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6.(·湖北孝感)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C.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
6、C【解析】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推断:每个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据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A2+3B2=2AB3,该生成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但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因此不一定是氧化物,故A错误;反应前后分子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变,故B错误;根据分子结构图及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C错误;根据微观示意图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每个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没有A原子,故D错误;故选C。
7.(·湖北随州)将一定量的丙烷(C3H8)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丙烷 4.4 0 氧气 12.8 0 水 0 7.2 二氧化碳 0 4.4 X 0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X可能含有氢元素
C.X只含碳元素 D.X是纯净物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为5.6,可知X为生成物,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通过计算可知x为CO。
24.(•四川乐山)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甲表示反应前的状态,乙表示反应后的状态。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C.乙比甲原子总数减少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乙分子总数不变
甲 乙
【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原子总数也相等;在判断反应类型时,先把反应前后相同的分子去掉,可以发现生成物只有一种,反应物有两种,属于化合反应;甲中有6个分子,乙中有5个分子,分子总数发生改变。
4、(·贵州安顺)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CO2 C.H2 D.CO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推断即可。
12.(·湖北宜昌)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 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CaSiO4 【答案】D
B.Ca2SiO3
C.CaSi2O3
D.CaSiO3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该反应后只有C1个,O2个,结合反应前原子种类和数目关系可确定出X的化学式为CaSiO3。
9.(·甘肃平凉)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4 B. CH3OH C. C2H5OH D. C2H6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中应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
14.(·山东临沂)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
一定条件 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NO B.N2 C. NO2 D.N2O 【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后缺少4个氮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N2。
11.(·山东泰安)我国计划发射4颗北斗三期试验卫星,对全球导航中的新技术进行验证。发射卫星的
点燃
常用燃料是肼(N2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 N2O4 3X+4 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N2 B. NO2 C.NO D.HNO3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后缺少6个氮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2。
(•江苏扬州)【答案】B
【解析】在2Cu(NO3)2
加热2CuOO24X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
的种类及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个铜原子,4个氮原子,12个氧原子;反应后除X外有2个铜原子,4个氧原子;即可以得到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构成4个X,所以X是NO2.选项B正确。
5.(·湖北武汉)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 【答案】C 【解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X为水(H2O),水是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在反应后,由于放出气体二氧化碳和生成了水,固体质量减少,而铜的质量不变,反应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与高锰酸钾分解相同(都需要加热),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是不需要加热的。故选C。
23.(•江苏苏州)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金属钛时,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②TiCl4+2Mg Ti + 2MgCl2
800℃ 高温 则X为( )
Ar C.Fe2O3 D.FeCO3 A. FeCl2 B.FeCl3
【答案】B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会发生改变 Fe Ti O C Cl 反应前 2 2 6 6 14 反应后 0 2 6 6 8 2x 2 0 0 0 6 故x中有1个铁原子,3个氧原子。
8.(•江西南昌)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一定条件 —汞原子
—氧原子 反应后 反应前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答案】C
【解析】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说明存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将没有参加反应的分子剔除后,再分析,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所以A不正确;反应后存在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即生成物有两种,有一种是由分子构成的,另一种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B不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C正确;生成物中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D不正确。
12.(·江苏南京)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甲、丁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因此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A正确;丙的质量前后不变, 即丙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B正确;该反应中乙的质量由反应前的4g变为反应后的32g,质量增加28g,丁的质量由反应前的24g变为反应后的4g,减少了20g,甲由反应前的16g变为反应后的8g,减少8g,因此,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28g:20g=7:5,C正确;甲、乙的质量比为8g:28g=2:7,D错误。
9.(·四川南充)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丙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1 D.甲、乙、丙都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答案】C
【解析】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24:4=6:1;B.反应中甲乙丙分子个数比是1:1:1;C.丙中碳、氧和氢元素质量比是24:16:6=12:8:3,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乙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不含碳元素。 6.(·四川南充)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Fe203+4HC1=2FeC12+3H20 B. CuSO4+2NaOH=Cu(OH)2 ↓ +Na2S04 C.3Fe+202Fe304 D. 2KNO3+CaC12 =2KC1+Ca(NO3)2
【答案】B
【解析】A.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不是氯化亚铁;B、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正确;C.铁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铁不是三氧化三铁;D.钾和氯化钙不能生成水、沉淀和气体所以不能发生反应。
6.(·四川泸州)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OH+H2SO4=Na2SO4+H2O B.Fe+2NaCl=2Na+FeCl2 C.6HCl+Fe2O3=3H2O+2FeCl3 D.3KCl+Al(NO3)3=3KNO3+AlCl3 【答案】C
【解析】A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B中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中,Fe排在Na的后面,该反应不能发生;D中KCl和Al(NO3)3由于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沉淀或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5.(•江苏盐城)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44% B.46%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当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从硫酸溶液变成硫酸亚铁溶液,每56份质量的铁和98份质量的硫酸完全反应,生成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增重份质量,本题的实际情况是50g硫酸参加反应,最后得到55.4溶液,增重5.4g,说明实际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6g,则碳粉的质量为4.4g,质量分数为44%.
