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仅故意泄露他人隐私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侵权,属于民法调整范围。网络服务提供者拒绝履行法律、行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后拒不改正的,造成用户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一、侵权中传播怎么界定
民法典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网络侵权责任】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补救措施与责任承担】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违反网络安全法怎么判刑
我国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主要法律,经营者违反的,会受到行政处罚,并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会对当事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到违反网络安全法怎么判刑,则要根据实际案件而定。具体如下所述: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触犯网络安全法情节不严重者对其进行教育、责令改正以及罚款处罚,情节严重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判刑标准如下解释:
刑法第五十九条:网络运营者不履行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导致危害网络安全等后果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三、移动通信法律法规
移动通信法律法规是围绕严禁泄露或交易客户信息。本行业内的企业正常经营所涉及的行业内法律法规主要分为: 通信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军用通信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以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信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