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挪用公款罪的最新标准是什么?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2023年挪用公款罪的最新标准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主要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来确定,数额较大、进行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的将被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将面临更重的刑罚。对于挪用用于救灾等特定情况的公款,将从重处罚。挪用公款罪的认定要考察行为人的身份、行为是否属于依法从事公务过程中实施的、是否具有非法活动性、营利活动性和超过三个月未还性等要素。挪用公款罪是一种恶劣犯罪行为,对国家工作人员来说刑罚更重,量刑标准以挪用公款数额为依据。

法律分析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挪用公款罪怎么认定

认定某一挪用公款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1、考察行为人是否属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本法第93条所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范围。如果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之一,该行为人也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确认。

2、考察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挪用公款行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属于依法从事公务过程中实施的。

3、考察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具有三性。即从事非法活动性、进行营利活动性和超过三个月未还性。

4、考察所挪用的款项是否属于公款范围。这里的公款作广义解释,既包括货币,也包括有价证券和特定款物。

5、对于营利型、未退还型的挪用行为而言,还要考察被挪用的公款数额是否属于数额较大,即一万元至三万元范围。其中,公款数额不包括挪用时至案发前所生的利息;营利的多少并不影响对营利目的的认定;案发后行为人是否积极退还公款,并不影响对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但退赃行为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6、对于非法活动型挪用公款行为而言,没有数额、时间上的限制。同时,非法活动泛指一切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命令和规章的活动,不管该非法活动是否完成,只要行为人把所挪用的公款用于从事非法活动时,即视为非法活动型挪用公款行为。

7、挪用公款罪的挪用人与使用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但并不影响对挪用人犯罪的认定。

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恶劣的犯罪行为,因为挪用公款的主要可能人群是国家工作人员,那么一般都会涉及刑罚,量刑的依据就是挪用公款的数额,数额巨大者,将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亦或是挪用款项用于振灾等时,那么还会从重处罚,如果您有相关的问题,那么可以进行法律咨询。

结语

挪用公款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国家工作人员来说尤其重要。根据《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取决于挪用的公款数额和行为的性质。如果挪用数额较大、进行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处罚。对于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情况,将会从重处罚。在认定挪用公款罪时,需要考察行为人的身份、行为的实施过程、挪用行为的三性、挪用款项是否属于公款范围等因素。挪用公款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如果您有相关问题,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一章总则第四条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反洗钱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在反洗钱工作中应当相互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负有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行政调查。

司法机关依照本法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二章反洗钱监督管理第十一条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为履行反洗钱资金监测职责,可以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获取所必需的信息,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应当提供。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定期通报反洗钱工作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