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理综(物理)模拟试题

理综(物理)模拟试题

来源:爱站旅游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单项选择题

13.如图1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重力为G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 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一定大于G B.三个力中FN最大 C.FN与F大小之和等于G

D.F与G的合力方向沿OP连线指向O点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15.如图2是某种喷雾器示意图,在贮液筒装入一些药液后将密封盖盖好。多次拉压活塞后,把空气 打入贮液筒内,打开喷嘴开关,药液就可以持续地喷出。设温度不变,药液喷出过程中,贮液筒内的空气 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 B.体积变大,压强变大 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 D.体积变大,压强变小 图2 喷嘴开关 图1 O F P 活塞

16.如图3所示,长为a、宽为b的矩形线圈,电阻为r,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边缘,磁 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线圈与磁感线垂直。用力F将线圈向右以速度v匀速拉出磁场的过程中 A.线圈中感应电流大小为B.安培力做的功等于Fb C.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D.线圈所受安培力逐渐减小 双项选择题

17.关于原子及原子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了一次a衰变,则其质子数减小2 C.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D.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会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

Bav rb a F B 图3

18.水力发电站环保清洁,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先通过电站附近的升压变压器升压,然后通过输电线路 把电能输送到远处,经降压变压器降压后再送到用户,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压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比副线圈匝数少 B.升、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相等

C.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损耗主要来自变压器线圈的发热 D.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比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大

发电站

升压 变压器

图4

降压 变压器

用户

19.2012年4月30日,我国用一枚 “长征3号乙”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若该卫星绕地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M 2RB.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GM rC.若某一卫星加速,则其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将会变大 D.卫星上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20.某同学前后两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投出两支飞镖1和飞镖2到靶盘上,飞镖落到靶盘上的位置如图5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在飞行过程中 A.加速度a1a2 B.飞行时间t1t2 C.初速度v1v2 D.角度12 图5 1 2 1 2 21.如图6(甲)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一条直线。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出发,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AB运动到B点,其vt图象如图6(乙)所示,关于A、B两点的电场强度EA、EB和电势A、B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A>EB B.EAA 图6(甲)

v B 图6(乙)

t

34.(18分)(1)现要探究“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增加量的关系”。给定下述器材:一倾角可调的光滑长斜面,小车,打点计时器及纸带,米尺,装置如图7(甲)。 ①打点计时器应接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②设斜面倾角为θ,小车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静止释放小车,当小车位移为S时的瞬时速度为

v,则该过程合外力做的功为W= 。小车增加的动能EK 。

③图5-乙是根据实验绘出的S-v2图线,斜率表示 。

图7(甲) S/m 0.80 0.60 0.40 0.20  0 2.00 4.00 6.00 8.00 v2/(m2/s2) 10.00 图7(乙) (2)一同学想要测定一根金属丝的电阻率。使用的器材有:金属丝Rx,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①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阻值,如图8(甲)所示;测量时,电流从多用电表上的“+”插孔流______。(填“出”或“入”) ②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如图8(乙)所示,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mm; ③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应从图8(丙)的A、B、C、D四个电路中选择_________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 2.5 5.0 2.5P Ω Rx ~ V A Rx V A -~ 5000Ω/V 2500Ω/V ~ V ~ A—V—Ω Na Ω OFF 100 10 Ω ×1k ×100 ×10 ×1 2.5 10 50 250 500 A P B R E S A Rx A V A P B R E S C 图8(丙)

A P B R E S B Rx A V A P B R E S D V ~ + - 0 mA 1 2.5 10 50 250 500 V 20 15 10 图8(甲)

图8(乙)

④连接电路,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得多组电压、电流值,并根据数据在U—I坐标中描点连线,如图8(丁)所示。

从图象可以发现,逐渐调高金属丝两端电压,它的阻值随之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8(丁)

35.如图9所示,在坐标平面的第Ⅰ象限内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1.0×10V/m,第Ⅱ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0.4T,一荷质比为q1.0105C/Kg的带正电粒子,从x轴上的P点以初m速度v0垂直x轴进入磁场,已知P与原点O之间的距离为L=0.1m,粒子恰好到达O点而不进入电场,不计重力。求: (1)带电粒子的初速度v0 (2)若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不变,大小为原来的2倍,粒子第三次到达y轴的位置为N,求粒子从P到N的时间t和总路程S。(结果取两位有效数)

36.光滑的图9 v0 P O x

y 1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与水平轨道CE连接。水平轨道的CD段光滑、DE段粗糙。4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C处的竖直面上,另一端与质量为2m的物块b刚好在D点接触(不连接),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将质量为m的物块a从顶端F点静止释放后,沿圆弧轨道下滑。物块a与物块b第一次碰撞后一起向左压缩弹簧。 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DE=l,物块a、b与DE段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2和μ2=0.4,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求: (1)物块a第一次经过E点时的速度是多少? (2)试讨论l取何值时,a、b能且只能发生一次碰撞?

