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告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告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 孙国书 辽宁教育 2010年9期

第 1 页 共 3 页

我发现一年级学生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动不动就向老师告状。作为一名新老师,总觉得比较心烦。

其实,小学生告状无非是有以下几种想法:

第一,有的孩子发现了班级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如不团结同学、给班级扣分等,当他劝告那些犯错误的同学而那些同学又不听他劝告的时候,他就产生了无力感。这种感觉促使他寻求更强势的力量来帮助他完成劝诫,因此,他需要教师的支持。这种学生往往是自觉性比较好的学生,有很强的班级荣誉感,可是管理他人的能力有所欠缺。我们老师应该重视这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班级和同学好。因此可以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些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并且指导他们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方法。

第二,有些孩子在与同学相处中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旦在同学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是受了委屈,就立马想到找老师帮助解决;或者看到别人做的事情自己也很想去做,但又怕不“合法”,以告状来探虚实:如果老师允许,他会立即去做;若老师反对,他会立刻去阻止别人。实际上,这是学生自卑、懦弱的表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反映出了孩子对老师的信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该对那些确实受了委屈而又没有能力“反抗”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用温暖的爱去抚慰他们,用炙热的语言去激励他们,用智慧的方法来启迪他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帮助他们重建信心。比如本班的小浩,他对自己很没有自

信,也经常向老师告状。经过多次耐心的沟通,结合平时的鼓励,他已经从害怕上学、不想和别的小朋友相处、变得喜欢来学校、积极大声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

第三,还有一些调皮的孩子喜欢无事生非,寻找刺激;除了夸大事实外,还会无中生

第 2 页 共 3 页

有,制造事端,从中获得快感,引起师生骚动。这些孩子表现欲望特别强,特别想引起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尤其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由于种种原因却常常被老师忽视,他就借一些小事来告状或者惹事的方式以引起老师的注意。针对这种学生,我们应该在与他沟通交流的基础上,让孩子认识到告状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并不能引起老师对他的好感;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事应该和老师说,什么事情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课堂上,多给这些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第四,也有极少数孩子希望与自己不和睦的同学或自己妒忌的人倒霉。这类学生“告状”时往往夸大其事,以引起教师对肇事人的恼怒,自己则幸灾乐祸。

这种学生在品德上是存在缺陷的,是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重点。他们的问题比上面几种情况的学生都要严重的多。作为教师,应该让孩子了解基本的是非对错标准,并且告知孩子通过告状这种方式不但不能够改善和其他同学的关系,反而会越来越糟;而良好的同学关系也是他取得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凡事都应该实事求是,应该客观地评价同学,通过正当的竞争方式取得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