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长江之歌》教案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长江之歌》教案

  一、齐读两节最后4行诗句

  二、细读第一节,理解诗意

  1、思考:该以怎样的语气读第一节?自由朗读第一节。

  2、指名朗读第一节,同学评议。

  3、四人小组讨论各自读懂之处。

  4、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思考:(1)“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

  (2)“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说明了什么?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

  (3)“春潮是你的风采”“惊涛是你的气概”让你懂得了什么?

  5、讨论、交流

  (1)第二人称显得亲切

  (2) 发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东海。

  (3)长江充满生机,气势磅礴。

  6、你从这节哪里感受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师: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流向祖国的最东部,说明她是无穷的源泉。长江像母亲一样“哺育各族儿女”,又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挽在胸前,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说明她有母亲的情怀。

  7、练读第一节

  ⑴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⑵“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应怎样读好它?

  小结:第一节主要从地理特点的角度描写长江,歌颂长江一泻千里,滋润两岸的气概。人们生活在江边,一切都靠他。现在,开发、利用长江 ,他给了我们无穷的资源,所以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这首抒情诗,诗人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纵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长江如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三、细读第二节,理解诗意

  1、各自有感情朗读第二节

  2、四人小组讨论各自读懂之处。

  3、出示:“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走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思考:①你从“你从远古走来” “你向未来走去”中明白了什么?

  ②“巨浪荡涤着尘埃”中的“尘埃”指什么?

  ③你从“涛声回荡在天外”中体会到什么?

  4、讨论、交流

  ①“远古”是指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②这尘埃指的是岁月的尘埃。能举例说明吗?(诸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君臣、父子之间的绝对服从礼制,……)

  师:正是淘汰了这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尘埃,才使得新的社会、新的时代不断产生。社会在更新,时代在发展,这一切,长江一一见证了。

  ③长江充满力量,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大家联系第1节,长江的这种精神、这种力量也就是长江的 风采、气概

  5、现在你明白“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的意思吗?长江气势宏伟,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它能推动一个时代吗?怎样推动?

  师:宽阔的长江波浪滔天,向东滚滚流去,经过我国十一个省市流入东海。大江两岸矗立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像武汉、重庆、上海、南京等都是我国特大型城市。是啊,在长江的孕育下有了华夏文明,在长江的滋润下,祖国面貌日新月异。长江的作用多大啊,真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我们这个社会更新、时代发展的中华儿女,正是受了长江母亲的哺育,受了长江奔流不息精神的鼓舞。所以说,(引读)长江啊,你 用磅礴的力量,推动了新的时代。

  6、齐读第二节

  四、总结

  1、长江具有母亲一样的情怀。她哺育的是祖国各族儿女,她是无私的。自古到今,一直奔腾不息,从不间断。这就像哪种人?(默默耕耘的人、不断奋斗的人、自强不息的人。)

  师:长江不再仅仅是条河流,流的也不再仅仅是江水,她流的是一种文明,一种精神!这是“长江精神”!她不断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开创新的篇章。她同黄河一同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2、学到这里,你认为作者仅仅是在赞美长江吗?

  师:作者赞美长江,赞美她充满生机、气势磅礴,赞美她孕育了华夏文明,作者赞美了伟大的“长江精神”,作者更是赞美了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勇于开拓的精神。

  五、有感情朗读全诗

  六、作业

  1、背诵全诗

  2、收集、背诵描写长江的古诗。

  【板书】

  赞美    无穷的源泉  

  长江之歌                                          伟大的民族精神

  依恋    母亲的情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