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劳动者不服社保行政部门等作出的工伤致残鉴定,可以依法去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去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是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则可以及时去申请重新鉴定。
一、伤残鉴定第二次低于第一次
如果是再次鉴定,二次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如果是复查鉴定,可以申请再次鉴定。根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二、拿到工伤鉴定结论书之后要怎么做
1、是看鉴定的级别有没有问题,你要是对鉴定结论(级别)不服或有疑义,可以在受到鉴定结论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结论申请。2、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和医疗补助金,等等。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3、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4、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5、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三、工伤走法律流程要多长时间
工伤走法律流程的时间:
1、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或者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期限最长为60日;
2、劳动者自收到认定书之日起,认为构成残疾或者有护理需要的,可以在伤情稳定或者停工留薪期满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出具鉴定结果;
3、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任何一方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认定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自收到认定之日起6一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一审、二审的审限各为3个月;
4、工伤认定结论最终维持的,劳动者可以开始劳动仲裁,主张工伤待遇赔偿,双方不服仲裁结果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一审审限6个月,二审审限3个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