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铁路货物运输产品是以为计量单位。 正确答案: 吨公里 2. 货源调查可以采取、、等方法。 正确答案: 专题调查、重点调查、全面调查 3. 现在车按运用状态分为分为重车和。 车和车,其中又 正确答案: 运用车、非运用车、运用车、空车 4. 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因素有。 、和
正确答案: 消耗集结车小时(T集),一昼夜车流量(N直)、沿途技术站的每车节省时间(t节) 5. 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 、和 正确答案: 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设计通过能力 6. 凡不是尽头铁路局,重车流包括__ 和四部分组成。 、、 正确答案: 接入自卸、接运通过、自装自卸、自装交出 7. 货车周转时间一般计算方法分为 和 两种。 正确答案: 车辆相关法、时间相关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 )领导。
正确答案
A. 调车指导 B. 连结员 C. 调车长 D. 车长
正确答案:C
2.解体列车,在纵列式车站一般都是( )。
正确答案
A. 由驼峰整列解体 B. 分部解体 C. 两端解体 D. 峰尾解体
正确答案:A
3.当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集结无中断时,若T集大于12m车小时,必然其车组是( )。
正确答案
A. 大车组先到,小车组后到
B. 小车组先到,大车组后到 C. 车组大小相等 D. 与车组大小无关
正确答案:A
4.编组某去向列车车流产生集结原因是由于( )。
正确答案
A. 重量或长度要求 B. 未及时编组
C. 未及时进行出发技术作业 D. 无合适的出发时刻
正确答案:A
5.保证车站一昼夜出发系统的基本协调条件是( )。
正确答案
A. 出发列车数大于能向各区段发出的列车数 B. 出发列车数大于列检能力 C. 出发列车数小于列检能力
D. 出发列车数等于能向各区段发出的列车数
正确答案:C
6.中时是指( )。
正确答案
A. 有调中转车每车在站平均停留时间 B. 货车办理一次中转作业平均停留时间 C. 有调车在技术站平均停留时间 D. 货车每周转一次所摊到的中转时间
正确答案:B
7.定期运行的货物列车,首先必须具备条件是( )。
正确答案
A. 有稳定的车流保证 B. 技术站能随时编组 C. 技术站能随时进行解体 D. 技术站随时有衔接运行线
正确答案:A
8.单支车流肯定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必须满足( )条件。
正确答案
A. 必要 B. 充分
C. 绝对 D. 相对
正确答案:C
9.十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 )。
正确答案
A. 编制新运行图 B. 调度员绘制实际运行图 C. 编制机车周转图 D. 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
正确答案:B
10.对各区间求出普通货物列车之间的几种追踪间隔时间之后,在计算平行运行图能力时,应以其中( )数值作为追踪间隔时间。
正确答案
A. 最小 B. 最大 C. 平均 D. 适当
正确答案:B
11.两端分别连接单线和双线区段的车站上,必须查定( )。
正确答案
A. T 通 B. T 站发 C. I通 D. I追
正确答案:A
12.货车全周距是表示( )所走行的距离。
正确答案
A. 货车平均一次周转 B. 货车平均中转一次 C. 中转车平均中转一次 D. 有调车平均一次周转
正确答案:A
13.全路运用车分为( )。
正确答案
A. 重车和空车
B. 管内工作车、移交(重)车和空车
C. 接运重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D. 使用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正确答案:A
14.铁路局的自装自卸与自装交出车流之和( )所属各铁路分局自装自卸与自装交出车流之和。
正确答案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等于
正确答案:B
15.机车日产量是平均每台( )机车每日生产的总重吨公里数。
正确答案
A. 运行 B. 货运 C. 支配 D. 配属
正确答案:B
16.下列作业不属于到发技术作业的是( )
正确答案
A. 技术检查 B. 摘机车
C. 开放或关闭信号 D. 票据交接
正确答案:C
17.运行图划分纵轴的横线的划分方式一般采用按( )方式
正确答案
A. 车站中心线间距离 B. 车站中心线间纯运行时间 C. 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距离 D. 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纯运行时间
正确答案:B
18.固定车组重量的分组列车,应在车流量( )方向上采用。
正确答案
A. 仅本站自装
B. 本站和相邻区段的车流 C. 本站自装和少量改编车流
D. 规定的装车基地所属一站或多站
正确答案:D
19.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指客运站( )一昼夜候车室瞬时出现的最高候车人数(含送站者)的平均值。
正确答案
A. 全年上车旅客最高日(一般取10天) B. 全年上车旅客中间月 C. 全年上车旅客较高月 D. 全年上车旅客最高月
正确答案:D
20.铺画货物列车运行图详图区段能力利用率为70%时,应从( )开始铺画。
正确答案
A. 任一端 B. 下行方向起点站 C. 机车折返站 D. 限制区间
正确答案:C
三、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按办理技术作业内容的不同,到达技术站的列车有( )。
正确答案
A. 技术直达列车 B. 无改编中转列车 C.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D. 到达解体列车 E. 自编始发列车
正确答案:BCD
2.推送调车法,主要用于( )。
正确答案
A. 向货场取送车 B. 向专用线取送车 C. 调移客车
D. 调移禁止溜放的货车 E. 车列转线
正确答案:ABCDE
3.双重货物作业车,是指( )。
正确答案
A. 站内卸后又装
B. 站属专用线卸后站内又装 C. 站属专用线卸后又装 D. 甲站卸后去乙站装车/label> E. 甲站装后去乙站卸车
正确答案:ABC
4.编制阶段计划的出发列车计划时,其内容包括( )。
正确答案
A. 车次 B. 出发时分 C. 占用股道
D. 编组内容及车流来源 E. 编组起止时间
正确答案:ABCDE
5.在装车站编组的列车有( )。
正确答案
A. 始发直达列车 B. 阶梯直达列车
C. 整列短途列车 D. 空车直达列车 E. 分组列车
正确答案:ABC
