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比叶面积及其重要值的影响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比叶面积及其重要值的影响
第23卷第1期 草 地 学 报 2O15年 1月 Vo1.23 No.1 ACTA AGRESTIA SINICA Jan. 2015 doi:10.11733/j.issn.1007—0435.2015.O1.011 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比叶面积 及其重要值的影响 韩会阁,尚振艳,牛得草 ,傅 华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为了解氮素沉降对草地群落植物生长策略和群落组成的影响,通过长期(2009--2012年)氮素添加野外控制 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天然草地禾本科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赖草(Leymus secalinus),豆科植物达乌里胡 枝子(Lespedezadavurica)以及菊科植物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 altaicus)4种植物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叶片 比叶面积(SLA)和物种重要值(IV)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氮素添加对各种植物叶片SLA和物种重要值影响的内 在联系。结果显示:沿施氮水平,禾草科植物长芒草和赖草叶片sLA增加幅度较小、物种重要值整体上呈现逐渐 增加的趋势,非禾草科植物阿尔泰狗娃花和达乌里胡枝子叶片SLA增加幅度较大,物种重要值整体上呈降低的趋 势,施氮对禾草科植物更有利;各物种的重要值与叶片SLA之间无相关关系;物种重要值随着氮素添加量增加所 产生的变异系数与该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大小成显著负相关。表明在干旱贫瘠环境中,植物叶片sLA保守性 强、可塑性低;氮素沉降对禾草科植物更有利。 关键词: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氮沉降;比叶面积;重要值 中图分类号:S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35(2015)01-0069-06 Effect of Nitrogen Addition on the Specific Leaf Area and Important Value of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Typical Steppe of the Loess Plateau,China HAN Hui—ge,SHANG Zhen—yan,NIU De-cao ,FU Hu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Agro-ecosystems,College of Pas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ansu Province 730020,China) Abstract:Our obj ective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nitrogen(N)enrichment on the specific lear area (SLA)and important value(IV)of several species in the typical steppe grasslands of the Loess Plateau.A long—term N addi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creasing N inputs on the SLA and IV of four dominant species(Stipa bungean a,Leymus secalinus,Heteropappus altaicus and Lespede— 口davurica)in the Loess Plateau natural grasslan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 addition enhanced the SLAs of all species and IVs of Stipa bungeana and Leymus secalinus,but decreased the IVs of Heteropap— pus altaicus and Lespedeza davurica.IV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SLA。however.there was a strong nega— tire correlation between IV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LAs of plants in arid ecosystems were conservative and low plasticity.N addition was more favorable to gramineous than to forbs. Key words:Loess Plateau;Typical steppe grasslands;Nitrogen deposition;Specific leaf area;Important va】ue 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农业施肥和其 需元素,也是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生长的主要 他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活性氮化合物, 限制因子 ,大气氮沉降的增加会导致陆地生态系 使大气氮沉降迅速增加 引。氮素是植物生长的必 统的氮输入量迅速增长,土壤氮含量逐渐升高 ,进 收稿日期:2014—03—20;修回日期:2014~06—17 基金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3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837);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LZUJBKY一2014—7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转向科研基金(20120211110029)资助 作者简介:韩会阁(1981一),女,河南许昌人,博士,主要从事草原生态化学研究,E—mail:hanhg09@lzu.edu.cn;*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 respondence,E—mail:xiaocao0373@163.com 70 草 地 学 报 第23卷 而使某些原本受氮限制的陆地生态系统转而受其它 相对不足的营养元素如磷素的限制E6-83。