图10

C b D l E o a F

参考答案及命题说明

13.B

命题意图:10、11连续两年都考查了共点力平衡,做为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共点力平衡是选择题必考内容。同时在选项中加入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考查。 14.D

命题意图:10、11两年考查了热力学第一定律,本题考查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内容的理解。 15.D

命题意图:气体实验定律每年必考。本题情景材料来自课本。只针对筒内液面下降这个阶段气体体积、压强的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 16.C

命题意图:电磁感应没有在计算题中出现,就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以最简单的形式考查了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安培力的大小和做功等内容。 17.BD

命题意图:原子及原子物理属于I级要求,考查这两章的物理学史,放射性,衰变,跃迁等基础知识。 18.AD

命题意图:2010、2011连续两年交流电均考查了交流电的图象,本题结合变压器考查远距离输电原理,渗透环保意识 19.BC

命题意图:以最新科技“一箭双星”为命题背景考查天体运动相关知识,既有对完全失重和离心运动的理 解,又有最简单的计算。 20.BD

命题意图:以生活中的游戏为命题背景,考核平抛运动的基本知识,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虽然没有计算,只有定性的大小比较,但还是需要对平抛运动相关公式有一些基本的理解。 21.AC

命题意图:把v-t图和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相结合,考查电场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比较电场中给定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大小,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4.(18分,每空2分) (1)①.交流 ②mgSSin 112 mv ③2gSin2命题意图:实验题尽量简单,以崭新的情景考查最基本的动能定理。实验重点考查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实验原理的理解和从图象分析数据的能力。

(2)① 入 ② 0.160 mm (0.158—0.162 mm均给分) ③ D ④ 变大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命题意图:“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在高考试题中多年没有出现,本实验恰好还可同时考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本题以07年广东高考为摹本,考查了仪器读数、电路设计以及实验结果分析,考查内容常规简单。学生对多用电表的流向比较模糊,所以特别设计第①问考查。

2v035.解:(1)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有:qvBm ①…(2分) ry N 恰好到O点,由图知:r由①②得:v0L②…………………(2分) 2v P O x qBL2103m/s……………(2分) 2m3(2)粒子速度为v2v0410m/s时,

由①知: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mv=0.1m ……………(1分) qB粒子运动轨迹如图,粒子恰好垂直y轴进入电场匀减速运动,再返回。 设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路程为l,时间为t1 ,则: aqE③……………(1分) mv2l ④……………(1分) 2at1v ⑤……………(1分) a5由③④⑤得:t14.010s l0.02m 出电场后第二次过y轴进入磁场仍做圆周运动,轨迹为一半圆,如图所示。 由qvBm(2m22 ⑥…………………………………………(2分) )r知:TqBT故从P到N整个过程的时间t路程S3T2t12.0104s ⑦…………………(3分) 432r2l0.51m ⑧………………………………………………(3分) 4命题意图:定位为电磁学综合题,中等难度,以磁场和电场分开组合,不考复合场是为了降低难度。涉及到匀速圆周运动、在电场中的匀变速运动。考查考生按物理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受力分析等基本物理素养和分析推理能力。

36.解:(1)物块a由F到E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有: mgr 解得第一次经过E点时的速度 v112mv1 …………(2分) 22gr ………………………………(1分)

(2)物块a从E滑至D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1mgl1212mvD1mv1 ………………………………………………(2分) 22 解得物块a在D点时的速度 vD12g(r0.2l) ……………………(1分)

物块a、b在D点碰撞,根据动量守恒有:mvD13mvD2 ……………(2分)

解得两物块在D点向左运动的速度vD22g(r0.2l) ………………(1分) 32g(r0.2l)……(1分) 3 a、b一起压缩弹簧后又返回D点时速度大小vD3由于物块b的加速度大于物块a的加速度,所以经过D后,a、b两物块分离,同 时也与弹簧分离。 讨论:① 假设a在D点时的速度vD10,即 l = 5r …………………………(1分) 要使a、b能够发生碰撞,则l < 5r……………………………………(1分) ② 假设物块a滑上圆弧轨道又返回,最终停在水平轨道上P点,物块b在水平轨道上匀减速

滑至P点也恰好停止,设PEx,则DPlx,根据能量守恒, 1212 对b物块 22mg(lx)2mvD3………………………………………(1分)

21 由以上两式解得 xl ………………………………………(1分)

3121 将xl代入 1mg(lx)mvD3 325 解得 lr ……………………………………………………………………(1分)

135r…………………………………………(1分) 要使a、b只发生一次碰撞,则l135r时,a、b两物块能且只能发生一次碰撞………………(1分) 综上所述,当5rl13 对a物块 21mg(lx)mvD3 …………………………………………(1分)

命题意图:定位为力学综合题,难度偏难。涉及到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动量守恒等重点力学知识。题

目设计的场景是广东高考题常见的水平面加半圆弧面,为了增加新意,本题加入了一个新元素——弹簧。但为了不增加难度,设计了从弹簧压缩到恢复原长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本题的难点在于讨论点,需要学生看清楚问题“能且只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