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技巧)
一、汽车越野驾驶技巧 越野驾驶四大心法
要确保越野的安全,除了座驾性能要出色外,更要掌握越野驾驶四大心法。
1、越野车是粗豪型的汽车,不过开越野车时却千万不能粗心大意,也不能心高气傲。进行越野模式时,应保持平常心,保持头脑冷静,眼观四方,先决定合适行车档位才开车。进入险要地带时,紧记一字:’慢’,尤其在需要极大牵引力的情况下,例如要用到低比率加力档时,慢慢前进是黄金定律。
2、切记泥浆四溅和车轮空转打滑都是越野大忌,要懂得知难而退,当有个别车轮在泥泞中打滑时,应立即停车,以免泥足深陷而无法脱身。最佳办法是后退再来一次,甚至转行其他路线,逞强往往是作茧自缚的罪魁祸首。 3、要发挥四个车轮的最大牵引力,右脚要温柔地加油。突然的加速动作,只会令车轮猛然剧转,最终只会空转打滑。当温柔力口油前进车轮仍有打滑时,应该是选用的档位太低,情况就像在雪地起步加速一样,太大的扭力反而会导致车轮原地空转,应该改用较高的波档了。
4、刹车的动作一样要温柔,突然或急促的刹车,只会
令车辆重心突然转移到前轮,遇正下斜坡时,很易会失去控制,情况就十分危险。若刹车过急而锁死车轮的话就更危险,因为汽车会失去转向功能,滑行的结果—样是失控。切记保持四个车轮畅顺质地滚动,才是保持牵引力的唯一方法。 越野车并非万能,一样会有它的极限。在出发征服各式越野地形前,应先了解座驾的性能与极限。情况就像登山运动员准备登山前,会先计算自己的体能极限与攀山装备的配合一样。
越野车的极限,是取决于它能够通过不同地形的几何角度限制。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角度限制。这限制基本是由越野车的离地距能否通过不同地形而决定,必须先加以了解。下面是通过角度限制的描述。
当遇到未能确定通过可能的地形时,应先把汽车停定,三思而后行,甚至下车视察地形,最佳方法是亲身步行通过了解地形后,再计划行车路线。亲身步行通过的好处,除了预知地形高低变化外,更加实际的是清楚知道泥土的松软程度,是避免座驾被困的最佳方法之一。
通过浅河滩时,亦不妨先亲自涉水观察地形,所以有需要随车准备长水靴,以便涉水之用。最好是带备长竹枝,方便探察河床的虚实,因为肉眼看不清的地形,往往是最危险的地带,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是必须遵守的。
如果有同伴的话,最好是由同伴下车指示行车路线,指示方式应以手语示意,例如双手高举掌心向前是停车,双手高举向后挥动是向前驶,双手向下向前挥动是后退等等。 离地距
—般汽车之离地距,说实话我们很少留意,如见凸起物太高太大,我们都不会冒险驶过。可是,越野车不同,理论上越野是要越过最荒野之地,途中路面情况谁晓得。对于越野车来说,离地距亦即是车底与地形所造成的角度。有几项关于离地距的说明,我们要留意: 驶入角
驶入角指车头最突出的部分(通常是保险杠)与前轮构成之角度,此角限制了在不伤及汽车前提下之最大可爬坡角度。
斜坡角
斜坡角又叫轴间离地距,是两轴距离正中间部份跟前后车轮构成之角度,此角决定越野车能否驶过大型凸起物或斜坡脊位。如果脊位形成之角度较斜坡角小,汽车便有可能于两轴中间被搁起,令车轮离地了。我们要留意的,是轴距与车轮大小均会影响斜坡角,轴距愈短,车轮愈大,攀越斜坡角的性能就愈高。
车轴离地距
指车轴,特别是差速箱与地面之距离;如果让高度较此距离大之硬物在车轮间驶过,差速箱便会被撞及了。
离开角
跟驶入角相似,只是车头改为车尾,即车尾最突出部分跟后轮所组成之角 度。欧美流行车屋玩意,后加在越野车上之车屋钩,会令离开角减少。
除了车身及车底的通过角度对越野性能有限制外、,悬挂的行程,最少转向直径等,均会限制越野车在险要地形上的表现。此外,涉水时的深度,也取决于引擎进气管及排气喉的设计而定,千万不可以忽视
轨道
此轨道不同火车的轨道。这里是指由其他车辆通行后所造成的轨迹,是泥泞路面的特色,通常又是最可靠的行车路线,因为已有前车可鉴的路线。在这种路轨式的路面行车,应选用低比率的加力波箱,主波箱则可选在D行车。若是手波车的话,除了选在低比率加力波行车外,可用5波或4波行车,有需要的话,才拖落3或2波行车。太早选用低比率加力波配低波行车的话,反而会造成车轮驱动力太大而出现打滑情形。此外,由于车轮像火车般卡在轨道之中,所以方
向盘通常并无转向反应,出现所谓的’路轨效应’,危险之处是当驶离轨道时,方向盘突然恢复转向,会令人有措手不及的反应。最佳做法是保持方向盘在回中位臵,双手不离方向盘,此外应伸头出窗外观察路面环境,避免陷入又深又软的轨迹中,以致无法脱身。
脊与沟
