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能力解读】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知道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了解通过实验确定物质元素的基本原理。
2、了解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原则,学会依据质量守恒原理推算未知物化学式的方法。 3、学会熟练书写常见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4、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会依据提供的信息书写陌生反应的方程式。 5、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理。知道它和化学式计算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6、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微粒数目比、质量比。并熟练掌握根据一个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重视计算格式的规范。
【命题导向】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历年中考分值最高的内容,以苏州市中考试卷为参考,2006年中考第21、22、23、24、25题,2007年第20、24、28、29题都有要求考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内容。考查的化学方程式都在教材中出现的,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一个关键内容,估计在2009年中考还会考查直接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中考考试的热点。主要的考查方式为:
(1)化学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主要判断给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化学计量数、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等方面是否正确)。
(2)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3)提供客观事实存在的信息,写出化学方程式。
今后的中考除继续保留上述考点外,结合化学与生产、化学与社会、化学与重大事件等方面的知识,尤其强调给定信息,运用综合、对比、迁移、按一定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
【知识梳理】
考点1 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第 1 页
考点2 化学方程式
1、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对应的化学计量数的积之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各对应的化学计量数)
如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气体参与,则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方程式的配平
⑴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⑵书写的步骤
a. “写”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b.“ 配” 配平方程式 c. “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d. “等” 将横线改为等号
【考题精练】 一、选择题
1、(2007苏州)某有机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R + 13O2 === 8CO2+10H2O。
根据质量守定律,R的化学式为 ( )
A.C4H10 B.CH4 C.CH4O D.C2H4O2 2、(2008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Fe2+、Ca2+、CO32-、OH- B.Na+、SO42-、Cl-、OH- C.Ba2+、H-、 Cl-、OH- D.Ag+、NH4+、NO3-、OH-
3、(2008南京)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 A.4:9 B.8:11 C.10:11 D.31:44
4、(2006无锡)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Z的化学式为XY3B.m g X2和n g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m+n) g 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 g X2完全反应生成 b g Z ,则同时消耗(a-b) g Y2
5、(2008无锡)手电筒中使用的锌―锰干电池,在工作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09年苏州市专题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物质的变化
Zn+2NH4Cl+2MnO2 ===ZnCl2 + 2NH3 + X + H2O,则X的化学式为 ( )
A. MnO
B. Mn2O3
C. Mn3O4
D. HMnO4
6、(2007常州)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
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 ) A.NO B.NO2 C.N2 D.N2O
7、(2008常州)下列各种物质间的转换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 A.P→P2O5
B.CaCO3→CO
C.Fe→FeCl2
D.CuO→CuSO4
8、(2006镇江)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分子的数目 ②元素的种
类 ③原子的数目 ④原子的种类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 )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9、(2008南通)下列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
A.H+BaCl2
+NaOH
2SO4 HCl B.CO Na2CO3
C.Cu(OH)2 +NaCl NaOH
D.NaNO3
+BaCO 3
Ba(NO3)2
10、(2008南通)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11、(2007盐城)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12、(2008盐城)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
第 2 页
A.C2H8N2 B.N2H4 C.CH4 D.C6H7N
13、(2006徐州)科学家通过宇宙探测仪发现金星大气层中含有物质X。X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CH2(COOH)2 = X + 2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 A.CO B.CO2 C.C3O2 D. C2O3
14、(2007徐州)当你站在电视机背后时,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散发出这种气味的物质是臭氧(O3),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气属于化合物 C.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D.臭氧是混合物
15、(2006连云港)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NaOH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H2SO4+CaCO3=CaSO4+CO2↑+H2O
