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名称: 政治科 年级(模块)名称: 九 年级(模块)章节:第 三 单元(填单元名称)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 第 六 课(填课题名称) 参与政治生活 第 一 框题(填框题名称)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关键词(3~5个): 人民 依法治国 人民代表 法治 依法行政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具体学习目标
知识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认识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治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在实际生活中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资源分析】(一)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通过前两单元的学习,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国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肩负为祖国献身,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使命,更好地融入社会,还要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文化的方面的制度。学生的现有知识使得他们对于有些问题不很清楚,如,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人民通过什么途径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怎样行使国家权力?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等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些问题,有利于引导他们更好地关心国家大事,参与国家管理。(二)教材分析《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是九年级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授课内容。本框架由两目组成,包括人民怎样当家作主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本课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大的职权;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意义。(三)相关资源分析【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的意义。【教学方法】1、对比分析法 2、情景教学法 3、分析讨论法 4、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人民当家作主的相关事例,查阅相关法律知识。2、搜集有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的例子以及当事人如何解决。学生准备:1、了解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事例。 2、搜集有关日常生活中家人被侵权的事情,以及家人的处理方法。【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1课时【板书设计】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国家机关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的要求a、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政府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要依法行政) c、公民要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故事
导入
阅读教材的引言小故事,小泽向市长反映非法经营的网吧引出课题: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让学生明白关心国家的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监督权,既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也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活动一】你知道吗?
过渡: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那么,人民通过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制度来行使权利呢?学生分析讨论:在我国,人民如何行使权力?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1)人民是这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利。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活动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下文。
【活动二】感悟政策:政府工作报告给出民生4778亿元大礼包资料展示:政府工作报告给出民生4778亿元大礼包设问:政府向全国人大上作工作报告,说明两者关系是怎样的,同时全国人大在国家机构中处于什么地位,怎么体现?
引导学生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学生看图思考、自主学习书本p82内容并回答:政府向全国人大上作工作报告,说明两者关系是怎样的,同时全国人大在国家机构中处于什么地位,怎么体现?通过材料使学生感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活动三】探讨新知
阅读材料:人民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是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的。例如:
﹡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决定兴建长江三峡工程;
﹡设立重庆直辖市。
你还知道哪些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权力的事例?通过社会生活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全国人大的职能。【活动四】
合作讨论
图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一览图
向学生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大的立法情况,与学生一起感受社会主义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从图示中得出什么结论?这与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了解我国近年来在立法方面取得的成就,思考我国取得的立法成就与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关系。
小结: 我国是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体现出我国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通过法律解决,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治的轨道。
立法工作与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关系:有法可依即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②依法治国的意义:a、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活动五】细心观察呈现教材上的图片资料,设问:你还能说出哪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活动?
小结;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活动六】案例分析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家人有没有遇到过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情?如果有,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小结: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公民要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结合学生的相关经历,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正当权力的意识和能力。课堂小结本课的学习主要是帮助大家了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大的职权;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意义。希望通过学习,同学们能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意识,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