在起伏不平的山丘地形上驾驶,例如先上坡再下坡,就要特别小心。因为小山丘顶所形成的脊位,往往是卡着车底的罪魁祸首。此外,一些骤看平坦的波浪形地带,反而是最危险的地形。原因是四个车轮走在四点高低不同的位臵,对平衡力有极大的考验,一不小心或车速稍高的话,都会出现翻侧的可能。秘诀是保持低比率加力波行车,当地形变化大时,应选用低波来配合慢速行车。千万不要介意撤退再选前进路线,以退为进往往是攻克脊与沟地形的黄金定律。
爬坡(非一般之斜坡)
爬坡之前应先入好低齿比加力档,锁好中臵差速(如可选择的话),以低档(2档或3档)低速爬坡,直线前进。如果在靠近坡顶时发觉抓着力不足,转往1档或将方向盘左右转动试试。如果发觉斜坡太陡未能再爬上,应快速地入回后档,另找路线再试,尽量利用引擎制动效能,同时避免踏制动板。
下坡(斜幅大的斜坡)
落坡如爬坡,几乎一定要用低比齿组和低档(2档或3档都可以),尽用引擎制动效能,Freelander的下斜减速系统就是专攻这类地形的设计。切忌踏制动板,应保持直线下坡,大力制动有可能令车辆锁死,会令转向功能暂时失效,如非直线下坡,有可能因坡度太徒,令汽车翻倒,十分危险。 横过斜坡
最好不要冒险横过斜坡,因为有翻车之可能。如果一定要的话,选斜度最小的路面,慢速而保持匀速驶过。此外亦须留心,用感觉驾驶,如发觉快要翻车的话,就要机警地向斜坡底扭方向盘,缓减车身倾侧的 压力。 软沙地
驶过软沙地的窍门是保持车速在—定速度,亦须避免无谓的低档,档位是越高越好;如果发觉汽车慢下来,稍为加油,走直线,任何加减速和转向动作都须慢慢来,循序渐进,太急促可能破坏沙地协调而令轮胎深陷。 如果无法加速驶过沙地,可将轮胎略为减压(至15psi),用低齿比加速至容许的最高速度,保持直线冲过。 石地
当然要估计—下离地距,避免大石损及车底;如果不幸被’卡’在石中动弹不得,可尝试在车轮底垫起斜坡,令车轮的抓着力增加;如果不幸完全动弹不得,便需卸下大部份行李,减低车重,顶起一边车身,一步一步将车推离险境,真的很麻烦。 涉水
涉水前应查看水流是否太急,看看水深,看不清楚的,先用人试,特别要看水底的深洞;涉水前定好行车角度和路线,避免在水中车前倒后增加危险。
越野驾驶的基本技巧
前面已经简单地介绍了越野地形的攻略法,这一章将详细地讲述攻克越野各种地形的方法。
越野驾驶的真正乐趣是全力征服各类地形和障碍。各类地形现象激发出了越野者的斗志。但是,如果仅知道是硬闯而没有计划,则是在冒着损伤车的风险。因此,让我们来看一看真正基本的越野驾驶技巧,如何安排行车路线和控制加速踏板,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巧妥善地应付障碍物。
跨越斜坡和裂缝
刚性轴的车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左右两侧被同时抬升时车轴会出现颤抖
在山道上行驶时,有时会遇到雨水冲刷出的沟沟坎坎,在路面纵横交错。车在驶过这些沟坎的时候,颠簸得比想像的要厉害。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刚性轴的车上。 刚性轴的一个特点是当左右车轮分别受力时,车轴的反应会很平稳。问题是出现在当左右两侧的车轮同时都被抬升起来后,由于悬挂系统不能及时吸收冲力而导致车轴颤抖。 即使是一个很小的沟或坎,如果你试图直接通过它,两轮会同时受力,造成车轴颤抖得比预想的严重。可是,如果以一定的角度通过沟坎裂缝,就可以减少车轴颤抖的机会。甚至即使一个车轮掉入一个坑中,整个车受到的全面冲击也会比较轻。
当车进入上山的道路而又一点儿也不想减速时,总希望路上没有沟沟坎坎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斜线行进。目口使仅仅是为了极力避免—侧的车轮遭遇到障碍,也应当这么做。 行车路线上的摩擦力很关键
根据行车路线来跨越十分崎呕的壕沟,有时会发生悬挂行程不能与车轴的移动相配合而导致车轮悬空的现象。当车轮悬空或接近悬空时,摩擦力就会降低。如果摩擦力降低,就会导致车轮空转。由于车轮空转又会使差速器作出反应,使得与地面接触的轮胎的摩擦力变得更小。
车轴扭曲越少越好,尽可能地获得哪怕是很小的摩擦力也行。这一点很重要。举例来说,当坡度很大,比如像阶梯坡时,最好是直接对准它,而不是斜对着它。当左右两个车轮同时接触到斜坡时,就可以保持摩擦力。即使是在壕沟上,如果你可以尽可能地减少车轴的扭曲,同样可以获得摩擦力。
这个告诫好像与前面所讲的,建议使用斜线行进的办法有所矛盾,其实是没有矛盾的。选定行车路线的办法,取决于获得速度重要还是保证摩擦力更重要。 选择避免刮碰车身的行车路线
