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工伤认定期间和治疗期间,用人单位需要照常发放工资,且支付标准为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最长时间为24个月。同时,还提到了补发工伤假工资标准。
法律分析
如果职工因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将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最长时间为24个月。
一、工伤认定要付工资吗,支付标准是什么
1、工伤发生后,无论是在工伤认定期间,还是治疗期间,用人单位都需要照常发放工资的。
2、支付标准: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二、补发工伤假工资标准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拓展延伸
工伤时工资怎么算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结语
这段话主要介绍了工伤认定期间的工资支付和补发工伤假工资标准。在工伤认定期间,用人单位需要照常发放工资,而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最长时间为24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五十七条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八条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第五十九条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