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业务说明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意义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境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因此,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分析生产安全风险,建立预防机制,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并持续改进、完善和提高,使企业的人、机、物、环境始终处在最好的安全状态下运行,进而保证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健康快速发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有机结合。
二、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程序步骤
(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申请流程根据要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分为
一、
二、三级。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对安全生产标准化
一、
二、三级企业的审核公告,分别由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或其授权单位组织实施。(1)达标标准: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适用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安监局已经出台的评定标准,尚未制订评定标准的行业(领域),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XXX)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进行评定。(2)达标程序: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程序适用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印发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184号)。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程序适用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经省安监局同意后,向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提出申请;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经市经贸信息委同意后,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协会提出申请。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的,经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意后,向评审组织单位(深圳市安全生产与安全文化协会)提出申请。
(二)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的程序如下:
1、企业自评。企业成立创建和自评机构,按照不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进行达标创建和开展自评,形成自评报告。本身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较好、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健全的企业,可以通过参加自评员培训等方式,掌握标准化创建的方法后自行创建。如安全管理基础较差、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隐患多及整改难度大的企业,可聘请安全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创建服务。
2、申请评审。企业将自评结果报送区安全安监局,区安监局委托区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学会提出初审意见,不符合要求的通知申请企业进行整改,符合要求的由区安监局向企业出具同意报送意见,然后由企业向评审组织单位提出申请评审。
3、评审。评审组织单位收到企业评审申请后,通知由企业委托的评审单位按照相关评分细则开展评审。评审完成后形成评审报告,符合要求的,报送市经贸信息委;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评审单位,并说明理由。评审结果未达到企业申请等级的,经申请企业同意,限期整改后重审。
4、审核、公告。市经贸信息委对提交的评审报告进行审核,符合三级达标标准的企业予以公告;对不符合的企业,书面通知评审组织单位和企业,并说明理由。
5、颁发证书、牌匾。经公告合格的企业,由市经贸信息委颁发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和牌匾。标准化创建具体的程序和步骤企业可登陆罗湖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网址:ht企业为什么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力措施。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明确规定:企业要结合实际,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达标工作,逾期不达标的,将暂扣企业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并责令企业停产整顿,直至达标。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也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在规定时间未达标的企业,各级政府要依法责令企业停产整改直至依法关闭。所以说,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是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具体要求,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所必须履行的程序,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
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积极作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是企业全面贯彻落实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能有效改善企业设备设施状况和安全生产环境,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因素,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企业各部门、生产岗位、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各种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的要求,克服了安全管理的随意性、临时性和盲目性,做到用法规促安全,用制度保安全,实现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障企业安全发展。
五、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持续的稳定,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部分企业仍然存在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设备设施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全市事故总量仍然较大,较大重大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在全市范围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势在必行,通过标准化创建,促使企业逐步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动态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企业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辩识和预控,最大限度地消除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有效降低事故总量,切实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因此,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既是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强制要求,也是企业迈向现代安全管理方式,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六、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成本费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需要企业进行持续有效的投入的。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同样如此,但企业投入成本费用的大小,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关。如果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高,安全生产条件较好,那么在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时,整改投入费用较少,也不用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协助开展标准化自评工作,因此可能整体投入较少;相反,如果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安全生产条件较差,那么在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中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可能难以完成创建,需要聘请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做帮扶,整改投入的费用也较多,因此整体投入费用可能较高。总之,企业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的费用是具体没有标准,主要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
七、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后对企业有什么好处企业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后,好处是很多的,一方面,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概率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后,帮助企业完善了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规范了现场安全管理,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控制和降低了职业危害的发生,有效防止了各类事故,保障了企业员工和设备财产的安全,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另一方面,目前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正在和社会保险部门、经济贸易部门、银行监管部门等进行沟通和协调,对开展标准化创建达标的企业给予工伤保险费率下调、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企业融资贷款等各方面的政策激励措施,促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让标准化达标的企业享受到政策的优惠措施,对不开展标准化创建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在项目审批、工伤保险、信用评级、融资贷款等各个方面采取制约和限制措施,以此激励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