在崎呕的地形上行车时,车底部触地的情形是常见的。首先,在跨越陡坡时,当地面的角度大于车的前外悬或驶入角时,保险杠和吊耳就有可能触地。如果陡坡很大,即使车前轮可以通过,车的中部也可能触地。此外,目口使车的前部和中部都通过了障碍,如果车的驶出角不够大,也还有可能碰到后保险杠或尾气管。由于通常的情况下驶出角往往小于驶入角,在车驶下障碍时,要倍加小心。不要因为车的前部已经通过了障碍,就可以畅行无阻了。
当你遇到像这样的地面障碍时,重要的是要计划出驾车通过的最佳路线。换句话说,斜线行进的方法会使车在通过陡坡时所不同。斜线行进的方法也可以减少刮碰车身或吊耳的可能。
掌握好方向以防止翻车
在极端特殊的壕沟地形或大型陡坡上,如果斜线行进时,车身可能有向—侧过度倾斜的危险。在这种情形下,方向盘控制上的失误很容易导致翻车。即使当车行将翻倒之时,恰当的方向控制技术能够囤尔重新恢复平衡。同样的,从上坡时走错的路上倒退,或斜线行进时,都需要妥当的方向控制。 当试图从错误的行进中摆脱出来时,翻车的事情很容易发生。在倒车下坡时重要的事情是,向车身倾斜的方向上转动方向盘。如果车身向左侧倾斜,就向左侧打方向盘;如果车身向右侧倾斜,就向右侧打方向盘。有些情形下可能会有例外,但是通常这样控制方向,车的位臵会复原。如果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方向盘,就会冒翻车的风险。
此外,当快要翻车时,应当踏下油门。尽管你当时是将方向盘转向正确的方向。但如果你踩下的是制动踏板,使车失去动力,那么车会依,日失衡,无法获得稳定性。 充足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你可以在感到面临翻车的危险之时,本能地将方向盘转向正确的方向并踏下油门。因为一旦汽车开始倾斜,便毫无时间去思考应当去做什么。
避免被卡住的策略
车被卡住是进行越野时难以避免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单枪匹
马外出时不很安全的原因。同时,想要预见什么时候会被卡住,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也许有一天你会遭遇到同样的情况。有鉴于此,我们在此分析—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摆脱这样的困境。
自行脱险的基本技巧
有些情形下,经验丰富的老车手对车可能被卡住这一问题从来没有考虑过。但是对初学越野的新手来说,却可能已对它放弃了。尽管你的车可能被卡住,但是实际上,如果采用适当的技巧,你仍有可能使车重新上路。
—项常用的脱离被卡住局面的技巧叫做‘钟摆式脱离’。首先将车在被卡住的位臵上尽量地向前移动。哪怕仅仅可以移动10厘米,也要这么做。此时,如果放松离合器,车一定会后溜一点,要立即转换为倒车档位,尽量将车后移。随后迅速再转成—档,重复进行前后的移动,一直到车可以像钟摆摆动一样地来回运动,—点一点地加大这个幅度。当这种来
回的摆动足够大时,你就可以将车驶出困境了。这一办法在自动变速的车上也行得通。需要将变速杆在D和R档位之间反复转换。
在一些车上,变速手柄在一档和倒车档之间的位臵因相距较远,操纵起来不是十分方便顺手。这时,可以让车维持在—
档或倒档的状态下,向一个方向摆动,每次都松开离合器,使车向另一个方向溜动。此时此刻,如果不小心,打滑的车轮会使你在松软的路面上陷得更深,所以利用车的势能要比蛮干硬闯也许更为有效。
让你的同伴‚表演耍猴‛
如果你的车是卡在壕沟上,有时可以通过使车‘弹跳’来脱难困境。这项技
巧在车有一个轮胎打滑时使用十分有效。在乘客的协助下,改变轮胎的负重分配,可以使车重新获得摩擦力。 让你的同伴下车,站在保险杠或侧踏板上,或者前端或后端上,抓紧行李架或是其他什么地方,然后上下跳动,利用他的体重使轮胎接触到地面并保持一定长的时间以获得摩擦力。像这么大的幅度来左右摇动汽车,很容易使车得到摩擦力。这个技巧的名字叫‘耍猴’。因为这看上去像一只猴子爬上汽车上下蹦跳。
这项技巧应用在轻量级的汽车上效果极佳。但是,利用‘耍猴’这一技巧,如不小心,有会使车翻滚的危险。所以,使用时务必谨慎,要充分考虑到安全的因素。也许你会对翻车一笑臵之,但是,如果这中间有人受伤,可就不是好玩的了。
在沙漠或海滩上驾驶
一说起越野车从沙漠中飞驰而过,马上会联想到巴黎——达喀尔拉力赛。这项赛事不以泥泞或岩石见长,而是给赛手一个机会,驾着越野车全速奔驰在广袤的沙漠上。 判断沙质
先看一下非常干燥的沙。干沙的沙粒非常松散。轮胎容易陷入。如果沙干到了能被风吹起的程度,散沙常被吹成沙堆或沙坑,但从表面不容易看出来。