6.当单支车流满足单独开行直达列车条件时,必然是沿途通过__技术站均获得无改编作业节省大于或等于始发站集结车小时消耗。
正确答案
A. 任一
B. 其中t节最小的 C. 每一个 D. 较多的 E. 其中一个
正确答案:ABC
7.编制客车方案应注意解决以下( )问题。
正确答案
A. 方便旅客旅行
B. 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车辆
C. 保证旅客列车运行和客运站技术作业过程相协调 D. 为货物列车创造良好条件
E. 满足客运站进站旅客流线需要
正确答案:ABCD
8.铁路区段固定设备一般是指( )。
正确答案
A. 区间 B. 车站
C. 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 D. 给水设备
E. 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
正确答案:ABCDE
9.提高列车重量的技术措施有( )。
正确答案
A. 动能闯坡
B. 采用补机和多机牵引 C. 修建线路所 D. 改用电力牵引
E. 采用更完善的信、联、闭设备
正确答案:AB
10.机车数量指标有( )。
正确答案
A. 机车走行公里 B. 总重吨公里 C. 机车供应台次 D. 机车日车公里 E. 机车全周转时间
正确答案:ABC
四、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15分) 1.运单 正确答案: 铁路与发货人之间具有运输契约性质的一种运输单据 2.扣除系数
正确答案: 指因铺画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摘挂列车、须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的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 3.特定径路 正确答案: 因某种需要,例如保温车的加冰、加油,减少枢纽小运转车流的场间交换或重复改编作业,以及因运输能力不足而分流等,指定部分车流必须经由的线路称为特定径路 4.机车全周转时间
正确答案: 机车全周转时间:指机车周转一次所消耗的时间(非运用时间除外),包括纯运行时间、中间站停留时间、本段、折返段及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 5.车流调整 正确答案: 车流调整—保证车流结构和车辆分布的合理性,预防和消除影响运输生产中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运输工作的均衡性和节奏性的运输调度工作
五、简答题:(共20分) 1.什么叫客流? 客流由那些要素组成? 正确答案: 客流是旅客根据出行需要,按照自己的支付能力,选择一定的运输方式,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
内作有目的的移动。客流有流量、流向、流距、流时四个要素组成,分别表示客流的数量、方向、行程和时间。 2.接发列车时需办理哪些作业? 正确答案: ①办理区间闭塞 ②准备接车或发车进路 ③开放和关闭进站信号或出发信号 ④接、交行车凭证(不使用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时) ⑤迎送列车及指示发车 ⑥列车到达或出发后,车站值班员应及时将到、发时刻通知邻站和向列车调度员报告,并填记《行车日志》。 3.组织装车地直达列车需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具备条件: ①货源充足,流向集中的一定数量的直达车流 ②装车站或企业专用线有足够的装卸设备与劳力,具有组织直达列车能力
③调车设备有编组直达列车的能力 ④有足够的空车供应,保证直达列车装车所需要的空车。 4.工作量u可通过哪两种方法得到,在日间实际运输生产中结果一致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可以采用使用车加接入重车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卸空车加交出重车的方法。这两个值在日间实际运输生产中可能不一致,主要因为管内运用车数日间可能会有稍许的变化。 5.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取决于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取决于: ①各种货物列车(无调中转列车`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解体列车、自编出发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 ②货物列车行车量及各种货物列车之间的比例关系; ③单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 ④固定作业占用到发线时间; ⑤其他作业占用到发线时间。
⑥到发线空费时间。
六、论述和计算:(共25分) 1.绘图说明双向纵列式编组站折角车流技术作业过程和作业地点? (8分) 正确答案: 双向纵列式编组站有调中转车中折角车流因需重复解体,因此其作业过程有到达技术作业(到达场)、解体作业(驼峰)、作为交换车集结(编组场)、转线(牵出线)、解体交换车列(反向驼峰)、集结(反向编组场)、编组(反向牵出线)、出发技术作业(出发场)。 2. 编制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 1) N—M区段有摘挂作业的中间站分布如下图所示。
2) N站为横列式车站,按站顺要求编组后的列车为 3) N站调车场8道集结M和守车,自西至东顺序为M4、守车 (注:M4表示到达M站有4辆车,不注明者为1辆车,以下同) 4) N站调车场9道集结各中间站车流,自西至东顺序为: c d a f g c e f b共9辆 调车机在车场的东端作业,可用股道还有6、7道;编组后的列车最后转入到发场4道发车 要求:编制该次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10分) 正确答案: 编号为守车 M g f e d c b a 1 2 3 4 5 6 7 8 则下落列为 且为避免增加推送钩,应将一二列暂合,为保证推5,暂合方式唯一为一二四六合 调车作业计划为(横列): 9+8 8-2 7-1 8-2 7-1 8-1 9-1 8+10 9-4 8-1 7-1 9-2 7-1 9+8 7-2 8-4 7-1 8-2
7+7 8+7 DF4-14 共推5钩溜15钩 3. 某双线自动闭塞区段,追踪间隔时间,I=10min,n客=31对,ε客=1.9,n摘挂=1对,ε摘挂=2.5,Q总=3000t, =0.66,K波=1.1,r备=0.1,试计算G能=?(7分) 正确答案: G能=[1440/10/(1+0.1)-31*1.9-1*2.5]*365*0.66*3000/1.1 =69.5*365*0.66*3000/1.1=4566(万t/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