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讨论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讨论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来源:爱站旅游
讨论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摘要:在电网之中,进行电能配送以及对电能进行分配时所产生的损失,被称之为线损。在供电量中,线损电量所占据的比例被称之为线路损失率。在调查中发现,根据不同的种类,线损也可以被进一步分成定额线损、统计线损、管理线损和理论线损等几种情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所发挥的重要性也是越来越明显,电能使用量也在逐年攀升,这也就使得电损影响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各级电力部门对于如何降低线损的问题,也展开了更为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降低线损;有效措施

1对线损进行分析

当电力网进行电能输送和分配电能等时产生的损失称之为线损。在供电量中,线损电量所占的比例将其称作线路损失率,即线损率。按照种类的不同,可以将线损分为定额线损、理论线损、统计线损、管理线损等。理论线损主要是指电力网进行输送与分配电能时,由于电力网供电设备、负荷情况主要是由参数所决定的,且无法避免,属于电能消耗正常范围之内,同样可以利用理论对其计算,又称作技术线损与不可控线损,其主要产生于电力营销过程。当计量装置、表计误差、人为因素等导致线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时,则将其称作可控损失。而统计线损(又称为考核线损、实际线损)按照购电和售电时电能表呈现的数据对其差值进行计算,换而言之,统计线损为供电电量、售电量之间的差值,属于考核企业是否完成线损计划的重要标准。通常情况下,统计线损的计算公式为:统计线损=理论线损+管理线损。 2造成线损的主要因素 2.1管理因素

在实际调查中了解,线损影响因素在管理内容的范畴中,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三个方面:首先,由于我国近些年加大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所以电网改造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尽管当前电网改造工作趋于完善,农网改造工作进展顺利,但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线路的路径较长,导致其线损率偏高,难以达到正常的线损标准值;其次,对于供电企业,由于当前线损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一些管理内容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或者是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这也导致线损问题逐渐加剧,并且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可能一些管理人员的思想过于保守,对激励政策的运用有待强化,这也会造成一线员工工作态度消极;最后,在对线路执行检测工作的时候,可能一部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强化,对于线损以及保养等技术不够完善,且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影响到电网线路的正常检测,致使线损概率不断提升。 2.2用电因素

在造成线损的各类因素中,用电内容所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其大体上可以归类为以下这几个方面:第一,变压器和用电设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符,二者之间的偏差,导致变压器长期处在满负荷的运行状态下,损失了大量的电能;第二,一些用户缺少用电的相关知识,并未按照经济功率的内容来进行“无功补偿”;第三,在用户用电的过程中,一些违章情况,或者是估抄、漏抄的情况时有发生。 2.3设备因素

设备对线损造成的影响,大体上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线路规

划的合理性不强,导致负荷中心与电源点之间的距离较远,较长的输电线路也会导致损耗较大。一些地区的线路布局使供电半径较长,也造成了过多的线路损耗问题。在电网建设中,线路老化或者是绝缘设备绝缘性下降,会使线损率增大。无功补偿的位置也会影响到整体的供电能力,增加线损率;其次是变电设备的损耗问题,像主变压器改造、更新滞后,设备缺乏合理的运行方法,主设备老化严重,设备的无功补偿缺乏有效的容量等等,都会导致线损增大;最后,在用电计量方面,由于计量仪器的精度不高,或者是其本身老化问题较为严重,二次降压过大,或者是用电负荷较低,导致用电计量设备出现了轻载、空载的问题,这些都会增大其本身的误差值,进而影响到线损率。 3电力营销管理中有效降低线损的措施 3.1实施计量管理

在计量工作中,通常是由相关电力人员共同负责管理。为了改善此现象,需要合理构建计量团队,使其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达到强化线损管理的目的。在开展计量工作时,安排专职人员对其负责,具体工作包括:在对计量装置进行维修和校对时,应保证计量准确性;对电能表进行维护时,应及时对其进行更新,确保电能表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订抄表制度;按照供电设备的实际负荷容量和性质等信息,对计量装置进行科学配置;以集中计量形式实现用户的全面计量,避免出现窃电行为。 3.2电网运行形式的合理选择

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对其运行形式进行具体明确,优化网络功率分布情况,通过运行参数的合理调整等措施,以保证电网功率实际分布与经济分布相近,保证网络运行具有经济性特点,实现功率损耗的最小化。另外,还应对电网无功损耗情况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有功功率的合理分配,以实现无功功率的科学分布;根据“就近补偿”的原则,完善远距离的输送,确保电压质量得到全面改善,从而降低线损;在保证用户可以正常用电的基础上,对电网运行实际电压进行科学调整,能有效降低线损。

3.3强化电力营销工作人员管理

对于电力线损而言,由于缺乏用户用电管理,导致线损相对比较严重,因此,应合理制订相关规范制度,确保抄表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使其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可以有效改善线损问题。除此之外,在抄表过程中,对抄表时间进行了合理规划,保证电表抄录过程可以及时对其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应强化企业管理,对企业进行规范时,主要是从电力结算与电力价格方面进行,通过相关结算标准、电价标准的颁布,对用电主体实际电费进行科学计算,并根据电价规范对用户供应价格进行明确,确保电力系统的电价、电量实现零误差,避免工作人员存在私吞财产的情况。在技术和设备方面,虽然我国供电企业已开始广泛应用远程抄表技术,但多数变电站或配变站等区域在建立远程抄表系统时,由于技术和设备存在差异,使其经常无法进行统一管理,最终造成计量错误等现象出现。因此,企业需要构建统一管理系统,将各远程抄表系统进行整合,形成完善的抄表系统,并通过数据接口、信息营销管理的有效连接,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综合性分析,从而更好地进行线损计算等工作,以便于各子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避免出现一系列其他问题。 3.4优化管理体系

在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线损,需要对其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因为线损管理属于全员与全过程工作,所以,供电企业需通过主管领导的引

导,对运维和营销等部门进行不断强化,确保线损管理信息可以得到及时和准确的反馈,逐渐形成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并对其进行贯彻落实,从而减少线损问题的出现,为供电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结论

现阶段,在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线损率一直属于热门研究话题,如何降低线损,促使电力供应整体效率的提升,成为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电量计量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并对电力设备进行合理运用,加强法律监管与宣传工作,可以保证供电维持稳定状态,从而实现线损率的降低,为电力事业的正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强.刍议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降损增效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1):172-173.

[2]梁彦.试析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7(16):150. [3]王程.晋中电网线损分析及线损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4]刘贻允.电力营销管理在降低农村低压供电线损方面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7(10):151-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