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京卫星城市规划建设的进展及建议

北京卫星城市规划建设的进展及建议

来源:爱站旅游
山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  总177期  SHANDONG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  2008.No.4文章编号:1002-2724(2008)04-0080-02

北京卫星城市规划建设的进展及建议

李 倞,徐 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从北京市卫星城市规划实例出发,从北京卫星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规划施行进展、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入手,对北京卫星城规划发展提出建议,从而对中国卫星城规划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卫星城市规划理论;历史沿革;发展;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

StudyofSatelliteCitiesPlanningTheoriesinBeijing

LiLiangetal.

Abstract:ThroughanalyzingtheexamplesofsatellitecitiesplaninBeijing,andexpoundingthehistory,developmentofur2banplanningandproblemsexposed,proposessomeadvicesondevelopmentofsatellitecitiesplaninBeijing.Accordingtothese,trytogivethesatellitecitiesplanninganddevelopmentanenormousimpetus.

Keywords:SatelliteCitiesPlanning;TheoriesHistory;Development;Problems;Advice  由于大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和疏散人口,促进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及空间分布方面关系平衡成为突出问题,二战后欧洲不少城市在进行规划时都采用了“卫星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郊区建立卫星城体系。(SatelliteTown)这个形最早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象化概念的是美国的泰勒。他于1915年提出应在大城市郊区,建立类似宇宙中卫星般的小城市,把工厂从大城市人口稠密地区迁到那里去,以解决大城市因人口过密而带来的种种弊端。随后,许多国家的大城市相继兴起了建立卫星城的构想。英国率先建立卫星城,随后,法国、日本、意大利、苏联、美国、比利时、荷兰、菲律宾、等国家,都纷纷建立起卫星城。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南京、沈阳、武汉等城市,都先后在郊区规划中建设了数量不等的卫星城。

卫星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在规划中考虑到了就业和平衡的问题;而现阶段的第四代卫星城,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这就要求卫星城规划必须考虑到与主城交通的便捷性。“如果与主城的交通问题不解决,通达性不

[1]

好.新城就难以兴旺。”卫星城市规划通过其与中心城市的合理分工和共同发展,实现提高社会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及引导城市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世界许多大城市的共同发展模式。但卫星城怎样规划才能使中心城市与卫星城达到协调布局,从而起到外迁工业、疏散人口和保护环境的作用,这是一个长

[2]

期研究但到现在仍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收稿日期:2008-06-30

现以北京市卫星城市规划的实践为例,对卫星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进行分析。

1 北京卫星城市规划沿革

发展卫星城是北京城市建设的需要,卫星城作为北京郊区城市化的龙头,既要分担市区的相应功能,吸引市区人口向卫星城转移,缓解市区人口压力;又要承担本地区的综合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北京就在城市规划有了建设卫星城的考虑。1953年北京市委提出了《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1957年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北京市又制定了《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草案)》,其中就提出在城市布局上采取“子母城”的形式,在发展市区的同时,规

(昌平)南口、划了昌平、顺义、门头沟、通县等40多个卫星

镇。1958年8月北京市委决定对已上报的上述方案(草案)进行若干重大修改,修改稿中正式提出了“分散集团式”的城市布局原则。为与“分散集团式”布局原则相适应,当时的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60个工业项目的选址就有了与发展卫星城相结合的考虑。但由于项目分布在郊区31个点上,摊子太分散,结果不甚理想,但而这一思路和建设雏形为北京卫星城的规划和发展打下了一点基础。

1982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重点建设燕化、通县、黄村、昌平4个卫星城。1984年《北京市加快卫星城建设的,几项暂行规定》出台。后来,随着市区迅速膨胀的压力增大,以及郊区郊县经济发展的推动,1993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中就明确了建设14个卫星城的格局。这14个卫星城中的10个是区县城(通州、大兴黄村、顺义、房山良乡、门头沟门城、昌平、怀柔、平谷、密云、延庆;以下提到区县,均指区县城),再加上房山区的老区城所

・8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山东林业科技           李倞等:北京卫星城市规划建设的进展及建议           2008年第4期在地房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亦庄,2个有一定基础和区位条件的传统名镇昌平沙河和丰台长辛店。这里的昌平卫星城含南口、埝头、昌西,怀柔卫星城含桥梓、庙城,顺义卫星城含牛栏山、马坡,房山卫星城含燕山石化地区。2005年对北京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新一轮的修编,这次修编重点在于卫星城也就是新城规划。目的是突出新城规划建设,从而缓解北京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整体优化首都的空间功能。

