌原则的内容 Leech在对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和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s)进行了批判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 则,他成功地解释了合作原则所不能解释的人们表达意图是语言 的间接性,从而弥补了合作原则的某些缺陷,从而完善了格莱斯的 会话含义学说(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礼貌原则如下: 1)得体准则(tact nla ̄m):尽量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尽量少让自己吃亏,尽量多让别人得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尽量少 使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准 ̄lJ(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尽量 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 4)谦虚准则(modesty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少赞 誉自己,尽量多赞誉别人。 5)一致准则(agreement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 不一致。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双方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 ̄y rr1a】【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 对立。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交际的双方总是尽量多给别人一些方便 或是使对方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或受损,从而在交际中双方总 是都得到了尊重,同时反过来也获得了对方对自己的好感。礼貌原 则由于表达直观,容易被接受,它一出现后就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 关注和研究兴趣,中外学者也给予了较高评价。但很多学者也认为 Leech的礼貌原则存在诸多缺陷。其原因在于Leech的礼貌原则主 要关注的是绝对礼貌,即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婉转含蓄,仅是字 面意义上的礼貌。它脱离了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语境,虽然在 直觉上可行,却缺乏实践基础,因而在使用上也受到了诸多质疑。 2影响礼貌原则的文化因素 礼貌原则作为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受到文化的制约。不同的 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对礼貌 就有不同的礼貌衡量标准及表达方式,对礼貌原则有不同的侧重 点和不同的理解。影响礼貌原则的文化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特的一套对人们的活动起规定性作用 的,指导人们行为和思维,认知活动,评价事物的标准系统,这就是 价值观念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在思想意识及语言方 式上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统一。重感性和经验,重群体取向和他人 取向,重视从姿态容貌中进行交流,依靠含蓄间接的相关信息暗示 的限制语码(restricted code)进行交流,间接去理解别人的意图。由 于对环境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接受性,因而被称为高语境语码文化 246|If敏毛f‘ 文章编号:1672-7894(2009)04—246—01 (high—contextoclture),对于西方人来讲,他们总觉得东方人讲话总 是藏头缩尾,表达含糊不清,不知所云。在西方文化中,天人相分, 二者对立,因而西方人在思维上重分析、重逻辑、求准确。对于西方 人来讲,语言的功能就是能最清晰、最准确、合乎逻辑地说服和改 造别人。由于缺少大量共同经历,在交际时需要语言作为传递信息 的主要管道的详细语码(elaborated cede),属于低语境文化 (1ow—context culture)。他们习惯于用非正式和直截了当的态度去 对待别人。争吵只是辨明事理、说服他人的手段,一般只要是礼貌 范围内允许的,不会引起他人的不快。而所有这些在东方文化中都 是不礼貌的现象,甚至被认为是说话没有内涵,不含蓄。 2-2思维模式 不同文化的人们对外界的认知模式存在差别,“浸透在一种文 化里的人们很难映现另一种文化的心理表征”,因而他们在思维方 式上也必然存在差别,东西方文化尤其如此。东方文化属于圆式思 维模式,人们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重视直觉产生的灵感、顿悟。东 方人对环境十分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属于场依附型(field de- pendence)。即强环境文化型。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取舍上,东 方文化主要关注礼貌原则,当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发生冲突时,人 们首先考虑礼貌原则,如何尽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有时为了交际 的继续或避免交际中的冲突,人们甚至不惜说假话。所以,在西方 人跟中有时觉得东方人很虚伪。而西方文化则刚好相反,西方人属 于线性思维模式,他们习惯于从部分到整体,重逻辑分析,把事物 “一分为二”,进行“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具有更强的解决具体 问题的能力,属于场独立型(tad independence)。在合作原则与礼貌 原则的取舍上,人们总是首先考虑合作原则,如何用最佳的方式和 最佳的管道趋向听话人传递足够的信息,包括礼貌的和不礼貌的 方式,礼貌原则有时放在其次。 3结语 礼貌原则作为制约人们日常交际的语言制约规则,客观上为 人们顺利交际提供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规则平台,也为人们研究语 言交际提供良好的语言理论基础,但由于没有考虑各国尤其是东 西方在使用语言上对规则不同方面的考虑和礼貌的文化决定性, 及礼貌语境影响因素,因而其使用的普遍性受到了质疑,需要我们 更多地从跨文化的角度去考虑礼貌及礼貌原则。 参考文献 [1】陈融.英语的礼貌语言.现代外语叨,1989.3. [2]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J】,1992.4. 翻高航.礼貌现象研究评介.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c玎,1996.2.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何兆熊.5]汉语与英语中的礼貌研究.外国语【JJ,1995.5. 『61何兆雄.新编于用学概要【M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OOO.1. 胡文仲j等文化交际学概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贾玉新J争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7. 【9李建忠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几种要因.9]外语教学【J】,2002.5. 【1 0]李瑞华.语用的最高准则——得体.外国语 1994.3. [1l】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外语教学与研究阴,1987.2. 【121徐盛桓.礼貌原则新拟外语学刊m,1992.2. 【131孙亚.心里表征与礼貌的得体性[J】外语教学,2002.1. 【l4]王得杏.跨文化的语用问题乡 语教学与研究叨,1990.4. 责任编辑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