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索振羽的得体原则谈委婉语的得体性

从索振羽的得体原则谈委婉语的得体性

来源:爱站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索振羽的得体原则谈委婉语的得体性

作者:李必虹 张玉上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04期

摘 要:委婉语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用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中,委婉语始终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言语交际过程,且表现出极强的社会交际功能。委婉语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下,随着科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委婉语在交际语言中的功能将愈加突出。本文拟从语用得体原则入手谈委婉语的得体性。

关键词:委婉语 得体性 得体原则 一、引言

言语交际是人们维系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人们常常避免直接使用令人不快乐的话语,而是更多地选用委婉动听的话语来表达,竭力使自己的话语运用得体。本文将以索振羽提出的得体原则的三个准则为理论指导来举例说明委婉语的得体性。

二、委婉语与得体原则

(一)委婉语

委婉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西方学者很早就对委婉语现象进行了研究,如对禁忌语(taboo),很多冒险家和人类学家的记录中都对其进行了描写和关注。早在16世纪80年代初,英国作家George Blunt首创了“euphemism”一词,并将此定义为“a good or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

Euphemism一词来自希腊语“euphemismos”,其前缀“eu-”代表“good”。词根“phemism”意思是“speech”。“Euphemism”的意思便是“good speech”。《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给其下了一个定义:“use of pleasant,mild or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more accurate or direct ones.”[1]委婉语是用来替代那些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交谈中,听起来不舒服的、令人尴尬和不悦的,或者一些禁忌的言语。在语用上具有目的的多样性和多重性、可接受性和语境依赖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得体原则

《牛津英语词典》对得体“tact”的解释为:“Ready and delicate sense of what is fitting and Proper in dealing with others,so as to avoid giving offene,or win good will;skill or judgement in

dealing with men or negotiating difficult or delicate situations;the faculty of saying or doing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2]

1967年在哈佛大学讲座时,H.P.Grice提出了保证会话顺利进行的著名的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及其四条准则: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合作原则只说明了有意违反某项准则可以获得特殊的会话含义这一事实,却未能解释人们为什么要如此迂回地说话。Brown和Levinson(1978)提出了“面子论”,即相当于我们中国的“留面子,不丢脸”。Leech(1983)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在Brown和Levinson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原则——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将礼貌问题提升至原则高度。这一原则包括六项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原则、赞誉原则、谦逊原则、一致原则、同情原则。从另一个角度看,有的学者认为“得体”不是“准则”,而是“原则”,是一条重要的语用原则(即“得体原则”)。“得体原则”及其有关准则适用于拐弯抹角的言语交际(适合特定语境,有话曲说,达到最佳交际效果)[3]。为了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还必须说话得体。[4]同时索振羽还认为“得体原则”有三个准则:“礼貌准则”“幽默准则”“克制准则”。说话礼貌、幽默、有克制都是为得体服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三、从语用得体原则谈委婉语的得体性

(一)礼貌准则

例如:“Oh,my gosh,you have a new hairstyle! It suits you very well.By the way,could you have a look at my car?”表明想请求听话人的帮助,说话人先向听话人表明了自己了解听话人的心情、需要和渴望。然后再向听话人转达自己的请求,委婉的同时不乏礼貌,同时也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商场里,售货员不说“We have clothes for fat people.”而是说“We have clothes for women's sizes.”或“We have clothes for big women.”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说话者遵循了礼貌准则,委婉的话语让人变得彬彬有礼,也使得听话者如沐春风,使交际得以继续顺利进行。 (二)幽默准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某国交通安全广告:“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可以览遍沿途优美风景;超过60英里,请到法庭来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超过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汽车时速“超过60英里”,即违反了该国的交通安全法规,属于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惩处,故委婉地表达为“请到法庭来做客”。“光顾”本为“敬辞”,多用于商店表示对顾客的欢迎。车速达到80英里,很可能会发生车祸,受伤人员要到医院进行抢救,这后果多严重!故委婉地说是“光顾”。“安息”多用于对死者的悼念。车速达100英里的后果可能是车毁人亡,却委婉地说成“请君安息吧”。这则广告表现出风趣幽默的风格,对那些违章行车者,既话语委婉又达到了劝导和警示的目的,非常得体。

再如下面的例子,当有人问及一女士与她丈夫的关系是否需要进行婚姻咨询时,她是这样回答的:“Oh”the wife answered,“He was a communications major in college,and I majored in theater arts.He communicates really well,and I just act as if I'm listening.”她并没有直接回答好与不好,而是非常委婉而又不失幽默地说明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三)克制准则

“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由于种种原因不直言不讳地训斥他人,而采用克制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不满或责备。”[5]例如:

纪晓岚当户部侍郎时,有一天尚书和御史联袂来访。户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尚书相当于正部长。他俩刚进门,纪晓岚家的狗(这只狗还有个名字,叫“四儿”)见是生人,就汪汪地叫上了。结果狗这一汪汪,尚书见景生情,欲取笑纪晓岚,便对身边的御史说,“你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纪晓岚当时是户部侍郎。就在那御史还没明白过来的时候,纪晓岚知道,尚书是在骂自己,便不动声色地说:“我在新疆待过,对狼和狗有两种简单的鉴别方法,一种是看它的尾巴,下垂“侍郎”(是狼),“尚书”(上竖)是狗。”一旁的御史哈哈大笑:“我还以为你们真的说是狼是狗呢,原来说的是尚书是狗啊”。纪晓岚接着又说:“另外一种鉴别方法就是看它吃什么。这个狼是非肉不食,这个狗是遇肉吃肉,“御史”(遇屎)吃屎。”这下御史不吭声了。

这个例子中,开始尚书指桑骂槐,纪晓岚也就故意曲解,待御史说直白又将其也用指桑骂槐的方法给绕进去了,可谓妙语连珠不动声色回击了他们。

从以上例子来看,委婉语的正确使用是人们言语得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委婉语的目的主要有求雅、诙谐、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等。为了在交际的时候表达得体,很好地理解得体原则并将其在实际交往中灵活运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目的。一个语境中的委婉语在另一个语境中并不一定是委婉语。同样,某个文化背景中的委婉语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并不一定是委婉语。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语境中,选择恰当的机会表达,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言行恰如其分才是在语用得体原则的指导下委婉语的得体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结语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日常交往中,委婉语的使用能使表达优雅得体,从而使交际愉快顺利地进行。“话是润滑剂”,生活中难免会有尴尬的时候,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境委婉得体地表达,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许能使乌云笼罩的气氛顿时阳光明媚。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其它正式场合,学会委婉得体地表达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委婉语的得体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注 释:

[1]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第4版增补本,第491页。

[2]《牛津英语词典》第2版,第17卷,第535页。

[3]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第88页。

[4]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 124页。

[5]索振羽.“得体”的语用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Leech,Geoffrey N.Principle of pragmatics[M].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1983.

[2]L.R.Mao.Beyond Politeness Theory:“Face”Revisited and Renewed[J].Journal of Pragmatics21,1994.

[3]冯广义.关于语用原则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9,(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邵军航.委婉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 数据库,2008.

[5]朴金凤.试析委婉语的语用动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 (3).

[6]刘森林.语用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方宗祥.语用原则理论的衍变:综述与反思[J].天津外国语学院 学报,2004,(5).

[8]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报,1995,(5).

[10]李瑞华.语用的最高原则——得体[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4,(3).

(李必虹 张玉上 湖南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4101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