名中学、医院等联合办学、办院,较迅速、经济地提升了卫星城的文化品位。例如,黄村兴涛社区与北京四中联合办学,迅速加大了社区的入住吸引力。

3 北京卫星城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

要问题

北京的卫星城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上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其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3.1 卫星城的规划、建设只有大框架,没有具体的政策和有力的协调。有些卫星城的边界和范围至今尚未划定,也没有卫星城单独的统计口径和完整的统计资料,给管理、研究等都带来诸多不便。3.2 各卫星城功能分工不明显。一些卫星城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上缺乏特色,存在经济上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城建上忽视保护城镇自然、文化特色的倾向。3.3 与主城区之间的安全、快速、廉价、大容量的交通、通勤网络尚未形成。一些到远郊居住的居民,仍然要到市区就业、就学等,每天往返于市区和卫星城之间,这不仅增加了交通负荷,还加大了居民的疲劳程度,降低了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同时,中心地区的压力也未得到应有的缓解。3.4 教育、卫生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居住环境和社区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由于卫星城的文、教、卫等社会服务的水平和方便程度与市区存在不小的差距,出现了一些已迁往卫

[3]

星城的居民又回迁市区的现象。3.5 土地政策和户籍政策过严过死。1997年中央11号文件冻结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以来,北京市仍未有一套关于土地置换、土地整理的政策性文件。对卫星城的户籍更是没有松动。3.6 卫星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例如,现有北京卫星城人均建设用地150m2,国际上一般最高为每人100~120m2。3.7 卫星城建设、管理的内外体制不顺,管理水平不高。有的卫星城同时跨几个管辖区域,域内有中央和市属大企业,需要较高层次的协调,而这种协调机制目前尚未建立。

2 北京卫星城市建设进展

2.1 规划基本完成,建成区面积扩大,基础设施在改善

20世纪90年代初,14个卫星城建设用地规模为157km2,常住人口108万人。至1998年,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02km2,常住人口130多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80%以上。到2000年底,除了房山(含燕山石化地区)外,其他13

个卫星城都在区县域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了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其中,延庆、怀柔、通州、良乡、长辛店、沙河、密云7个卫星城的规划已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4个卫星城的用水、治污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或已建成。2.2 分担主城区功能的作用在提高

通州、黄村地处京东京南平原地带,在14个卫星城中位置十分优越。随着京通快速路、京开(北京至开封)高速路、地铁八通线的开通,这两个卫星城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顺义依托首都国际机场,既有传统的工业基础,又有天竺空港开发区。昌平是科教新基地,既有不少大学新区,又有属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昌平园区。平谷、密云、延庆、房山、门头沟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都正在形成各具特色的卫星城。2.3 产业支撑在增强

房山(含燕山石化地区)、长辛店、沙河特别是亦庄都因老的或新的产业的集聚,已经或正在形成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基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的亦庄卫星城前景良好,与中关村科技园区一起已经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成果转化基地。大部分卫星城到1998年都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格局;昌平、通州、黄村、密云等还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格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50%左右。市、县级开发区和工业区的建设,也正在成为卫星城强有力的产业支撑。2.4 区域中心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在加大

作为区县城的京郊卫星城不仅是各自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的中心,而且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同样,非区县城的卫星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位于亦庄的北京经济开发区在改善北京投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几年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周围亦庄、鹿圈、马驹桥等乡镇的经济增长,同时还解决了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了整个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2.5 教育、卫生水平逐步提高,文化特色显现

单从居住的角度讲,文、教、卫、体等方面水平的差距是卫星城和主城区的主要差别,因此,提高这些方面的水平是增强卫星城居住吸引力的主要途径。为此,卫星城纷纷与著

4 对今后北京卫星城规划的建议

科学合理的卫星城规划是实现大城市周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卫星城规划不仅要关注城市发展,也考虑到为了农村、农民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此外,这类规划还要体现城市服务、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以及产业集聚、就业和人口就地均衡等协调开发建设的思路。4.1 突出城市设计

北京中心城是全国政治和人才的中心,尤其是人文和历史的积淀十分厚重,国内任何城市都只能望其项背。因此,新城必须以自然风光和现代建筑来取胜了,这两个方面必须是压倒性的,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区域吸引力。首先要通过突出城市设计来体现新城的现代化和设施的完备性;其次要通过城市设计来实现高密度的居住群落与宽敞的生态空间两者有机地结合,实现现代化生活条件与(转第59页)