在散沙上行驶,最好跟随其他车辆经过时留下的车辙。如果没有这样的痕迹,那一定要下车,亲自查看地面,然后再将车开过去。慢慢地,在经验和直觉的引道下,你就会知道如何通过方向盘的感觉判断地面的状况。 注意不同的沙地地形
面对一大片沙的时候,你的眼睛可能受到愚弄,对地表成因的差异估计不足。由于沙是白色的,不容易看到反差,表面看起来像是一马平川。但是如果是第一次在上面行驶,应该小心地表出乎意料的起伏,并且要注意准确判断你将驶过的地段的沙地地形。
检查轮胎的气压
在沙地上开车不容易,因为轮胎容易陷入沙里,很难有附着力。轮胎一旦陷入沙里,驱动动力就受到损失。在沙地上开车的秘诀,就在于想办法别让轮胎陷入沙里。
如果动力给得过猛,轮胎不会向前走,反而回陷入沙地里。因此,发动汽车时要慢慢放开离合器,一点一点给加速器踏板加压。等到轮胎至少转了一圈之后再加速。
检查轮胎的气压也非常重要。减少压力等于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轮胎就不容易陷入沙地里了。减少轮胎气压能增加轮胎与触地面积和表面阻力,但是使用大容量引擎的四驱车完全有能力克服这点阻力。不过小心不要把气压弄得太小,否则轮胎胎缘有可能从车轮上脱落。
动作不能太猛
在沙地上开车要遵守一条铁的法则,即不要突然启动、突然加速、突然转弯、突然刹车。不要做很猛的动作。这些动作可能使车辆陷住,或造成翻车。
刹车在沙地上非常管用。但它们会导致轮胎陷进沙地。其实只要把脚从加速器踏板上拿下来,就会有足够的自然制动力。有时你根本不需要用刹车。防止陷住的另一个窍门,是把车停在斜坡上,这样再次发动时要更容易得多。 做些急转弯之类的动作,扬起许多沙尘,的确非常带劲,但是要记住,这样做也有危险,车会横摇或翻倒。 在泥塘中驾驶
在干地上行驶轮胎会有很好的抓地力,因此很容易驾驶。在地上泼一点水,路面就有了泥,那就不太好驾驶了。不仅抓
地能力减弱,最坏情况下连一点附着力都没有,即使在平地上也不能前行。但是,和在砾石路或车辙路面上开车不同,在泥泞路段驾驶不会把车身碰得坑坑洼洼,但要经常把车从泥坑中拉出来,倒也充满乐趣。我们通常以为所有的泥都是—样的,但实际上泥有不同的种类。 1、表面湿的泥
尽管表面可能很软,但下面是实地,开起来会很滑。如果这种路况是一个斜坡,车就有侧滑的危险。但是由于泥下面是实地,即使轮胎打滑,也不会出现下陷以至失去附着力。 2.潮湿的土地
有时土地很湿,但还没形成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车轮打转,很容易在路面上挖出车辙,有时甚至很深。这样的地面在大雨过后会变得很糟糕。 3.积水的深泥坑
如果泥地有大片的水,通常泥坑很深。泥可能有30多厘米厚,很粘。这种情况下即使你开的是4X4,也最好绕开。如果陷在这样的泥坑里,很可能开不出来。 查看地面条件
如果碰到地面看起来会有深泥坑时一定要小心。在开过去之前一定要查看地面情况。如果车腹部在粘稠的泥浆中陷得很深,则需要很多技巧才能开出来,你得面对一次非常困难的救援行动。
查看地面情况的最好办法是你先在上面走一走。为此你的身边最好预备一双长筒靴。但是,有些泥地在上面走似乎没事,但车开上去会有危险。这是最危险的情况。最稳妥的办法是把木棍插进泥里探探泥究竟有多深。
猛力冲过去
在湿滑的泥地上如果地面平坦,你就不必太担心。但如果地面崎岖不平,情况就可能完全不同。平常不在意的斜坡在湿了以后会变得很滑,像爬山—样困难。
遇到类似这样的湿滑路面,最好的办法是利用速度和冲劲冲过去。记住不管怎样,在湿滑的地面,把脚放在油门上没有什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还是省一点油用在有抓力的路面上,试着用冲劲冲过去。
泥地的表面不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所以是最好采用比通常在干地驾驶时高一档的档位开过去。因为高档位会防止过多的扭力传递给轮胎引起轮胎空转。而且,如果高速通过湿滑的路面,打轮和控制车相对较难。对初学者来说,时刻注意前面的路面状况特别重要。上述情况也是锻炼你的快速反应的好机会。
深车辙也能起到好效果
尽管原则上通过泥地的方法是要快,但如果地面被压出了很
多车辙,也可以采用另外的办法。如果车辙很深能卡住你的车辙,使车好像在轮道上开,不可能出来。像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动手用锹把路面铲平。
但即使是很麻烦的车辙也有可利用之处。只要你的轮胎卡在车辙里,即使你加速可能也歼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可以利用过剩的速度。但不管怎么说,如果车辙很深,要小心不要让差速器或车身碰到地面。 选择正确档位