在此情况 下,群落中的植物势必会随之进行生态调整,从而提 高其在群落中的适应和竞争能力 ]。植物往往通过 某些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改变来响应外界环境的 变化,这种能响应环境变化的植物性状被称为植物 功能性状l1 ”]。在各项植物功能性状中,叶功能特 性(1eaf functional trait)不仅决定了植物对资源的 获取及利用能力、也与植物的生长对策紧密相关,且 其可塑性更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从而能 够更好的反映植物在变化环境中的适应对策[10,123。 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是指单位干重 的鲜叶表面积,是植物资源摄取策略的关键叶片性状 之一l9]。SLA与植物的生长和生存对策紧密相关,能 反映植物对生境变化的适应特征,是植物比较生态学 研究的首选指标_】 。另外,SLA是物种层面的特征参 数,是物种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属性之 一El4 15]。同一植物种内叶片SLA会随环境变化而发 生一定的变异_1引,这种变异通常被认为是环境造成的 表型可塑性l_1 。与种内变异相似,不同植物种的叶片 SIA对气候环境的敏感度以及相应的的响应方式等方 面也有明显差异[9],且不同植物叶片SLA随环境的变 异特征,影响到该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口 。 Knops等口 在美国锡达克里克地区的施肥试验显示, SLA随氮肥施入而增长强烈的植物种,其优势度提高 明显。然而,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是水肥的干 旱半干旱生态系统,氮沉降背景下,群落植物优势度与 植物种比叶面积的关系尚未见报道。 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脆弱、养分匮乏,是受水分和 养分共同限制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本文以陇中黄土高 原天然围封草地为研究区域,通过施肥模拟大气氮沉 降,分析了黄土高原天然草地主要植物的叶片SLA和 物种重要值沿氮素添加梯度的变化特点及二者的相关 关系,为深入理解干旱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及其他类 似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提供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试验位于甘肃省榆中县兰州大学黄土高原国际 地面气候与环境监测站围封草地内,N 35。57 ,E 104。09 ,海拔1965.8 m。该地区为黄土高原残塬梁 峁沟壑,年均气温6.7℃,无霜期9O~140 d。年日 照时数约2600 h,年降水量382 mm,蒸发量1343 mm,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植被类型为半干 旱典型草原,植被组成主要为长芒草(Stipa bun— geana)、伴生有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 altai— CUS)、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等;土壤 类型为灰钙土。试验样地原为农田,1986年撂荒, 已基本恢复为天然植被,2005年10月设置网围栏 对草地进行围封E船]。 1.2试验设计 于2009年在试验区地势平缓的地段设置5个 氮素添加梯度,分别为:N。(对照,0 g N・m ・a ),N2.3(低,2.3 g N・m ・a ),N4 6(中, 4.6 g N・m ・a ),N 9_¨(较高,9.2 g N・ m ・a ),N138.(高,13.8 g N・m ・a )。 每个氮素添加梯度设置5个重复,每试验小区面积 为4 m×5 m,共计25个小区,采用完全随机排列。 所施氮肥为尿素(含氮量46 9/6)。氮肥于每年的6 月初和7月初分2次随雨水施入,每次施人时,将肥 料溶解于10 L自来水中,用喷壶均匀洒入各小区, 对照样地仅补充10 L自来水。 1.3植被调查 2012年7月下旬,在各试验小区随机选择3个 1 m×1 m的样方,调查各物种的密度、高度和盖度, 并计算群落中植物种的重要值 。 重要值一(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密度)/3。 1.4植物种叶片比叶面积调查 选择禾本科植物长芒草、赖草(Leymus secali— nUS),豆科植物达乌里胡枝子以及菊科植物阿尔泰 狗哇花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其生物量之和占群落 总地上生物量的8O 以上。 于2012年7月26日上午,在所有小区内各物种 选择6株长势一致、健康完整的植株,齐地面剪下每 株植物中充分照光的所有个体(非禾本科植物采集整 个枝条,禾草科植物采集分蘖枝)置于塑封袋中,用冰 盒冷藏带回实验室。室内摘除所有相对幼嫩但完全 展开叶,通过叶面积仪(winFOL1A,Canada)扫描计 算叶面积(1eaf area,LA),烘干所有所选叶片(65℃, 48 h),然后称其干重(1eaf mass,LM)。 比叶面积===叶面积/叶干重。 1.5数据分析 分别采用Origin 8.6和SPSS 16.0数据分析 第1期 韩会阁等: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比叶面积及其重要值的影响 71 。、(v1s一日饕 Q瑚 软件对数据进行图表绘制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 方差分析(One—way ANOVA,LSD)进行多重比 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分析 物种和氮素添加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叶片SLA和物 种重要值的影响;采用线性相关分析了物种重要值 与其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叶片 SLA的相关性。 2.2不同植物种重要值及其对氦素添加的响应 草在N 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40.2, 169.8,154.7和118.3 cm ・g.。