C.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2O3+6HCl=2FeCl3+3H2O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 点燃 2CO2
16、(2007连云港)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C6H12O6 + 6O2 酶 6CO2 + 6H2O B.2Fe + 6HCl === 2FeCl3 + 3H2↑ C.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D.C + 2CuO高温 2Cu + CO2↑ 17、(2008连云港)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4P+5O 2 点燃 2P2O5 B.KMnO4 =K2MnO4+MnO2+O2↑
C.2Fe+6HCl=2FeCl3+3H2↑ D.2Ag+CuCl2=2AgCl+Cu
18、(2008连云港)将CO通入盛有12 g 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
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 ( ) A.2.4 g
B.5.6 g C.8.4 g
D.9.6 g
19、(2006宿迁)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 )
2009年苏州市专题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物质的变化
A.二氧化锰 B.硫酸铜 C.盐酸 D.氯化钠 20、(2007宿迁)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炼铁时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 + 3CO高温 =
2Fe + 3CO2 B.石灰石与石英反应制取玻璃:CaO+SiO2高温= CaSiO3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4P+3O点燃2= 2P2O3
D.洗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铜:Cu + H2SO4=CuSO4 + H2↑
21、(2008宿迁)下列离子能在pH = 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SO42-、Fe3+、Na+、OH- B. K+、SO42-、Cu2+、NO3- C. Cl-、K+、SO42-、Na+ D. Ca2+、Cl-、CO32-、Na+ 二、填空题
1、(2007苏州)为了将汽油发动机尾气中的NO转化为N2,在某催化剂作用下用NH3与NO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为:4NH3 + 6NO催化剂5N2 + 6H2O;在通常状况下,依据左式前后顺序......,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气体..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 2、(2007苏州)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或回答问题。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 ( )。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的反应: ( )。 (3)生石灰与水生成熟石灰的反应: ; 此反应过程中 (选填“吸热”或“放出”)热量。
(4)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 问:为何一般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少量二氧化碳,却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较多二氧化碳?
答: 。 3、(2007无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里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⑴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 )反应; ⑵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反应; ⑶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
第 3 页
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炭黑 。
4、(2007镇江)草酸钙(CaC2O4)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积物。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 (CaSO4)等],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H2C2O4)、草酸钠(Na2C2O4)豆腐和上
述几种蔬菜混合食用,可能诱发“结石”症。
(1)由草酸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2)草酸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十CaSO4== CaC2O4↓十H2SO4请写出草酸钠与硫
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2008镇江)两种溶液混合,生成了一种沉淀。用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和 ;
(2) 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产生,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
是 和 ;
(3)若一种溶液有色,另一种无色,生成的沉淀溶于稀盐酸且无气体产生,沉淀可能是 。 6、(2008扬州)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写所属反应类型: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 (2)“曾青(CuSO4)得铁化为铜” 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 (3)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雨形成中的亚硫酸(H2SO3)与氧气作用生成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发射神州飞船所用的长征捆绑式火箭,是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液体燃料。偏二甲肼在四氧化二氮中充分燃烧,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两种氧化物并放出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06南通) “绿色化学”强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⑴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往集气瓶中加适量NaOH溶液,再进行实验,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⑵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反应,生成能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NO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09年苏州市专题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物质的变化
8、(2008南通)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用 、 、 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 氨反应过程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
①
②
③
④
⑤
应生成C(同的原子)。
),下图是其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质子数不