在越野驾驶时,我们突然遇到了一个陡坡。这的确是—个挑战!我们不知道是否能爬上这个小山,但是由于前面的行车留下了车辙印,所以让我们觉得还是有可能爬上去的。 在铺过的道路上行驶时,我们都有—个常识:档位越低就越容易爬上山。但是越野时耐却并不见得如此。
为什么呢?原因是不论有多少富余的驾驶力量,如果轮胎不能抓住路面的话,汽车就无法向前移动。此外,在一个很滑的坡上行驶时,快速冲上山去要比慢慢地爬容易得多。 也就是,只要有足够的驱动力,在高档位用速度和惯性来爬坡要容易些。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的问题就是要确定使用哪个档位。选择的档位在某种程度上要取决于山坡和与路面咬合的情况、路面的坎呵程度以及汽车本身的情况。 但是,当你使用同—辆车获得了越野驾驶的经验之后,就比较容易理解对于这辆车来说使用哪个档位更容易些。在很多
情况下,最佳的选择往往是低档位中的二档,根据汽车本身的情况,最佳的档位也可能在高档位中的一档或低档位中的—档。不管怎样,驱动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哪个档位是最佳选择。
如果你对自己汽车的各个档位都非常了解,那你选择档位时就容易多了。比如说,可以决定在路面较滑的情况下使用较高的档位,或者在路面崎岖不平但咬合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使用较低档位。最佳的档位选择可以根据你所有的档位及驾驶条件推断出来。
了解汽车的档位传动比
知道应该选择正确的档位固然很重要,而了解它上下档位工作情况也同样重要。而了解自己汽车的档位序列。跟在低[LO]档位后面的最佳档位未必要二档。跟在二档后面的最佳档位也不一定是三档!
如果你有辅助档低[LO]档位的话,为什么不用呢?除非你知道高[HI]档位中的一档和低[LO]档位中的哪一档相适应,否则你就不能说是真正地了解如何使用低[LO]档位。 当然,高档位的一档的传动比与全档位的传动比相似,但不管怎么说,使用低档位进行越野驾驶要更容易些。档位序列如下:高档位的二档在低档位的三档之上,接着是低档位的四档,高档位的三档和高档位的四档。低档位的一档具有极
低的传动比,所以在低速或怠速通过岩石路面时可以使用。 爬山坡失败后的复原
当爬山没有成功,被迫停在徒峭的半道上时,只能倒车下山,而当倒车下山时,最容易发生事故。如果在操作上出现错误,翻车的可能性相当大。因此,保持直线倒车下山的基本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讲述的是这种情况下要紧记的 几点要领:
1、弄清荫轮所指的方向
当爬山失败时,多数情况是当时你并不知道前轮指向哪个方向。如果前轮完全锁定时开始倒车下山,汽车会突然侧斜,这样,翻车的危险就极大。所以,在开始倒车下山之前,应当查清前轮所指的方向。 2、不要突然猛转方向盘
根据实际情况,有时那里不可能以直线倒车下山。在此情况下,需要转方向盘,如果心情恐慌而转方向,很容易转动过量。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汽车就有失控的危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每次转—点儿,同时检查汽车进展情况。 3、不要把离合器压下去
在许多情况下,使用制动器时,由于害怕而产生引擎失速,会无意识地压下离合器。其实,当汽车下山坡时,这是一项特别禁忌,即使引擎失速,也不要去碰离合器,任汽车停留在其啮合状态,然后,发动起动电机重新起动。
4、使用引擎制动
当下坡时,最重要的事是正确地使用引擎提供的制动,这是一项铁定的规则,不论是前进行驶还是倒退行驶都适用。倒退行驶时心理特别紧张,所以很自然地会使用脚刹车,但是,一旦使用脚刹车,就会有车轮锁定的危险。 5、在倒车时,应保持注视前方
当一个人在倒车的同时又注视着车后时,很难恰当地控制方向,所以,倒车下山时,驾驶者面向前方,利用后视镜倒车下山最安全。 下山坡
不要让车轮锁定
人们有一种倾向,那就是认为爬山坡困难而下山坡简单,倒车下山坡时,汽车有足够的控制手段,当上山坡时,正确使用这些技术也同样重要。其实,在上山坡时,即使失败了,还有可能再试试。但是,当下山坡失败了,就不可能再试了。 能够安全下山的关键是慢慢地下,下山时,可以把汽车挂在低速的第一档或第二档,并让引擎制动起作用,此时,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制动器。但必须特别小心,千万不要把车轮锁定,如果把车轮锁死了,就失去了用方向盘控制汽车的能力。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决不要压下离合器。 必要时使用加速器