,与对照相比,分 另0增加了5.3 ,19.5%,13.9 和10.6 cm。・g-。,且差异显著(P<O.05)(图2)。 不同植物种的重要值随氮素添加量的增加变化规 律不一致(表2)。在无氮添加群落中,所调查的4个植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物种叶片SLA及其对氮素添加的响应 物种、氮素添加量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植物 的叶片SLA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植物物种的影响最 大,其离差平方和达26419.964(表1)。 在无氮添加群落中,所调查的4个植物种的叶 片sLA大小为:阿尔泰狗哇花>达乌里胡枝子>长 芒草>赖草;达乌里胡枝子与阿尔泰狗哇花、长芒草 之间差异不显著(图1)。 表1植物叶片SLA的变异来源分析 Table 1 Summary about the effect of variation from plant species.N addition and both interactions on SLA 注(Note):*:P<0.05 S.bungeana L.secalinus Ldavurica H.altaicus 长芒草 赖草 达乌里胡枝子阿尔泰狗畦花 物种Spcies 图1 4个物种的叶片比叶面积 Fig.1 Specific leaf area(SLA)of four species 注:不同大写字母表示物种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Note: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各物种叶片SLA基本 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长芒草和阿尔泰狗哇 花在N 处理时达到最大值,而达乌里胡枝子和赖 物种的重要值大小为:长芒草>阿尔泰狗哇花>赖草 >达乌里胡枝子;赖草和达乌里胡枝子之间差异不显 著。沿氮素添加梯度,禾本科植物长芒草和赖草的重 要值分别由0.37和0.08增加到0.51和0.23,变异系 数分别为13.8 和37.77 ;而达乌里胡枝子和阿尔泰 狗哇花的重要值均呈降低趋势,变异系数分别为 40.16 和31.46 。且植物种的重要值随着氮素添加 量增加所产生的变异系数与该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值 大小密切相关(图3),即群落中物种重要值的变异系数 越大,其重要值越小,相反,群落中物种重要值的变异 系数越小,其重要值越大。 2.3植物叶片SLA与物种重要值的相关性分析 物种的重要值与其叶片SLA之间无相关关系 (图4),且氮素添加所引起的植物种重要值的变化 与其叶片sLA沿氮素添加梯度的变化也无显著相 关关系(图5)。 3讨论与结论 植物SLA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叶片组织密度和 叶片厚度_】 ,且主要随环境改变而变化[1 ,具 有一定的可塑性。随着氮素的添加,植物可获取的 养分数量增多,使植物叶片的养分状况改善¨2 ,这 一方面促进了植物叶片细胞的伸长,体积增大,即单 位体积的叶片含有的细胞数量较少,植物叶片密度 降低,叶片SLA增加;另一方面,生长速率加快也会 导致细胞内结构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从 而也致使植物叶片密度降低、叶片SLA增加[2 。 本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叶片SLA大小为禾草 科植物最低,菊科植物最高;不同植物种对N素添 加的响应明显不同,但总体表现为在一定的氮添加 水平下,各植物种的叶片SLA均随着N添加水平 的增加而增加,这与黄菊英等_2 ]对6种多年生草本 植物以及An等口刀对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的研究结果相似。 72 草 地 学 报 240 第23卷 旨。/一《 ∽一≈譬 舞l。IJl8ds 臼4廿丑 2 2 1 l 2 2 l 1 200 l6O ∞ ∞ ∞ 加 ∞ ∞ 0 如 ∞ ∞ 加 ∞ 0 120 80 40 N0 N2 3 0 N0 N2 3 240 200 l6O 120 80 40 O N0 N2 3 N46 N9 2 N13 8 N0 N2 3 N4 6 N9 2 N添加梯度N addition gradient/g‘m。 图2氨素添加对4种植物叶片SLA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soil N supply on the specific leaf area(SLA)of four species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氮水平间差异显著(P<O.05),下同 Note:Different lower 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P<O.05)differences among treatments,the same as below 表2 4个物种重要值随氦添加梯度的变化趋势 Table 2 Responses of importance value of four species to N addition gradient 重要值Important value 比叶面积Speciifc leafarea(SLA)/cm ’g- 图3 4个植物种重要值与其沿氮添加梯度 的变异系数之间的关系 Fig.3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mportance value and it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long the N gradients of four species 图4叶片比叶面积与物种重要值的关系 Fig.4 The re1.ationships between specific leaf area(SLA)and importance value 第1期 韩会阁等: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比叶面积及其重要值的影响 73 譬 罩 重 } 面 嗽 比叶面积Speciifc leafarea(SLA)/cm g 图5 4个物种叶片SLA与其重要值之间在氮 添加梯度上的关系 Fig.5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ecific leaf area(SLA)in green leaves and importance value of four species along N gradients 植物叶片SLA的大小和可塑性是体现物种竞 争能力的重要指标[2 ,在解释植物种在群落中优势 地位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1 ]。