(1)该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填“是”或“否”); (2)按物质分类的方法,在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12、(2008连云港)车用乙醇汽油是将乙醇(C2H5OH)与汽油(以C8H18表示)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1)乙醇分子中,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H:O为 。
(2)在密闭容器中,将少量乙醇置于一定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现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乙醇 23 0 氧气 40 0 二氧化碳 0 22 水蒸气 0 27 W 0 x (3)表面化学对于化学工业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
在潮湿的空气里,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同时由于空气中O2的溶解,水膜呈中性。若空气中CO2溶解,水膜呈酸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空气组成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06盐城)有一温度变化时容积不发生改变的密闭容器,其中充满甲烷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电火花点火,它们恰好能完全反应。问:
⑴若反应后容器内的温度为120℃,此时容器中气体的密度 原混合气体的密度(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其原因是 。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表中x的值为 ;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确定未知物W中各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 ;
13、(2008连云港)下图转化关系中(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A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碳酸盐;E是一种蓝色沉淀,受热分解后,得到金属氧化物和水;K是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⑵若反应后容器内温度降至室温,此时容器中气体的密度 原混合气体的密度。 (1)A物质中所含金属阳离子的符号为 ,物质G的化学式为 ; 10、(2006连云港)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有关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指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 ) (2)实验室制取氢气 ( ) (3)碳在高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 ( ) (4)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 )
11、(2008连云港)一定条件下,物质A(
(2)指出下列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③为 反应,④为 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 反应② 。
14、(2006宿迁)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与B()反
第 4 页
+ A
B
甲图
C
+ D
D
光 C
+ E
乙图
2009年苏州市专题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物质的变化
⑴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⑶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化学式); ⑷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⑸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15、(2008宿迁)已知有如下反应:A+B→C+D.(答题时需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1)若A为Al、B为ZnSO4(溶液),C、D的化学式分别是 、 (2)若A为Fe2O3,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方程式 (3)若A为CO2、B为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反应为A+2NaOH =C+Cu(OH)2 ↓,则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C CD B A B C A C B A 试题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C A C C A B D A C 二、填空题
1、ν(NH3):ν(NO):ν(N2)=4:6:5
2、(1)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分解 (2)Zn + H2SO4 === ZnSO4 + H2↑ 置换 (3)CaO + H2O === Ca(OH)2 放出 (4)CO2 +Ca(OH)2 ==CaCO3↓+ H2O
虽然氢氧化钙微溶,但其溶液遇少量CO2即浑浊;因氢氧化钠易溶,故其浓溶液可吸收较多CO2 。3、 (1)2H2O2 MnO22H2O+O2↑ 分解 (2)3Fe+2O2 点燃 Fe3O4 化合
第 5 页
(3)Cu+2AgNO3====Cu(NO3)2+2Ag (4)2Mg+CO2点燃 2MgO+C
4、(1) +3 (2) Na2C2O4 + CaSO4= CaC2O4↓+Na2SO4 5、 (1)AgNO3 和 NaCl(或 Ba(NO3)2 和 Na2SO4等)
(2)BaCl2 和 Na2CO3(Ca(OH)2 和 Na2CO3等) (3)Cu(OH)2 或 Fe(OH)2 或 Fe(OH)3 6、(1)2H2O2 MnO22H2O+O2↑ 分解(2)Fe+CuSO4==Cu+FeSO4 置换反应 (3)3CO+Fe2O3高温2Fe+3CO2(4)2H2SO3+O2== 2H2SO4 (5) C2H8N2+ 2N2O4点燃3N2↑+ 4H2O↑+ 2CO2↑ 7、⑴SO2+2NaOH=Na2SO3+H2O ⑵2NO+2CO
N2+2CO2
8、(1)N高温、高压
2 + 3H2 催化剂
2NH3 (2)⑤④①②③
(3)H2O + CO2 = H2CO3 2 CO + 2 NO 催化剂 N2 + 2 CO2 9、(1)等于 在高温条件下,水为气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物总质量不变,在固定体积的
容器中密度不变(2)小于
10、(1)Fe+CuSO4==Cu+FeSO4 置换反应
(2)Zn+H2SO4==ZnSO4+H2↑ 置换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3)C+CO2 高温 2CO 化合反应 (4)CaCO3高温 CaO+CO2↑ 分解反应 11、(1)否 (2)A C (3)2:1:2
12、(1)2:6:1 (2)①14 ②3:4(或4:3)
(3)汽油 增大氧气量,使之充分燃烧(或提高乙醇在乙醇汽油中的比例等,合理即可) 13、(1)Cu2+ O2 (2)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3)CO2 +Ca(OH)2== CaCO3↓+ H2O Fe+CuSO4==Cu+FeSO4 14、⑴H2O+Cl2=HCl+HClO ⑵分解反应 ⑶Cl2 、O2 ⑷+1
⑸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等合理说法均给分)
2009年苏州市专题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物质的变化
15、(1)Cu 和Al2(SO4)3[或Al2(SO4)3和Cu]
(2) C或CO或H2或酸等任填一个 (3) 6CO2+6H2O=C6H12O6+6O2 (4)18
第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