下山坡的基本原则是应当使用引擎制动并缓慢下山。然而,对于某些特别陡峭的山坡,这条原则就不起作用了。 当一段山坡太陡或者太滑以致汽车不能停下来时,最好是挂上第二或第三档4L。因为在第一档时,引擎制动太强,车轮有锁死的可能,相反的情况时,引擎的转速有可能升得太高。 如果碰到引擎制动太强,车轮趋向于锁定的情况时,那么,就必须稍微使用一下加速器,这会给轮胎一些反向的咬合力,会使汽车有可能得到控制。 在岩石地面上驾驶
在岩石路面行驶中,如果车身底部的任何零件或者悬挂件被岩石卡绊,汽车就会受阻。所以,准确地沿着所要选定的线路行驶是很重要的。幸好,由于轮胎在多岩石地面上极强的咬合力,所以,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就有可能成功地选择—条极具挑战性的路线。
尽管已经选定了一条确定的线路,但是如果稍有偏离,也会有受阻的危险,因此,驾驶者必须随时知道四个车轮都分在什么位臵。为了能达到这个要求,事前进行随时掌握汽车的每—车轮在什么位臵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选择—个大小适当的物体作为目标,把它放在地面,然后,驾车练习让每个车轮越过它。驾驶者—侧的前轮是很容易判断的,但是,要让乘客—侧后轮准确地越过物体肘,做起来就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后视镜来准确地
弄清楚目标物与轮胎之间相互的位臵关系。
当准备在多岩石地段驾驶时,作为一名驾驶者应当先了解到底有多少不清楚的‘盲点’,许多驾驶者宁愿把他们的全部精力放在确保避开当前的障碍物而不是考虑汽车的整个线路。
在此情况下开车,不要只是费力地试探着前进,还需下车亲眼看看周围的情况。如果车上还有乘客,让他们下车引道帮助通过。
在多岩石地段,最糟糕的事情是试图强行越过岩石和强行按自己的方式通过,即使你想设法通过,但往往事与愿违。岩石太坚硬了,会导致汽车损坏严重,开车通过多岩石地段最明智的方法是:不要硬碰、不要损坏。 如何控制好油门
一般来说,想使车前行,需要合上离合器踩下油门。想减速或停车时,要用脚踏下刹车踏板。但是,如果你过于习惯这样的反应,在越野时可能会妨碍你前进。
许多例证说明,踏下油门并不一定能让你前进;这与有时踩下刹车,也并不一定能让你减速或停车的情形一样。而越野时的情形就往往是这样。越野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很难维持摩擦力的地面。油门和刹车踏板只是使车轮转动或停止转动,而对速度直接起作用的是地面。
明白这一现象是改善你越野驾驶技巧的第一步。
控制好油门能获得最大的摩操力。越野时的轮胎抓地的机械原理十分复杂。胎面凸块去抓打滑的地面,并逐渐在沙土上抓住地面,否则沙土会将普通轮胎陷住。所以,不能单纯地用简单的摩擦系数概念来观察这个过程。驱动力一旦作用在轮胎上,轮胎立即会多少开始有些打滑。直到转数增加到某一程度,使摩擦力真正得到增加。可是,一旦超过了极限,就又会产生摩擦力损耗。从这点上说,更多地增加提速动力只会适得其反。
为了在上山爬坡或泥地上尽快移动,你需要有效地控制油门,尽可能地使摩擦力接近最大,并且保持的时间越长越好。做到这一点的技巧是,当轮胎开始打滑时,松开油门;在轮胎打滑停下来时,再对油门施加适量的压力。实践中,你可以听到在引擎反复的突然爆发声中,轮胎逐渐咬住地面,重新获得摩擦力。
此时重要的是,不要一下子松开油门。如果你这样做,引擎的制动力会发生作用。轮胎会停止空转,而你也失去了速度。最好总是在乾胎刚开始打滑时,松开油门。 坎坷地面乐趣多
雨水从地面流过,冲刷出条条沟沟。这种沟槽一般呈V字形,所以我们就称之为V形沟。如果这样的沟比较大,是让—侧的车轮沿沟底行驶好呢,还是跨在沟上,沿沟行驶好?其实这还得依其他一些条件而定,比如地面状况和沟壁的角度。
以下向读者介绍沿V形沟和山坡行驶的最佳方式。
如何征服V形沟
在最难对付的V形沟里,如果下方车轮陷入沟底的凹槽,车很快就会被卡住。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不被卡住,就应该始终跨在沟上行驶。但是事情经常不那么简单,你无法就这么一直开下去,因为地形可能发生变化。有时跨在沟上行驶是最佳方法,有时却最好让—侧的车轮贴着沟底—侧行驶。关键是要学会判断何时使用哪种方法。
