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公司倒闭后应按规定给予员工解除合同补偿金。根据最高法院解释,若劳动者能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具体日期,则以承诺日期为劳动争议发生日。公司破产时,员工应得收入的支付顺序为工资、医疗等个人账户养老保险费用和补偿金。补偿金按工龄计算,破产财产不足时按比例分配。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法,公司倒闭,应按规定给予员工解除合同补偿金,标准为:工作满一年的给一个月补偿金(月平均工资),如果做了十年,应该给十个月补偿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公司破产,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后,首先是补偿员工应得收入。员工应得收入的支付顺序:
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费用,应当划入职工个人帐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补偿金按工龄计算: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一年超过6个月按一个月工资计算,低于6个月按半月工资计算),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按比例分配。
拓展延伸
公司倒闭或破产时,员工是否能获得经济补偿?
在公司倒闭或破产的情况下,员工是否能获得经济补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以及公司倒闭或破产的具体情况,员工是否能够获得经济补偿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许多国家都有相关的劳动法规定,保护员工的权益。在一些情况下,员工可能有权获得未支付的工资、年假、加班费等经济赔偿。此外,一些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基金,用于向受影响的员工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援助。然而,具体情况还需要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债务清算程序以及其他法律要求。因此,建议受影响的员工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法律顾问,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可行的补偿途径。
结语
根据劳动法,公司倒闭后,员工有权获得解除合同补偿金。根据最高法院解释,若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则以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公司破产时,员工应得收入优先清偿。在此情况下,建议受影响的员工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法律顾问,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补偿途径。具体情况需考虑法律规定、财务状况和债务清算程序等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章 债务人财产 第三十六条 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从企业获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占的企业财产,管理人应当追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章 管理人 第二十八条 管理人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聘用必要的工作人员。
管理人的报酬由人民法院确定。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的报酬有异议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章 破产清算 第三节 破产程序的终结 第一百二十二条 管理人于办理注销登记完毕的次日终止执行职务。但是,存在诉讼或者仲裁未决情况的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