・8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山东林业科技          谷永丽等:部队营区生态环境设计与文化氛围营造          2008年第4期有清溪湖、休闲散步道、清溪岛、观景平台、木栈道等内容,在景点名称和园林小品的文化营造上还引入《孙子兵法》13篇的内容,每一篇章抽象为一个景点或小品,形成清溪13景,顺着清溪湖散步便能逐渐领会领悟孙子的军事思想。这样,在花园中融入中国军事谋略、技术技巧的相关思想,形成具有部队花园的特色内容和景观。

(3)部队对外交流服务区 招待所周边的绿地,是部队对外接待的场所,所以起名谊园。谊园内设置休闲散步花园、游泳池、网球场等内容,适当进行地形处理,设置休闲凉亭———友谊亭、花架、园林小品等要素,营造出友爱、和平、祥和的景观氛围。

将军林:绿地内设置为将军林,纪念将军到部队视察及部队与中央首长的关系,并将现有营区内的将军林移植到此,绿地面积较大,为将来更多的将军与首长的到来预留充分的空间。

功勋林:绿地开辟为功勋林,以纪念部队历史上作出重大贡献和卓越成就的战士,作为对团史馆内容的补充,形成部队绿化的特色内容。2.4.5 部队外围生态环境区

部队营房外围绿化区主要为环绕部队的绿化带,以隔离和绿化为主,进行乔灌草立体植物群落景观营造,确保部队环境的私密性。

  以生态学作指导,多层次、多树种造景,以园林艺术的手法构图,从人性化的角度关注环境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和情感需要,创造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自然环境优美、情景交融的景观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1)在部队营区景观设计中,必须注重部队营区环境的特点,针对场地的可能性、环境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进行景观设计;(2)景观设计中考虑部队文化氛围的营造。意境是园林景观的灵魂,在营区的设计中,要善于应用园林小品、园林建筑、园林植物等要素,展现部队丰富的历史和人文,使人触景生情,寓教于景;(3)绿化设计中考虑部队景观的特色和私密性。部队营区的绿化面积通常较大,案例中营区的绿化面积达到了49.2%,在设计中坚持“普遍绿化,重点美化”的原则,在重点区域从环境服务对象、部队文化背景的角度,以独特的园林小品设计、具有特殊含义的植物(雪松、梅花、竹子等)突出部队的景观特色;在营区外围设计了绿化隔离带,保证部队环境的私密性。

参考文献:

[1]肖军,陈端,荀平.对老营区规划改造的具体思路[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3,(3):76~78[2]荀平,刘真学,王立明著.营区规划(第二版)[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3 结语

(接第81页)

田园风光的珠联璧合;第三要实现多样化的城市景观。香港的卫星城,建筑密度大且多为单调的水泥森林而失去魅力;第四是突出城市设计可以借发展卫星城的时机提升原有县城的品质。4.2 优化城际交通

新城不仅要实现居住和就业平衡,还必须考虑新城与主城交通的便捷性。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上的新城与中心城之间必须要有二三条快速的交通通道。可选择的首先是地铁,其次是低速的磁悬浮公共交通,最方便的是快速的地面巴士系统,即BRT,该系统要为乘客提供从道路中间上下车必须横跨道路的电梯。没有电梯,靠行人自行上下天桥没有吸引力。4.3 管制非建设的空间

管制非建设的空间,实际上就是利用绿线、蓝线和紫线等规划标志线的法定强制力对空间资源进行保护性管制。城市和郊区的生态空间,包括公园、绿地、基本农田、风景资源都应通过绿线的管制来禁止和限制开发;蓝线是管制城市规划区内所有的水面和湿地。通过保护这两种珍贵的城市生态要素,实质上是要达到把自然引入卫星城的目的,这是使卫星城的生态景观和人居环境超过中心城的最主要手段。4.4 体现资源节约

建设资源节约型卫星城的重点有以下几项:一要实现可

步行的城市;二要突出公交优先,而不是私家车优先;三要强调混合用地;四要全面推行中水和雨水的充分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五要倡导绿色建筑,努力实现建筑与人类健康、生态环保及其能源节约的和谐。4.5 防止社会分层

首先,在规划布局上要防止大片的、单一低收入阶层的居住区出现,包括市区;其次,中央部委和北京市政府应该有一些机构有计划地迁到新城去,迁移过程要系统考虑办公和居住成建制地布局安排;第三,高起点地建设卫生教育设施。北京的新城不能仅单纯倡导社区医院,应该鼓励北京市最优质的学校、医院在新城建立分校、分院;第四,要把文化设施迁移到新城。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卫星城规划建设若干要点-以北京卫星城市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6,(3):10

[2]侯景新.论区域规划中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协调布局[J].中国软科学,2002,(10):93~97

[3]冯长春.城市郊区化与卫星城发展[J].中国城市化,2003,(09).

・59・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