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贿赂与正当馈赠的法律界限
国家出台《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正确区分贿赂与亲友正当馈赠,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提供了依据。
法律并不禁止亲友之间的正当馈赠行为。然而,一些犯罪分子在实施贿赂犯罪的时候,借馈赠之名而行贿赂之实,并以正当馈赠为其行为辩解。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崇尚礼尚往来,然而,一些犯罪分子在实施贿赂犯罪的时候,借馈赠之名而行贿赂之实,并以馈赠正当为其行为辩解。为正确区分贿赂与亲友正当馈赠,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意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区分:
1、发生财物往来的背景,如双方是否存在亲友关系及历史上交往的情形和程度;
2、往来财物的价值大小;
3、财物往来的缘由、时机和方式,提供财物方对于接受方有无职务上的请托;
4、接受方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提供方谋取利益。
二、立案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自己发现的案件材料和控告、举报、报案、自首等材料,依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以确定有无犯罪事实存在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决定是否进行侦查和提交审判的诉讼活动。
三、商业贿赂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
的有关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注:这是一个具体的数额标准,只要行为人个人受贿的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就应当立案侦查。)
2、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
(3)强行索取财物的。
(注:所谓“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是指个人受贿数额接近该标准且已经达到该标准的80%以上,即个人受贿数额达到4000元以上。应当注意,对于个人受贿数额达到4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的,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种情形之一,检察机关才立案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