这是因为,高叶 片SLA的物种其叶片对二氧化碳扩散阻力较小,且 投资在光合器官中的氮较多,光合生产能力较 强L2 ,而高的光合速率能使植物积累更多的碳并分 配到生长和繁殖中去,这是该物种在竞争中排挤其 他物种的物质基础口 。而叶片SLA的表型可塑性 能够增强物种对变化环境的耐受性和适应性,增强 其获取与利用资源的能力,使之快速生长和繁殖, 提高其竞争力,因此叶片SLA表型可塑性较强的物 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在更广泛的生境下生长繁 殖[2 。以上结论得到了湿润与半湿润区域的研究 数据的支持n 。 。然而,本研究中,物种重要值与叶 片SLA大小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且达乌里胡枝 子、长芒草和赖草的叶片SLA沿氮素添加梯度的增 加幅度远低于Knops等_】 对豆科植物Agrophyron repens(82 )和禾草科植物草地早熟禾(Poa prat— ensis)和帚裂稃草(Schizachyrium scoparium)(分 别为28 和4O )的研究结果,也低于黄菊英等 ] 对禾草科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叶片sLA的 观测结果(53.0 )。其原因也可能是由于Knops 等 和黄菊英等[ 的研究地点较湿润,分别位于湿 润地区和干旱湿润过度地带,而本研究是在干旱贫 瘠的黄土高原进行。在湿润地区,水分和养分限制 较小、光限制较大,随着氮素的添加、植物养分状况 得以改善,物种间对资源的竞争由地下部分转向地 上部分,即从对土壤氮素和水分竞争转向对光资源 的竞争。。叩;沿氮素添加梯度植物SLA的增大提高 了植物的光竞争能力和生产力E7,26,a13,是这些地区 群落植物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陇中黄 土高原为土壤养分缺乏的干旱地区,水分和养分是 主要的限制因子,因此决定植物光竞争能力的叶片 SLA大小可能不能决定该区物种的优势地位;另 外,本地物种适应了长期的贫瘠环境,土壤可利用养 分的增加对其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弱_2 ,叶片形态特 征也趋于保守,可塑性相对较低l_2 。因此决定该区 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可能不是植物的叶片特征 而可能是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养分回吸收效率等 与植物养分状态关系密切的因素,然而这还有待于 进一步研究 。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沿氮素添加梯度,禾草科植 物长芒草和赖草的重要值增大,非禾草科植物达乌 里胡枝子和阿尔泰狗哇花的重要值减小,由此可见 氮素添加对禾草科植物更有利,其原因可能是施氮 在促进了禾草类生长、增加上层禾草郁闭度的同时, 造成下层非禾草类对光资源利用上的困难,从而在 一定程度上相对抑制了非禾草类生长[323。另外,各 植物种重要值的大小与其沿氮肥梯度的变异系数成 显著负相关,即群落中物种重要值的变异系数越大, 其重要值越小,相反,群落中物种重要值的变异系数 越小,其重要值越大,进一步表明各物种在群落中分 布的重要值变异系数越小,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 强,越能在变化生境中成为优势种。许多用物种重 要值表示其生态位宽度的研究也表明,重要值变异 系数是影响生态位宽度的重要因素,各物种在各资 源位中分布的重要值变异系数越小,其生态位宽度 越大l3引。本研究中,长芒草重要值的变异系数最小 也可能是其生态位最宽、成为该区群落建群种的重 要原因。 参考文献 [1]Galloway J N,Dentener F J,Capone D G,et a1.Nitrogen cy— cles:Past,present and future EJ].Biogeochemistry,2004,70 (2):153-226 E23 Holland E A,Dentene F J,Braswell B H.Contemporary and Pre-Industrial Global Reactive Nitrogen Budgets EJ3.Biogeo— chemistry,1999,46(1/a)±7-43 [3]Hooper D U,Johnson L.Nitrogen limitation in dryland eco— systems:Response to geographic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 precipitation[J].Biogeochemistry,1999,46:247—293 [43 Lebauer D S,Treseder K K.Nitrogen limitation of net prima— ry productivity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s globally distributed EJ].Ecology,2008,89(2):37l_379 74 草 地 学 报 第23卷 [53 Brooks M L.Effects of increased soiI nitrogen 0n the domi— nance of alien annual plants in the Mojave Desert[J].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3,40(2):344—353 [6]安卓,牛得草,文海燕,等.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长芒 草氮磷重吸收率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植物 生态学报,2011,35(8):801 807 [7]Bobbink R,Hornung M,Roelofs J G M.The effects of air borne nitrogen pollutants on species diversity in natural and semi—natural European vegetation[J].Journal of Ecology, 1998,86(5):7l7—738 [83黄菊莹,袁志友,李凌浩.羊草绿叶氮、磷浓度和比叶面积沿 氮、磷和水分梯度的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2009,33(3): 442—448 [9]韦兰英,上官周平.黄土高原不同退耕年限坡地植物比叶面积 与养分含量的关系[J3.生态学报,2008,6(28):2526—2535 [1o]宝乐,刘艳红.东灵山地区不同森林群落叶功能性状比较[J]. 生态学报,2009,29(7):3692—3703 [11]龚时慧,温仲明,施宇.延河流域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对环境梯 度的响应口].