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特殊需求儿童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

幼儿园特殊需求儿童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

来源:爱站旅游
幼儿园特殊需求儿童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

卫生学中的特殊儿童是盲、聋哑、智力低下和肢体残障等各类残疾儿童的总称。为了让这些特殊儿童能与正常儿童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有必要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卫生加以研究。

一、特殊儿童有很多中类型,我们要根据碰到的不同类型的儿童,研究他们的身心特点。

二、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爱和保护,同时教育其他儿童,他们也是我们的好伙伴,不要歧视他们。

三、特殊儿童的生活与教育过程卫生1.特殊儿童的生活制度卫生(1)由于特殊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都比较低,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比较弱,且转化机制易出现紊乱,所以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比较困难。根据这一特点,为特殊儿童制订的生活作息制度就不宜随意更改,而应严格执行。

(2)由于特殊儿童的体质较弱,故需要更多的睡眠和休息,尤其是每天的智力活动时间不宜过长,应少于同龄的正常儿童。

(3)对于特殊儿童来说,科学合理的营养更为重要,按时进餐不仅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而且是锻炼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特殊儿童的进餐时间可比同龄正常儿童长1~2倍。

(4)体育锻炼对特殊儿童具有特别的意义,也有难以想象的困 难,应帮助他们每天坚持1~1.5小时的适合自身特点的锻炼,并注意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力。减轻负担、增强营养、增加睡眠、科学

- 1 -

锻炼、矫正身体缺陷是制订和执行特殊儿童生活制度的关键。

2.特殊儿童的教育过程卫生 特殊儿童的教育应充分考虑其身心特点,既要尽力弥补其先天不足,又要注意发展其正常器官的代偿能力,教育活动的进度可适当放慢。 生活与教育过程中,对特殊儿童应有极大的耐心,要及时安抚他们经常出现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和同伴,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进行表扬。

(1)盲童 ①盲童由于缺乏视觉形象,认知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应通过点字盲文的学习,强化概念与实物的联系。 ②熟悉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技能,促进言语交流,发展思维能力。 ③应尽快发展盲童听觉、触觉、嗅觉、方位知觉等方面的代偿能力,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听觉的发展,通过体育活动提高盲童的动作协调能力。

(2)聋哑儿童 聋哑儿童应借助助听器着重进行各种听力训练,逐步进行发 音、说话、看话、读写的学习,促进言语能力的发展。教育过程中,可注重聋哑儿童视觉和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由于聋哑儿童不善交往,故应为他们创造交往条件。

(3)肢体残障儿童 肢体残障儿童大多无智力障碍 ,学习中虽然因肢体残疾,困难多于正常儿童,但如有坚强的意志力,往往能够取得与正常儿童一样的成绩,故应积极鼓励他们身残志不残,培养生活和学习的毅力。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其体质,更有利于磨练意志。应为发展肢体残障儿童正常器官的代偿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