1.(•山东济宁)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CO2H2OH2CO3 ②NH4HCO3H2OCO2NH3
点燃 ③2HSO2S2H2O ④2NaOHCuCl2Cu(OH)22NaCl 22△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如③中,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如④。化合反应和
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反应进行具体分析。
8、(·安徽)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
8、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反应的微观过程。反应前有2种化合物分子,反应后有一种化合物分子和一种单质分子,所以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7、(·山东济南)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7、D【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中分子结构图,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所以x=3;由上述图示可知,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了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氢元素反应前在化合物中,反应后在单质中,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中甲为CH4、丙为CO,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2+4):(12+16)=4:7。 15. (·山东聊城)“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答案】D
【解析】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A错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B错误;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灭火只破坏其中的一个条件即可,C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推出蜡烛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D正确。 14. (·山东聊城)如图所示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 A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A正确;生成物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则该物质含有两种元素,但没有指明其中的一种是氧元素,则不能确定该物质是氧化物,B错误;反应前是两种单质的分子,反应后是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错误;通过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D错误。
7.(·四川资阳)下列方程式表示的反应正确,且能实现目的的是( )
高温
A.高炉炼铁:2Fe2O3+3C = 4Fe+3CO2↑
B.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CaCO3 高温= CO2↑+CaO
C.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单质铜:CuSO4+2Ag=Ag2SO4+Cu
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杂质:Na2SO4+BaCl2=BaSO4↓+2NaCl
【答案】B
【解析】A、高炉炼铁用的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故A错;B、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实现目的,故B正确;C、银排在铜的后面,所以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故C错;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引入了新的杂质,故D错。
8.(·浙江宁波)如图为甲生成乙和丙的反应示意图,其中丙是呼吸作用产物之一,则(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是有机物
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 D.乙由一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乙是一种单质,所以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由于丙是呼吸作用产物之一,不是CO2,就是H2O,又由于同时生成乙单质,因此判断甲是H2O2,乙是O2,丙是CO2,CO2不是有机物,所以B错误;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质量单位,因此C错误;乙是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因此D正确。 19.(·广东广州)从
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 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 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 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答案】B
【解析】本题涉及到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A 和C 是质量守恒的宏观说法,D 是微观说法。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是在点燃条件下才可以发生,故B 错误。
6. (•山东德州)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围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是碳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所以属于置换反应;在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没变,故C说法错误;一氧化碳和水都属于氧化物。
6.(•四川宜宾)用CO2和NH2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2NH3一定条件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共涉及到三种氧化物
B.C、H、O、N四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 C.尿素含氮量高,是一种很好的氮肥 D.尿素中含有CO分子
【答案】C
【解析】A.上述反应中涉及到CO2和H2O两种氧化物;B.C、O、N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H在第一周期;C.尿素含氮量为46.7%,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氮肥;D.尿素中含有尿素分子,不含CO分子。 (•浙江衢州)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黒,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CuO 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A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缺少条件,A错误;在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的氧气参加反应,空气的质量变小了,B错误;在该反应中,铜是反应物,其质量是逐渐减少的,C错误;该反应是在一个密闭的硬质玻璃管内完成的,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D正确。(•浙江衢州)我国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如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甲烷是无机物
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D.单中心铁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度,反应后本身质量减少 【答案】A
【解析】由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H4
C2H4+2H2,该反应的反
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甲烷属于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16.(•江苏扬州)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A选项正确;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为另一种化合物,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B选项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及个数不变,分子的种类会发生改变,C选项错误;一氧
化碳的化学式为CO,1个一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而该微观示意图中反应的化合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则该图不能示意CO与O2的反应,故D选项说法错误.
