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专利权”行为成立的要件。
1、存在有效的专利权。
2、发生了法定的侵害行为。
3、所发生的侵害行为具有违法性。
4、侵害行为人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广义)。
5、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包括明示和默示)。
6、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7、行为人实施的技术、设计方案落入专利保护范围。有了这几条才能确认侵犯了专利权。
一、外观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侵犯该外观设计专利的故意;
2、基于前述主观心态,行为人实施了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或为前述行为提供帮助等行为;
3、专利权人产生实际损失;
4、实际损失与前述行为具有因果关系。
二、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流程是:
1、申请阶段,提供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图片等资料;
2、审查阶段,审查员针对申请文件中的形式问题发出补正通知书,申请人针对该通知书做出补正;
3、授权阶段,审查员会发出授予专利权通知书,申请人办理登记手续以及颁发证书。
综上所述,外观专利的有效期限是10年。只要该外观设计已经依法到获得专利证,该设计就能够设置于产品中,并且不允许被其他任何人和机构所使用,除非经过设计者本人的同意后才可以。
二、假想防卫行为构成犯罪吗
假想防卫可以构成过失犯罪。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1、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假想防卫主观上是出于保护自己,没有故意伤害的意图,否则就不是假想防卫了。2、行为人误以为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此侵害可以针对自己或他人),而对所谓的“不法侵害人”实施的防卫行为,结果处理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意外事件。3、假想防卫是指客观上并不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行为人主观上误认为正在发生不法侵害,而对想像的“侵害人”实施了防卫防为。根据其主观意志,不存在故意的内容,只能是过失,不存在故意犯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条专利权被授予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第十一条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进口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进口依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或者制造、销售、进口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