你必须在很短的距离里判断何时’跨行’何时’下行,’并知道为什么采取这些方式。—般情况下以跨行为好,但有时为了保持前行,就得先下行,再上行。例如,如果前后轴向相反的方向扭曲,就有可能使对角线上的车轮吃不上劲,车就会卡住。如果V形沟又有转弯,就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如果跨行、下都会卡住,改变一下速度可能很有用。如果不能指望轮胎对地面的抓握力,最好让车轮贴着沟底行驶,因为这时车轮能较稳定有效地附着在地面上。而且,如果沟里还有其他障碍物,如突起部分,最好也让车轮沿沟底行驶,直到越过障碍。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仅仅靠一种辨法对付沟槽,因此最好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办法,这种技术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提高。
V形沟逃离术
如果你在一条V形沟里却无法前进,那你就得想办法出来。有时候你觉得把车开出来就是了,可是做起来即完全变成了两码事。这时非常容易出现‘对角陷入’的困境。 例如,你看见右前方有一个缓坡,就想从这道坡上出去。这时右侧的轮胎最好在沟底凹槽里,因为这样出去更容易一些。如果是左侧的车轮在沟底,而你朝右打方向盘,车只会继续沿着沟朝前行驶,因为这时打方向盘根本没用,车无法从沟里走出来。
如果你想从某一个方向出去,可是不能成功,就朝相反的方向打方向盘,把车倒出去。在V形沟里,前轮在倒车状态下越过物体的能力更强。因此如果想爬上右侧的坡,就应该边倒车边向左打方向盘。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办法,比如利用沟里的突出部位,帮助车轮转变方向,或者请附近的其他人帮忙,把车头抬起来,搬到沟外。如果这样做,只需用—辆小三轮车,然后踩下油门踏板,就万事大吉了。
在坡上要胆大心细
在缓坡上行驶,只要遵循几条简单的原则,就一点也不困难。首先要记往,上坡时方向盘不要打过火。当然,根据物理原理,车总是要朝下方滑坠,因此人们会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
理反应,朝上坡的方向打方向盘。但是实际上应该做的正相反,应该朝下坡的方向打方向盘,让车轮朝下坡的方向转。 这样做能防止车鼻撞在山上而造成的翻车。
有时,地形常常不那么好,车轮无所附着,方向盘失去效用,你不知道车轮会朝哪个方向转。如果车轮朝着上坡的方向,附着力一旦突然恢复,车就可能突然冲向上坡的方向,导致翻车。一定要当心这种情况。
此外,沿坡行驶时,踩油门也要非常小心。如果动作不小心,做出力口速或刹车的动作,扭力的变化可能导致轮胎侧滑。这时后轮负重不如前轮,经常容易发生空转,向下侧滑,使车突然向上冲。
最后,上方的轮胎一定不能遇上任何障碍物。当然,还要当心不要让下方的轮胎掉进坑里。因为这些都会使车向下翻车。
玩车时要掌握恰当的技巧
开车越过陡坡可能很好玩。有时坡度很大,让人觉得如果中途停车,车就会翻滚而下,有时陡坡看起来不可能慢速通过,但只要运用恰当的驾驶方法,就能越过陡坡。
上下坡时可以斜行,或者走’之’字。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越过非常陡峭的坡。
车侧翻不大常见,前后滚翻就更稀罕了。即使是看起来会翻
车的坡,也可以让车正面上去,然后打方向盘,让车轮空转,车身与坡略成斜角。这样就能慢慢斜行,越过陡坡。当然,你最好只是把这种方法当作玩乐,偶一为之,而不是把它当作通常实用的技术。这所以能玩出这样的花样,完全是因为你驾驶着—辆4x4。
在动力和附着力之间寻找平衡
开车爬山坡时成功登顶的关键是附着力。把附着力保持多久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这时,比悬挂和轮胎更重要的是驾驶者的技巧。
从理论上说,应该保持一定的速度,然后尽量加速,尽量在坡上走得更远。初学者容易认为保持附着力的最佳途径是用最低档,一点一点往上蹭。但是如果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这个样子爬上山坡,爬山坡也就没什么意思了。爬山坡最有意思的办法是利用轮胎空转,—边保持住附着力,一边向上走。 一开始不要想那么多,只需把节气门开得大大的,勇往直前,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走到一定的高度时,车轮会开始空转。到普通的方法已经无法使车前进时,就停下来。如果想继续前进,就得使用特别的技术了。
根据坡度和地面调节行车档