二、填空、简答题
16.(•广东)(4分)“题16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为 。
【答案】 混合物
C2H2 + 2H2O
催化剂加压2C2H4O 化合反应
【解析】(1)因为含有两种分子,因此属于混合物;(2)反应物是C2H2 和2H2O,生成物是C2H4O,据此写出方程式,反应物是多种,生成物一种,是化合反应。 19. (·天津)(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 + O2点燃SO2 (2)Zn + H2SO4 = ZnSO4 + H2↑ (3)KOH + HCl = KCl +H2O
【解析】(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 + O2点燃SO2。(2)锌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3)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KOH + HCl = KCl +H2O。
18.(•湖南益阳)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
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氢原子。
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6O2
点燃 5CO2+ ▲ 。
【答案】 C5H4 2H2O
【解析】首先根据分子模型得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不变,得出生成物是水且其前的化学计量数为2。 19.(·湖北宜昌)(2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锌元素 ; (2)2个氢原子 ; (3)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答案】(1)Zn(2)2H(3)3P2O5(4)CH4
【解析】化学符号书写时注意规范,注意元素符号书写要“一大二小”。
39.(·湖南娄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 47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 48
(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 49
友情提示: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可将水做为反应物处理。
【答案】47.C+ 2CuO 高温 2Cu+CO2↑ 48.4Al +3O2=2Al2O3 49.2Al+2H2O+2NaOH= 2NaAlO2+3H2↑ 【解析】(1)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是利用碳的还原性,反应为C+ 2CuO 高温 2Cu+CO2↑,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是铝和氧气在常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为4Al +3O2=2Al2O3 (3)根据题意和提示可知其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 2NaAlO2+3H2↑。
23.(·湖北宜昌)(2分)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X Z Y Z X X X Z Z Y 反应前 反应后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答案】(1)1:1(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3)置换反应(4)不是 【解析】(1)分析该反应前后粒子的种类和数量可知生成物有两种分子,分子个数为1:1;(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3)该反应反应物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4)有X原子构成的物质反应前有两个分子,反应后变成1个分子,所以它是反应物,而不是催化剂。 31.(•江苏苏州)(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 ⑵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
⑶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炼铁: ▲ 。 ⑷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 。 ⑸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 。 【答案】⑴2H2+O2
2H2O
KMnO+MnO+O↑ ⑵2KMnO4△2422
⑶3CO+Fe2O3⑷NH4HCO3
2Fe+3CO2 NH3↑+CO2↑+H2O
⑸ Zn+CuSO4═ZnSO4+Cu
【解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一般的步骤是:写、配、注、等这几步。 17.(•江西)(5分)《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节目最刺激的游戏是“撕名牌”。“名牌”是巾在队员衣服后面,标有自己姓名的标牌,制作材料有棉布、塑料等。塑料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鉴别棉布和涤纶的方法是 ; (2)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
A.白酒 B.柠檬酸 C.食盐溶液 D.纯碱溶液
(3)另一期节目,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得澄清透明。“污水”是单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污水变澄清。其中的一个反应为: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则X的化学式为 ,草酸(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答案】(5分)(1)有机化合物 取样灼烧,闻气味 (2)D (3)CO2 +3
【解析】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所以塑料属于有机化合物;棉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有烧纸的气味,涤纶是合成纤维,灼烧时无特殊气味,所以可通过取样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布和涤纶;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白酒是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色,柠檬酸溶液是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色,食盐溶液是中性溶液,也不能使酚酞变红色,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使酚酞变红色;要确定X的化学式,其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和种类和数目不变,可和X为CO2,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草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4=0,解得X=+3,即草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
18.(·江苏南京)物质乏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1)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之间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并排序。 规律 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大到小 排序 CO2、C2H4 、C2H2、CH4 (2)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 【答案】(1)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C2H2、C2H4、CH4、CO2
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总数由多到少 C2H4、CH4、C2H2、CO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C
