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判刑日期是否包括拘留时间?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判刑日期是否包括拘留时间?

拘留时间算在判刑日期内,保释期间不算刑期。根据《刑法》,管制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拘役和有期徒刑刑期也是如此。先行羁押的时间可以折抵刑期。取保候审只是变更强制措施,不算刑期,最终是否坐牢由法院判决决定。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分析

一、拘留时间算在判刑日期内吗

算。

以下的刑罚拘留期间的时间都计算在刑期内:

1、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2、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3、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刑期指法院判决宣告的剥夺自由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应予执行的期间。如判处某罪犯有期徒刑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这五年、一年就是刑期。刑期的长短,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确定。刑期有两义:①法定刑期,即刑事法律规定具有时间因素的刑罚期限。②宣告刑期,即依法在刑事判决中宣告的具体刑期。

受刑人在判决执行前羁押的期间应换算刑期,称为刑期折抵。中国《刑法》规定羁押1日折抵徒刑或拘役刑期1日,折抵管制刑期2日。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受行政拘留,后来又被追诉,如果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和受行政拘留处分的行为是同一行为,被拘留的期间,应予折抵;如果被判处的是另一犯罪行为,被拘留的期间不能折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一条

【管制刑期的计算和折抵】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七条

【有期徒刑刑期的计算与折抵】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二、保释期间算刑期吗

取保候审的期间是不能折抵刑期的,不过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时间是可以折抵刑期的,根据《刑法》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七条

【刑期折抵】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拘留时间算在判刑日期内。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刑期,都是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时间可以折抵刑期。而保释期间则不能折抵刑期,但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并不代表最终结果需要坐牢,需要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以上是根据法律规定得出的结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四条 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九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