爬山坡的要点在于合理使用速度和动力。要正确地使用速度和动力,就必须选择适当的行车档。初学者容易认为坡度越
大行车档应该越低,其实不然。如果一道坡仅靠轮胎的附着力就能越过,上术办法当然有效。但是陡坡之所以难爬,不仅因为坡度大,还因为来自地面的附着力小。这时,速度优于扭力,选择行车档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当然,如果你选的档太高,坡度突然变陡时你就会突然失去速度,同时失去扭力。在这种情况下,切记尽可能用高档保持足够的扭力。具体情况根据车型、坡度和地面情况的不同会有变化。因此在什么情况下哪档最好,不可一概而论。
因此,不要一次不成功就罢手,多试几次,用不同的行车档,走不同的路线,找出最佳次序。
适时加速,保持最佳路线
如果你想找到使用最大节气门的极限,应该从学习如何保持附着力开始。最能保持附着力的办法不见得是把节气门完全打开。最有效保持附着力的办法,是把节气门开到车轮开始空转的地步。
必须学会把握这一时机,并保持住这种状态,但是老手也不容易做到这样。打开节气门,直到车轮开始空转,然后把节气门关上一点。一旦感觉到附着力回来了,就再次打开节气门,直到车轮开始空转,然后再放开一点。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你对车轮空转和附着力有了一种感觉。放开节气门时当心不要过度。如果节气门关闭得太多,引擎转速就会太
慢,就没有最基本的速度了。
如果路面过于颠簸,加速过快会失去速度,车上下颠簸,不能前行。这时加速要小心,防止车跳得太厉害。从理论上说,应该走两点之间最短的路线,但是爬山坡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地面的状况,选择路线时要避开障碍。
仔细观察地面
爬一道难爬的坡之前,最好先去好好观察一下地面的状况。这样能够亲身测试一下坡度和路面。还有看看坡另一边有什么危险。有时也许是悬崖峭壁。一定要弄清楚坡另一边的情况。
仔细观察过地面之后,就要考虑路线,选定行车档,每次往上走一点。如果不管不顾地走上去,可能会遇到危险,无法前行,产生恐慌。最好不要让这种情况发生。爬非常陡的山坡时,一个错误就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例如翻车。因此风险是非常大的。
一路往上冲当然很好,但如果时间没算好,到了山顶没有停住,车可能会跳过顶峰,摔到山那边,受到损伤。爬到山顶,正好用完所有的速度,让车稳稳地停住,这才是真正的好的爬坡能手。
‚拉锯‛:不断向左右两边转动方向盘
不断向左右快速转动方向盘,就是平时人们常说的‘拉锯’。
这动作非常有用。车的前轮到达山顶,车轮空转但车不再向前时,可以用这种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以采用在沼泽地时的技巧,靠轮胎侧壁和肩部增加附着力。 如果车轮空转,你又能不断向左右转动方向盘,你就可以侧滑下山,找到瞬间附着力较大的点。在半山坡侧滑的确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如果你的前轮已经在山顶上,车辆便只会左右摇摆,不会翻下山去。
这种方法很难学会,而且,即使学会了,也不能保证每次都有用。但是越野时最重要的是尝试各种可能性,以达到目标。因此最好多实践,把各种技巧都试一试。 第四节越野车运动的场地要求
越野车运动大致可分为:1、场地赛;2、拉力赛;3、集结赛;4、城市场地赛;6、沙漠越野赛等赛种,现就每场赛种赛事对场地要求如下:
1、 场地赛;是2公里内的赛道中,仿效大自然的各种路况设计18个以上障碍。
2、 拉力赛;一类拉力赛(RALLY OF THE FIRST CATEGORY):是指一种在道路上进行、给定强制性平均速度的比赛,比赛道路完全或部分地与普通交通线路连通。拉力赛中所有的车辆执行同一个赛程表(ITINERARY),或者先按照几个不同的赛程表汇聚到事先设定的同一个赛点,然后执行同一个赛程表。比赛可以包括一个或几个特殊赛段和行驶路段。
3、 集结赛;在不封闭的公共道路上遵照国家交通法规,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不以竞速为目的的汽车比赛。 4、 城市赛;是在一个标准篮球场同样大小的场地用钢结构或堆沙土、汽油罐等城市梯级组成800米的赛道。 5、 沙漠赛;在沙漠区域以速度取胜,按规定时间长距离耐力赛通常以1000公里,三天完成为基础计时办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