【解析】(1)按照一定规律,即按照所给物质在组成、结构上的相似性对物质进行排列。如示例按照密度大小排列。观察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发现它们都是含碳元素的物质,还可按照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排列,另外还可根据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的多少进行排列等。 (2)CH4、C2H2、C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点燃CO2+2H2O、2C2H2+5O2点燃4CO2+2H2O、C2H4+3O2点燃2CO2+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三种物质燃烧后产生的CO2与H2O质量之比分别为22:18、22:4.5、22:9。据此并结合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可推断:若该气体只有一种组成,则该气体是C2H4;若由两种组成,则一定不含C2H4;若有三种组成,则三种物质同时存在。因此,A、B、D错误,答案选C。
15. (•四川广安)(4分)常温下,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氯化氢,其中的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成氯化氢和一种气体单质。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物理性是(只写2点) 。 (2)写出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 __;
(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 (4)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1)黄绿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 任意两点就行)(2)+1(3)Cl2+H2O==HClO+HCl(4)2HCO=2HCl+O2↑ 【解析】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等都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的代数和为零在HClO中Cl的化合价为+1+x-2=0得x=+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l2+H2O==HClO+HCl ;次氯酸分解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2HCO=2HCl+O2↑
41. (·湖南长沙)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Ca(OH)2===CaCO3↓+H2O;(2)2H2O
2H2↑+O2↑
解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的缘故,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水在通电时,会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
2. (•山东德州)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1)煤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2)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序号)。 ...①乙醇(C2H5OH) ②甲醇(CH3OH) ③尿素[CO(NH2)2]
【答案】(1)不可再生;(2)2H2+O2
2H2O;(3)③
【解析】(1)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2)氢气燃烧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点燃,所以方程式是:2H2+O2
2H2O;(3)因为反应物中含有碳元素、氢
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也应该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生成物不可能是尿素。
1. (•山东德州)(3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得到溶液的体积小于100mL。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宏观现象: ;
(2)在农村广泛使用沼气(主要成分是CH4),既可以改善人居环境,又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请写出沼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在焊接钢管时,工人师傅通常用稀盐酸先将其表面的铁锈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水分子相互进入彼此的间隔中,所以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2)CH4+2O2
CO2+2H2O;(3)Fe2O3+6HCl=2FeCl3+3H2O
【解析】(1)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酒精和水混合时,酒精分子、水分子相互进入彼此的间隔中,所以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2)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点燃,所以方程式是:CH4+2O2
CO2+2H2O;(3)反应物是氧化铁和盐酸,
生成物是氯化铁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19. (·重庆A卷)(3分)“”是高中化学将要学习的物质,浓见光会发生化学变化,其化学方程式为: 4HNO3光照4NO2 ↑+ 2H2O+X↑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请在的化学式中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HNO3
(3)具有酸的一些共同性质,是因为它在水溶液中也能解离出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答案】(1)O2 ;(2)HNO3 ;(3)H。
+
5【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X的化学式O2;氢+1,氧-2,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标出化合价;
+
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酸溶液中都有H。
32.(·北京)(5分)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 。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 。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
(4)如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待液体全部
流下,立即关闭K1,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pH=3,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 。
三、实验探究题
9. (·湖北黄冈)(5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示称量的质量是_______g。
(2)实验2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探究酸和碱发生的反应、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 红色褪去(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73.2 (2)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产生;铜的活动性比银强(铜能与银溶液反应)。
【解析】(1)实验1是验证酸碱中和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可观察到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逐渐褪为无色;图中砝码质量为70g,游码质量为3.2g,故所称质量为73.2g;(2)实验2中铜可将银中的银置换出来,生成银和铜,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或黑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由此可得出结论,铜的活泼性大于银。
四、分析与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