生态学报,2011,31(20):6088—6097 [12]李玉霖,崔建垣,苏永中.不同沙丘生境主要植物比叶面积和 叶干物质含量的比较[J].生态学报,2005,25(2):304—311 [13]黄菊英.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养分回收特性对养分和水分梯度 变化的响应[D].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8 [14]李轩然,刘琪碾,蔡哲,等.千烟州针叶林的比叶面积与叶面积 指数[J].植物生态学报,2007,31(1):93—101 [15]齐威,郭淑青,崔现亮,等.青藏高原东部4科植物种子大小和 比叶面积随海拔和生境的变异[J].草业学报,2012,21(6): 42—5O [1 6]Ma W L,Shi P I ,Li w H,et a1.The change of individual plant traits and biomass allocation in alpine meadow with ele vation variation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口].Science in China l ire Sciences,2O10,53(9):1142—1151 [17]Scheepens J F,Frei E S,StOcklin J.Genotypic and environ— mental variation in specific leaf area in a widespread Alpine plant after transplantation to different altitudes[J].Oecolo— gia,20l0,1 64(1):14卜1 50 [18] Olff H.Effects of I ight and Nutrient Availability on Dry Mat— ter and N Allocation in Six Successional Grassland Species. Testing for Resource Ratio Effects[J].Oecologia,1992,3 (89):412 421 [1 9]Knops J M H,Reinhart K.Specific leaf area along a nitrogen fertilization gradient[j].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2000, 144(2):265-272 [2O]康敏明,张奇平,杜唬,等.浙江天童受损常绿阔叶林实验生态 学研究(V1):不同干扰下植被恢复初期主要优势种叶性状及其 生态适应[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3):26—37 [21]胡文祥,李伟,杜国祯.基于物种性状的两种高寒草甸优势牧 草对施肥的响应[J].兰州大学学报,2011,6(47):68—74 [22]Li X D,Fu H,Li x D,et a1.Effects of land—use regimes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l oess Plateau, northern China 口].New Zea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8,51 (1):45—52 [23]任继周.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15-16 [24]I v x T,Han X G.Nutrient resorption responses to water and nitrogen amendment in semi—arid grassland of Inner Mongolia, China口].Plant and Soil,2010,326(1/2):481-491 [25]Poorter H,Niinemets 0。Poorter I , t a1.Causes and conse quences of variation in leaf mass per area(LMA):A meta—a— nalysis[J].New Phytologist,2009,182(3):565—588 [26]黄菊英,余海龙,袁志友,等.长期N添加对典型草原几个物 种叶片性状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32(5):141 9-1427 [27]An H,Shangguan Z P.Specific leaf area,leaf nitrogen con— tent,and photosynthetic acclimation of Trifolium repens I . seedlings grown at different irradiances and nitrogen concentra— tions[J1.Ph0t。synthetica,2008,46(1):143 147 [28]Schieving F,Poorter H.Carbon gain in a multispecies canopy: The role of specific leaf area and photosynthet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New Phytolo— gist,1999,143(1):201—211 [291户桂敏,王文天。彭少麟.不同氮磷比下入侵种五爪金龙和本 地种鸭脚木的竞争表现[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 1449—1454 [301万宏伟,杨阳,白世勤,等.羊草草原群落6种植物叶片功能特 性对氮素添加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8,32(3):611— 621 [31]Maziane D,Shipley B.Interacting components of inter-specific relative growth rate:Constancy and change under differing conditions of light and nutrient supply[J].Functional Ecolo— gY,1996,13(5):611-622 [32]沈振西,陈佐忠,周兴民,等.高施氮量对高寒矮嵩草甸主要类 群和多样性及质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3,io(1):7 17 [33]汪建华,周先容,尚进,等.金佛山巴山榧树灌丛群落主要木本 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4,33(5):1135 11 41 (责任编辑 吴雅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