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轨交通・第27卷第6期2014年12月 其l11,① 层淤泥质黏土、①4层泥炭质土、②I层 黏土、② 层淤泥质粉质黏土、② 层淤泥质黏土土层 灵敏度分别为4.79、4.3、4.92、4.84、6.19,属于高灵敏性 土(S,=4~10),扰动后强度降低l2 J。③l层为粉土,粉 砂央粉质黏土,含粉砂量很高,局部为粉砂或粉土厚层, 厚度为10 I11左有,埋深在地面下12 m左右,低韧性,低 f强度,摇振反应明显。稍密一中密,饱和。土体均匀 性差,密实程度不一,自立能力差,振动会产生液化_3 J。 1.3水文地质 浅层孔隙承乐水主要赋存于③ 层粉土,粉砂夹粉 质黏土层,⑧.层含水层厚0.5~11.1 Ill,水量相对较 大,渗透系数存(1.09~2.56)X 10~cm/s,水温约为 19 qc,水质为微咸水,地下水基本不流动,水位埋深一 般存2.0~2.5 m。 1.4周边环境 汽乍市场站位于规划青云路上,规划道路红线宽 度为28~43 m,两侧为火车北站货场(将搬迁)。距车 站西端头55 m处有一条百丈河,河宽7 m。场地范罔 及周边管线主要有4条DN50架空电力线和1条DN50 架空电信线。 汽 市场一甬汀北站区间位于规划中的青云路 上,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36~43 m。场地范同及周边 管线主要有4条DN50架空电力线、3条DN50架空电 信线、1根DN60供电管、1根DN200给水管。 甬江北站换乘站位于规划青云路和锦堂路交又口, 2号线车站沿青云路大致呈东西方向布置,3号线车站沿 锦堂路南北方向布置,东侧紧邻大通北路及大通河(大 通河河宽约19 m,距大通河最近约15 II1,河底最深约 3.9 m,水面高程为1.08 m,水深约2.3 m,自然驳岸无基 础)。场地范围及周边管线主要有小直径雨水管、污水管、 220/380 V电缆(地下、架空)、2条DN50架空电信光纤。 1.5设计概况 针对③,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且该层为微承压 水含水层,为保证成槽以及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原设计 对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全部采用685o搅拌桩(间距 600 mm)进行槽壁两侧预加固,加同深度为③.层 (10~16 m)及其上下各2 m范围。采用强度不低于 P.0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搅拌桩的水泥掺量 不小于20%,搅拌桩顶以上土体应回掺水泥浆,水泥掺 量为8%。在槽壁加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实桩的 28 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q ,≥1.0 MPa,空桩部分土体 强度不低于原状士。 2成槽试验 2.1 3种试验方案 对原设计方案进行研究,认为槽壁 轴搅拌桩加同 费用较大,于足组织各方讨论研究决定对成槽T艺进行 优化,选取3种方案进行现场试验。第1方案在原地层 中按照常规法施作导墙和地墙;第2片案在原地层巾按 照常规施作导墙,在槽段两侧增设降水井,针对④,层进 行降水,通过降低水位以达到加同地层的L_j的,要求将 水头降至③.层底附近,按照第1方案试验取得的成槽 数据优化泥浆配比、成槽速度等参数,要求将观测井水 位降至5、7、8.6 Ill,冉成槽施作地墙,同时要求布点监测 地面沉降;第3方案按原设计先施作 轴搅拌桩进行槽 壁两侧地层加固,然后施作导墙,冉成槽施作地连墙。 2.2试验结果 1)第1方案为地墙成槽时在③.层处侧壁发牛坍 孔,尢法成槽到设计深度。 2)第2方案的试验结果为:观测井在5 m降深水 位时地墙槽壁通过超声波检测,成槽质量差,锯齿状缺 口较严重,发生存③.层;观测井在7、8.6 nl降深水位 时使川超声波对槽壁检测,槽壁均平整光滑,与降深成 正相关性,与井间距成负相关性,降水对环境影响较 小,试验期间的地表沉降,在地下连续墙10 m范同内 沉降10 mm左右,10 m范同以外沉降4 mm,环境影响 较小 此,采用此方法辅助成槽是可行的,能够较好 地满足槽壁稳定性要求。 3)第3方案试验结果为:槽壁采用_二轴加『占1成槽 的垂直度和地墙的厚度难以控制,可能会 现鼓月十 子_4 J,但可以施T达到设计意图 综合3个方案,第2、第3方案可行,经济性比较第 2方案优势明显,第3方案 轴搅拌加吲地层基坑开挖 时搅拌桩需要破除,基坑开挖难度大,基坑无支撑暴露 时问长,基坑变形难控制_5 J,工期较长,投资较大,冈 此决定采用第2种方案进行施T,该种方法地下连续 墙施丁顺序为:降水一导墙一钢筋笼制作一泥浆芾lJ备 及成槽一下锁口管一下钢筋笼一水下浇筑砼一拔锁口 管一下一幅槽段循环。 3降水成槽施工要点 3.1 降水井井身结构 降水井深度为22 lIl,且深入黏土不少于2 m,成孔直 径+550 mill,井管采用厚3 nlnl,直径为+273 nlnl的钢管; 地下连续墙在富水粉砂层中降水加固成槽簏工技术 滤水管的直径与井管的直径相同,所有滤水管外均包一 层30~40目的尼龙网,尼龙网搭接长度约为尼龙网单幅 宽度的20%~50%。滤水管底部设置长度为1 111的沉淀 大于±2 nlnl,井管长度偏差不大于±20 cm,下泵深度距 井底1.0~2.0 m;抽水稳定后,出水含砂量不得超过 1/20 000(体积比);降水井成井质量标准见表2[ 。 表2成井质量标准 管,防止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渗水;沉淀管底口用不小 于6 mill厚的钢板封闭E6]。降水井井身结构见图1。 +2 8O地面绝对标高 井深度0.0 ,^\ ① … l 05 j:一2 45 ②. 3 20—— .......... .............