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乐器演示与《牧童》教学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乐器演示与《牧童》教学

  牧童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2、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羊、白云、鲜花、绿草。。。)录音资料、电子琴、歌谱。

  导入:牧童

  一、激情导入:

  1、教师放一段录音,学生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师: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玩一玩,现在马上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小眼睛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我们到底要去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放音乐,歌曲的旋律)

  (师在有感情的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远处,一个手拿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子,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清澈的水,高兴的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的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你们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见许多羊和牛。。。

  4、请学生贴出画面

  a、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出来吧。

  b、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c、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d、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e、贴出牧童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一首歌,你听。。。。。。”

  2、全班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师:歌曲演唱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的。。。。。。”

  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

  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里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朗读歌词好吗?”

  14、生:“好”。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欢快的情绪来读歌词)

  16、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得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老师检查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在老师电子琴的伴奏下,演唱高声部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的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的和声处。

  (3)、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4)、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5)、师:“哪组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师指导音准)

  (6)、小组进行演唱。

  (7)、师:“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唱第一句,其他三句,每组一句。”

  (8)、师:“太棒了”。

  (9)、完整演唱歌曲主旋律。

  (10)、两个声部完整的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唱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

  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11)、看样子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歌词了,下午我们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12)、生:“好”。

  (13)、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知识扩展:

  1、师:“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3、教师介绍:《牧童》是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山脉牧童们自己的家乡自由的放声歌唱

  4、欣赏风景。

  四、小结: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