——6 00 粉 ② L6 45 沾土 9 55 ② 单f :m 12 20—— ——l5 00 砂夹 0l一14 20—— ————17 00 l8 25 土 謇『 —— ------------------------——22 00 J … Ⅲn 21 95 ④ … …~ i: 0尸例: 黏性土区固滤水管E: 中粗砂【 井管 注:l本图深度及标高均以m汁,井径以mr 2工程地面标高取+2 80 m; 3各降水井井位见降水井平面布置示 32 55 冈1降水井井身结构 3.2降水井布置 根据试验结果,降水井间距为6~8 131;井位布置时 沿地下连续墙,存车站基坑内外交错布置;成槽降水井 在车站基坑内时,井位距地下连续墙边3 m,尽量避开坑 内裙边加固 ,实现成槽降水井兼做车站开挖降水井的 重复利用;降水井在车站基坑外时,井位距离地下连续 墙边2 1TI,车站主体在土方开挖时若地下连续墙接头发 生渗漏水,基坑外的成槽降水井可以立即启动抽水,做应 急降水井,也可兼做基坑开挖时的水位监测井(见图2)。 地下连续 图2降水井布置平面 3.3 降水井施工技术措施 成 ̄LEI ̄泥浆比重小于1.05,下管井底沉渣厚度小于 20 cm,井口高于地表0.20~0.50 m;在围填滤料顶面以 上采用黏土填至地表并夯实,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 作;井管安装倾斜度不能超过1。,井管截面尺寸偏差不 _一序号_ _检鸯硬闰 技术.要求。蓦 — 检查数量 1 成孔直径 偏差±200 l'rlm 全教 2 井管沉设深度 偏差±500mm >/50%井数 3 井管间距 偏差±1.00 nl >I50%井数 4 滤料规格 (2~4)mill 全数 s 滤料围填滤 蕞 全数 6孔土封填 , 篓 度≥1得使用粉性土,.5m 厚≥5…o%井数 …’一 3.4 降水 降水井经洗井验收合格后,即可安装水泵试抽水, 并总结降水深度及抽水时间等参数,在地下连续墙开 挖成槽前,要求观测井降水水位达到7 m方可开槽,在 成槽、下锁口管、下钢筋笼、浇筑砼过程中,保持不问断 抽水,确保观测井降水水位控制在7 ITI以上。 3.5 监测水位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前,约提前24 h启动s1、s2、 s3降水井降水,利用S4、s5降水井进行水位观测(见 网2)。观测井水位达到降水深度要求后便保持该水 位标高,存地下连续墙槽段开挖。 3.6地下连续墙成槽 1)在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前,按标准配置熟化泥浆。 2)地下连续墙施T用“跳槽”施工法,采用液压地 下连续墙抓斗成槽机成槽,满足标准精度要求。 3)在地下连续墙槽段开挖过程中,槽内泥浆面需 高于地下水位0.5 m以上,亦不宜低于导墙顶而 0.5 m,确保槽内泥浆压力不小于槽壁外水土压力。 4)采用泥浆分离器及气举反循环保证浆液的质 量和沉渣厚度。 5)在地下连续墙成槽完毕后,用超声波检测仪对 成槽壁质量进行检测,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 j。 3.7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安装、水下混凝土浇筑 槽底清渣完成验收合格后,将预制好的钢筋笼吊 装入槽精确定位,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在开挖成槽 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始终保持降水,控制监测水位不 变,直至混凝土浇筑完成方可停止降水。将非降水]二作 井内的水泵提出,关闭井盖将井口临时封闭保护,备』“。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85 都市快轨交通・第27卷第6期2014年12月 测: 妻 罕 全部地下连续墙成槽垂直度、光滑 ~ ,市 … ,; 嘉 ,j ’ 度等 2)委托检测单位用超声波检验随机抽取的s2一 … 。。 . ,。 保、 …、。‘ ……… 。。、 也 辱‘ 一 一 一 一 …一一 …~… 地下连续墙在富水砂层降水成槽施工工法的优 篓 Abstract:Three kinds of test of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1 retaining structure in Water—rich sand Were carried out in Ningbo rail transit Line 2 S TJ2 1 08 standard body.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the fina1 selection in water—r h sand is 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 into a groove.The processes is precipitation,guide wall,making reinforcing cage,slurry preparation and forming into a groove,locking mouth tube,reinforcing cage,castng concrete underwater,puliling out lock mouth tube, and next slot cycle.The method COUld ensure the quaNy and safety control,and achieve obvioUS economic benefit.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in Water—rich sand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imiar des n and lcOnstructiOn. Key words: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water-rich;silt layer;precipitation;reinforcement;gro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